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科普】“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

摘要: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本次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本次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什么是“艾滋”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缩写为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又称为艾滋病毒。

目前,针对艾滋病已经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感染艾滋病急性期的症状

1. 初期: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

2. 中期:随着病情加重,皮肤、粘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疱等。

3. 后期:病毒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三大传染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眼泪、汗液或者唾液里的艾滋病毒是非常非常少的。脱离了人体环境以后更是几乎无法生存。拥抱、握手、亲吻,共用餐具、马桶等都不会传染。

性传播:性传播主要分为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如果一个人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话,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这也是患艾滋病最常见的方式。

血液传播: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会将艾滋病病毒输入血液,导致感染。甚至使用艾滋病患者使用过的解剖刀、输血设备等,如果未经正确的消毒,都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媒介。

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哪些行为不传播艾滋病病毒?

1. 食物、饮水、空气。

2. 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在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一般活动。

3. 礼节性亲吻、拥抱、握手。

4. 公用马桶、浴缸。

5. 蚊虫叮咬。

6. 纸币、硬币、票证。

预防“艾滋”从我做起

1.不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不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3.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有效预防性病和艾滋病;

4.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5.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等;

6.发生高危行为后,可在72小时内(越早越好)去医院就诊,服用阻断药,阻止HIV病毒的感染。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