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千亿级私募景林资产合伙人高云程发文称,价格终将回归价值,而价值总在危机中显现其光芒,此刻的中国资产,正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公司会买入并持有优秀的中国公司。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耿倩 上海报道
4月10日,千亿级私募景林资产合伙人高云程发文称,价格终将回归价值,而价值总在危机中显现其光芒,此刻的中国资产,正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公司会买入并持有优秀的中国公司。
市场震荡时,私募机构正“组团”加码中国资产。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近期市场大幅波动,已经带来较大的投资机会,公司整个基金于4月8日完成了最大持仓的加仓,大部分基金是满仓状态,除非有合同条款的相关限制。”
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对《华夏时报》记者强调:“作为一名基金经理,我的持仓策略坚定不移,仅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那便是绝不减仓,并且时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视具体情况积极加仓。”
当前,头部私募机构正积极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大幅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日,采取满仓策略的百亿私募占比已攀升至68.12%,较上周大幅增超20%。此外,百亿私募淡水泉表示,快速下跌或是布局契机。
满仓百亿级私募增超20%
市场震荡下,私募机构对A股市场的配置热情不断升温。
“近期市场大幅波动,已经带来较大的投资机会,因此我们整个基金于4月8日完成了最大持仓的加仓,大部分基金都是满仓状态了,除非有合同条款的相关限制。”何理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公司践行长期主义,自下而上对投资机会进行了主要的加仓,仓位天然实现了满仓。
事实上,加仓已经成为私募机构的普遍选择。当前,头部私募机构正积极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大幅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从百亿私募仓位分布来看,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日,采取满仓策略的百亿私募占比已攀升至68.12%,较上周大幅增超20%。
今年以来,股票私募仓位显著提升,并创下近七个月新高。截至2025年4月3日,国内股票私募仓位指数攀升至78.04%,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4.50%。值得关注的是,该指数不仅刷新了年内新高,更创下自2024年9月27日以来的近七个月峰值。
其中,百亿级私募仓位指数创下近18个月新高。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百亿级私募仓位指数突破81.40%关口,较前周大幅提升4.94%,创下年内最大单周涨幅。同时,此次加仓推动该指数自2023年9月中旬以来首次站上80%关键水位,刷新近18个月新高。
然而,私募的“疯狂”是在理性的加持下进行的。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我们坚定持有A股优质资产,同时也强调纪律性与风险控制。目前我们的仓位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对于AI、新能源车等引领未来方向的领域进行了重点配置。对于高估值、业绩不确定性大的标的保持谨慎。公司不追求‘抄底’,更关注寻找相对安全的成长性。”
中国资产将迎来长周期向上的戴维斯双击
私募仓位显著提升,彰显了头部机构对A股市场后市表现的坚定信心。
“我当下的投资逻辑只有一个,那就是无限看好中国资产。”宝晓辉坦言,当前中国资产估值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并且,在经济结构优化、政策利好、全球资本流动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资产具备显著的估值修复和提升潜力。无论是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还是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中国资产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她明确,在市场调整的当下布局中国资产,有望在未来市场复苏过程中收获丰厚回报。
袁华明同样认为,从估值角度来看,A股和港股部分板块具备非常好的性价比,尤其是沪深300、中证100等核心指数的PE、PB均处于十年低位。如果政策端持续释放稳定信号,估值修复的空间可观。
“中国资产中,宽基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主要行业估值普遍低于国际可比水平。”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内生稳定性存在,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加上政策的支持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中国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较高,估值有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成长而逐步提升。除此之外,转债市场在经历了近期回调后,中位数估值重回120以下,具备配置性价比,通过量化模型择券方式分散配置能够增加持有过程中的体验感。
半夏投资掌舵人李蓓也发声“唱多”中国资产:“中国资产将迎来长周期向上的戴维斯双击。”她认为,中国位于经济周期的底部,企业盈利也处于周期性底部,如果中国可以通过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走出物价低迷,那么企业盈利有大的周期性上升空间。在未来的世界新秩序中,中国实体企业会得到更大份额的世界市场需求,中国金融机构会得到更大份额的全球投融资需求,中国资本会得到海外股权投资的回报。中国企业的量级有望更上台阶。
快速下跌或是布局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百亿私募淡水泉提示,快速下跌或是布局契机。其在最新发给客户的沟通纪要中指出,“恐慌情绪短期快速释放,有望是中国股市重回基本面的契机。地缘政治噪音过后,更应该关注的是企业基本面的确定性。市场快速下跌过程中,一些被情绪拖累的企业,有望迎来新的一轮布局机会。”
具体投资方向上,何理表示,以A500为代表的A股核心资产有较强的投资性价比,而小微盘则偏贵。从港股来说,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相关公司,以及港股创新药ETF投资机会相对较大。从美国来说,各类AI公司在本轮大幅下挫,包括算力、算法与数据、应用与终端等,以及美国的部分周期制造股,都跌到了较好的投资机会,同时一些中概股也非常有性价比。
虽然快速下跌或是布局契机,但短期也需要客观评估市场的整体风险与机会。贺金龙提示,市场调整剧烈时,一方面要看到部分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投资机会,如一些优质企业可能被错杀;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市场不确定性仍然较高,如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政策的进一步调整等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权益类资产仓位选择上,贺金龙建议,相较于股票的仓位头寸,可以更多地选择转债作为替代。他表示,近几年转债市场面临供需结构重塑,供需带来的稀缺性,有吸引增量资金带来估值提升的必然性存在,并且2025年上半年临期转债承压,有望为市场带来赚钱效应。由于转债整体估值偏低,加上债底定价逻辑修复,结合本身“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可转债可作为传统权益资产股票更具性价比和增强投资体验的替代品。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