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率高达796亿%”?一个总统如何把一个国家经济推向崩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2 03:16 3

摘要:这样的场景在2000年代初的非洲津巴布韦随处可见。2008年11月,津巴布韦经历了高达796亿%的天文数字级别的通货膨胀。当时,一名教师一个月的工资高达29万亿津巴布韦元,但用这笔钱连伙食费和交通费都难以支付。

一个满手抱着钞票的孩子和推着满载现金手推车的人,难道他们都是亿万富翁?

这样的场景在2000年代初的非洲津巴布韦随处可见。2008年11月,津巴布韦经历了高达796亿%的天文数字级别的通货膨胀。当时,一名教师一个月的工资高达29万亿津巴布韦元,但用这笔钱连伙食费和交通费都难以支付。

14年后的2022年,在全球经济痛苦指数中,津巴布韦甚至超过战乱中的乌克兰,位列世界第一。这意味着津巴布韦仍是世界上经济最痛苦的国家。

津巴布韦拥有丰富的黄金和钻石资源,曾经因农业发达而被称为“非洲的面包篮”,这片非洲肥沃的土地如今却深陷可怕的经济危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

今天想跟大家简单易懂地探讨,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的原因,以及如今尝试新出路的津巴布韦现状。

这张钞票是2009年发行的100万亿津巴布韦元,这零多到数都数不过来。100万亿,为什么需要面值这么大的钞票呢,但实际上当时在津巴布韦买3个鸡蛋就要1000亿。当时还有新闻报道,一块面包的价格相当于教师月薪的三分之一,这也震惊了全世界。

津巴布韦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是指在短时间内物价以惊人速度飞涨的现象,通常月通胀率超过50%就被视为恶性通货膨胀。而2008年11月,津巴布韦的月通胀率高达796亿%。是的,不是年通胀,是月通胀率。

个数字有多夸张呢?意味着每24小时物价几乎会翻倍。也就是今天1美元的面包,明天就是2美元,后天4美元,大后天8美元,以此类推。如果今天用1张1美元钞票买一块面包,一个月后买同样一块面包需要7.96亿美元。当时很多人说津巴布韦币变成了废纸,但这时候是纸张都比钱贵。买纸不如用钞票,糊墙不如用钞票当壁纸,生火不如烧钱取暖。

由于极端的恶性通货膨胀,当时津巴布韦街头有大量推着现金的手推车成了日常景象。盗窃、抢劫等犯罪频发,整个社会陷入混乱。甚至连军人也抢夺平民的钱财、引发暴动、洗劫商店,简直成了人间地狱。

这个国家位于非洲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北邻赞比亚,南接南非。津巴布韦可能对有些朋友不熟悉,但或许听说过津巴布韦的著名景点维多利亚瀑布,世界三大瀑布之一,光看图片够令人叹为观止。其实,在探究这片壮丽自然之前,津巴布韦并非一开始就是个失败国家。相反,它曾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凭借肥沃的土壤和温和的气候,农业发达,向整个南部非洲出口粮食,被称为“非洲的面包篮”。此外,津巴布韦还拥有丰富的黄金、钻石、镍、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是个资源大国。

这背后有津巴布韦复杂的历史和一个关键人物——罗伯特·穆加贝。津巴布韦曾是英国殖民地,其历史始于1888年,英国资本家塞西尔·罗兹听闻津巴布韦土地蕴藏大量黄金,与当地国王洛本古拉签订了矿产开发权条约。这份条约实际上含糊不清,但罗兹声称得到了国王许可,借此从英国政府获得了皇家特许状。随后,他成立了英国南非公司,这家公司不仅拥有军队,还具备征税权和行政权。简单来说,一家公司将一个国家殖民化了。罗兹率领武装开拓队,用武力镇压反抗的原住民,占领了当地的土地和矿山。

时间流逝,到1923年,英国决定直接统治这片土地,这里也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名为南罗得西亚。当时,少数白人定居者掌控了政治和权力。然而,到了1960年代,非洲原住民对白人定居者的不满达到顶点,非洲各地掀起独立浪潮。

当时,国际社会对这种种族主义政治体制愈发批评,英国也无法忽视这一趋势。为了维持“文明国家”的形象,英国对殖民地感到越来越大的负担。于是,英国政府要求南罗得西亚也给予黑人选举权。然而,南罗得西亚的白人政权坚称必须由白人继续统治,并且未经英国同意,以“罗得西亚”之名单方面宣布独立。名义上是独立,实际上是为了维护白人特权。

然而,英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并未承认白人政权主导的罗得西亚独立。正是在此时,罗得西亚内部的大多数黑人开始反抗白人统治,呼唤解放。

