摘要:粤北韶关地区多山岭,深山间空气湿润、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是高山茶种植的上佳之地。目前,韶关市茶叶种植面积已经将近10万亩。茶叶,已经成为了当地推动乡村振兴进程、帮助老百姓致富的“金叶子”。
粤北韶关地区多山岭,深山间空气湿润、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是高山茶种植的上佳之地。目前,韶关市茶叶种植面积已经将近10万亩。茶叶,已经成为了当地推动乡村振兴进程、帮助老百姓致富的“金叶子”。
采茶工人们穿梭于青翠的茶垄间
近日,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的万亩茶园里,采茶工人们穿梭于青翠的茶垄间,采摘冒尖嫩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茶企制茶车间内,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有序运转,缕缕茶香沁人心脾。在这片荣获“广东十大茶乡”美誉的土地上,可靠的电力供应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广东雪花岩茶业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将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茶叶品质显著提升,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正在无人机巡检
电动喷淋 茶长更快
位于韶关仁化县的金砂茶园,通过“一品良一方兴”重点项目,在黄坑镇、红山镇、城口镇等地布局茶园,目前茶园签约土地面积已达3000亩,种植面积超1000亩。据了解,该茶园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金砂茶研究院,优化品种选育和加工技术,金砂茶园引入“电控发酵”技术,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实现红茶品质稳定化,黄坑镇茶园在省茶科所指导下铺设喷灌滴灌系统,结合土壤湿度监测实现精准灌溉;董塘镇高莲村基地安装喷灌设备,确保新种茶苗的水肥供应。
走进茶厂车间
自动化灌溉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韶关仁化供电局的工作人员提前介入,在充分了解茶厂的用电需求后,为该茶园做了新装一台400千瓦用变压器的计划,预计6月份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茶科技优化灌溉,可动态调整灌溉频率和水量,确保茶树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让金砂茶长得更快更好。
柴改电 炒茶更“香”
以往,炒茶往往是用柴火和大锅,稍不注意就会炒糊茶叶,让茶农十分头疼。而现在,制茶全流程都离不开电,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一体化运作,让茶农、茶厂放心制茶。“我们整个生产车间运作都很正常,这一切都归功于供电部门,工作人员经常到厂里面咨询有哪些用电难题,提前为我们做好前期保障。有了供电部门的护航,我们春茶生产十分顺利,也帮助我们公司的罗坑茶品种获得了省里的认可。”雪花岩茶业公司负责人赖国清说道。
每逢采茶时节,韶关仁化供电局便通过“机巡+人巡”对制茶厂的相关线路全面排查,并深入制茶企业开展用电检查。在制茶工程中如有激增的用电需求,供电服务人员积极协助茶企、茶农新装、增容电表,更换、迁移改造老旧线路,推动传统炭火炒茶向“电炒茶”升级,既提升效率,又减少污染。
为支撑罗坑镇各大茶园的发展需求,韶关曲江供电局全力开展整线(成片)项目施工,通过更换绝缘导线、防雷设施等,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常态化开展线行通道清理,降低了线路故障跳闸,提升了线路供电可靠性 满足茶企生产高峰期用电需求。
2022年以来,已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实施罗坑镇电网升级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03公里,新建变压器7台、改造变压器2台,新增变压器容量3200千伏安,新建低压线路23公里,惠及全镇30余家茶企。电力保障带来的不仅是产能提升,更推动产业不断创益增收。目前罗坑镇全镇年产干毛茶260吨,年产值突破9000万元,带动4000余名从业人员,1.2万亩郁郁葱葱的茶园变身“绿色银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如今,罗坑镇已形成“种植-加工-电商-文旅”全产业链,古茶树观光、茶艺体验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为满足大源镇和九峰镇日益增长的制茶用电需求,乐昌供电局不断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力度,重点解决农村配电网安全隐患、低电压等电网薄弱环节问题。近期出动用电检查人员34人次,车辆17辆次,走访获取用电需求,上门开展用电检查,排查用电安全隐患,提供“1+1大于2”的服务,保障其春收期间的平稳用电。茶农们抢抓时节采摘鲜茶,并用电力自动化先进方式制作茶叶,乐昌沿溪山处处充满了茶香。
电助文旅 茶收更多
4月10日,推动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工作现场会在韶关召开。与此相应的是,韶关的不少特色茶园也成为了旅游打卡胜地。仁化县红山镇金醇红茶厂的负责何勤燕表示:“近年来,红山白毛茶声名远播,许多大V们都来打卡拍照,水库与茶园相辉映,衬托出春意盎然的景色。”稳定的电力供应助力当地打造“红韵茶香”旅游带,茶园灯光秀、茶文化体验馆等文旅项目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光临,据了解,红山镇白毛茶2024年带动茶农人均增收超3万元。
而金砂茶园作为4星级生态茶园,金砂茶园通过电能替代减少碳排放,并建设茶科技展示中心,成为丹霞山旅游新地标,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用电无忧,有空喝茶。这成为了很多茶农、茶厂老板们的“口头禅”。在曲江区民族制茶厂,来自瑶族的吴姓厂长为检修用电设备的供电人员递上了一杯热茶,在他身旁,是正在快速运作的全自动茶叶烘干机。正是无忧用电所带来的——绿叶子变成了“金叶子”,乡村、村民在充足电力的护航下实现了增收致富。“满格电”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新时代的助农富农故事。
文、图|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张鑫 陈怡霖 郑菊艳 刘尉斌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