这时登场的人物就是 - 罗伯特·穆加贝。他出生于农村一个贫穷工人家庭,通过自学考入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后在赞比亚和加纳等地担任教师。随后,他投身黑人抵抗运动,被选为最高领导人,走上斗争前线。以穆加贝为中心,武装独立斗争扩散。1970年代后期,经过激烈游击战和国际社会的压力,白人政权无力支撑,在英国政府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通过民主选举组建新政府。1980年,首次多数黑人参与并获胜的民主选举举行,穆加贝领导的政党以压倒性优势胜出。

于是,罗得西亚退出历史舞台,新命名的国家“津巴布韦”从此诞生。穆加贝作为解放英雄和新纪元的领导者,承载着巨大期望,当选津巴布韦首任总理。人们视他为新希望,事实上,他在执政初期积极提升教育水平、改善医疗体系,赢得了国内外好评。

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变质。为了保住权力,他控制媒体、镇压政治对手,长达30多年独揽大权。每次选举都伴随着舞弊质疑。缺乏制衡的权力难免腐败。

穆加贝在长期执政中,通过不断的腐败和政策失误,逐步摧毁津巴布韦经济。钻石和黄金等资源收益未惠及国民,而是流入政治精英手中,围绕矿产的内部腐败愈演愈烈。

特别是1998年,津巴布韦卷入刚果内战,表面上是援助盟友,实则是为了抢夺刚果的黄金和钻石等矿产资源。参战耗尽国库,人民受苦,但穆加贝的亲信、军方高层和政客却从中获利。

经济崩溃的导火索是土地改革的失败。为了巩固政治支持,穆加贝承诺将白人土地归还黑人,强行推进土地改革。然而,他将白人农场没收后,不是分给农民,而是给了毫无管理能力的政治忠诚者。这些人对农业既无兴趣也无经验,土地自然无法正常耕种,许多土地甚至被荒废。

结果,津巴布韦粮食产量急剧下降。作为国家支柱的农业崩溃,整个经济随之连锁倒塌。数十万农业工人失业,国家粮食短缺,粮价飙升。出口量迅速减少,外汇枯竭,津巴布韦陷入全面崩溃。

问题并未止步于此。政府强行没收白人土地的行为让外国企业和投资者担忧自己的资产和权利也可能会被剥夺,外国资本大量撤离。不满穆加贝政府的不仅是外国投资者,国际主要国家和机构也是如此。以人权侵犯和选举舞弊为由,美国对穆加贝政府实施经济制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停止对津巴布韦的金融援助。津巴布韦在国际社会中彻底孤立。税收减少、外汇断流,国库空虚,可以说以破产也不为过。

在这种绝境下,穆加贝政府做出了最不该做的选择,那就是大量印钞。印钞暂时填补了资金缺口,但市场上流通的巨额货币导致货币价值暴跌,最终引发了世界最严重的通货膨胀。

那么,印钞后国民的生活如何呢?显而易见,生存成了奇迹。津巴布韦失业率飙升至80%以上,近一半人口需要粮食援助,儿童普遍营养不良,医疗系统因资金不足崩溃。2002年,津巴布韦的预期寿命甚至跌至34岁,其苦难难以想象。随着局势恶化,许多人认为无法继续生存,纷纷越境逃亡。

据估计,当时至少300多万津巴布韦人流亡国外,其中许多人至今仍以非法移民身份在恶劣条件下谋生。

穆加贝为维护权力所做的选择,将一个国家的体系、社会和人民生活彻底摧毁。他曾是解放的象征,如今却被视为毁掉经济的独裁者。他的阴影至今未散。

2017年,一场政变终结了他37年的铁腕统治,穆加贝时代落幕,但情况仍未好转。权力阶层的腐败依旧,2020年代部分指标虽有改善,但民众的实际生活未见起色。40%的人生活在每天不足2美元的极端贫困线以下。津巴布韦货币早已失去国民信任。为重振经济,去年政府推出新货币“津巴布韦金”,其特点是与黄金联动。

这是为了让经历过恶性通货膨胀创伤的国民相信货币不再是废纸的努力。然而,国民和国际社会对此半信半疑。津巴布韦的重建能否带来新机遇?关键在于恢复信任。

巴布韦给很多国家留下了重要教训: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一度失去的信任难以轻易恢复。经济不仅是数字问题,更是建立在人民信念之上的系统。津巴布韦能否重建信任、迈向新生,仍需观察。

今天,我们探讨了经历世界最严重恶性通货膨胀的津巴布韦、其核心人物罗伯特·穆加贝,以及津巴布韦的现状。

今天到此为止,谢谢!

来源:樂嘉星外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