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昨晚还在夸口“关税新政每天为美国赚20亿美元”,今天海关系统直接瘫痪,一分钱没收到。4月11日美国海关警报称,用于免除货运关税的系统故障,所有海上运输货物——包括从中国及享受90天宽限期的国家来的集装箱——暂时全免新关税。 美国托运人向CNBC透露,昨天
特朗普昨晚还在夸口“关税新政每天为美国赚20亿美元”,今天海关系统直接瘫痪,一分钱没收到。4月11日美国海关警报称,用于免除货运关税的系统故障,所有海上运输货物——包括从中国及享受90天宽限期的国家来的集装箱——暂时全免新关税。 美国托运人向CNBC透露,昨天到港的货柜也没被加征关税。海关只能建议“先单独申报放行,问题修好后再补交摘要”,并要求10天内缴纳,估计那时候系统能恢复。
关系统故障,中国货物处理成难题
据CNBC报道,4月11日,CBP发布了一条警报,承认系统出了大问题:用来处理货运关税豁免的入口代码完全失效。这个代码本来是给符合“在途条款”的货物用的——也就是在4月5日、9日、10日特朗普宣布新关税政策之前,已经从国外港口出发、漂在海上的货物,这些货可以免交新关税。可现在,代码失灵,系统卡壳,CBP只能干瞪眼。尤其是对中国货物的处理,成了一团乱麻。
为什么中国货物受影响最大?因为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政策变化太快,像是坐过山车。
2月4日,他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还取消了低值免税政策(就是800美元以下的包裹不用交税的规矩)。结果,2月7日他又说暂停取消低值免税,但没给具体时间表。到了4月9日,他直接把中国商品的关税提到125%,第二天又宣布其他国家的关税暂停90天。这些政策翻来覆去,CBP的系统根本跟不上。更离谱的是,特朗普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政策声明,内容还跟正式文件不一致,搞得企业晕头转向,连海关官员都摸不着头脑。
这次故障让中国货物的清关成了大麻烦。按理说,4月5日之前出发的货物应该按老关税甚至免税处理,但系统坏了,CBP没法识别哪些货符合条件。他们只好临时出招,告诉进口商先提交“货物放行表”,把货提走,至于关税和费用,等系统修好再补交。
这听起来是个解决办法,但实际上让港口乱成了一片。像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早就堆了上百万个包裹,现在又多了无数集装箱等着清关。进口商得额外花时间整理文件,还要担心系统修好后会不会补收高额关税。
企业来说,这简直是噩梦。很多人本来指望“在途条款”省点钱,现在却不知道货能不能按时到,关税又得交多少。物流公司Savino Del Bene的副总裁贾里德·瓦拉内利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特朗普的帖子不是法律,可他一发消息,客户就慌了。我们这些海关经纪人得不停解释,还要应对政策朝令夕改。”有进口商告诉CNBC,4月10日刚到的货明明该按老关税走,可CBP压根没收钱,系统里啥记录都没有。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场混乱不只是技术问题。特朗普反复强调关税已经生效,钱已经到账,可企业却说压根没交过高关税。这让CBP的处境很尴尬:一边是总统催着收钱,一边是系统瘫痪收不了。国际贸易专家德瓦德里克·麦克尼尔在接受CNBC采访时:“不管你支不支持这政策,都得问一句:我们真的能这么快执行吗?”
对中国货物的冲击还不止于此。很多中小企业,比如做教育玩具的Learning Resources,靠从中国进口商品赚钱。他们的老板里克·沃尔登伯格本来计划今年建新厂房,扩大生意,可现在他只能停下来,重新算账,看看哪里能省钱,甚至考虑裁员。他说:“我不能靠帖子做生意。关税政策这么乱,我不是想着发展,而是想着怎么活下去。”
美国海关的困境
4月11日的系统故障不是偶然,而是CBP长期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他们的技术系统一直没有理顺,人手又少得可怜,面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快速变化,早就撑不住了。
CBP的核心系统叫“自动化商业环境”(ACE),是2001年开始建的,2016年才完全上线。本来是想用它取代更老的系统,让贸易数据处理更快、更顺畅。可实际上,ACE问题一大堆。比如,它处理大批量交易时经常卡顿,政策一变就得更新代码,但总出错。这次4月11日的故障就是典型例子:豁免代码失效,系统直接“罢工”,连最基本的清关都搞不定。
这不是ACE第一次出状况。2025年2月,特朗普取消对中国商品的低值免税政策,ACE就因为处理不了突然增加的包裹,瘫了好几天,害得港口堆满了货。2020年,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就警告过,CBP的IT系统有“严重的性能和安全风险”,容易宕机、数据还可能被黑客攻击。他们建议多投钱升级,可到了2025年,CBP的系统还是老样子。
除了系统老,CBP的人手也不够。这个机构有大约58,000名员工,包括21,000多名海关官员,还有2000多农业专家,负责检查全国的货运和旅客。听起来不少,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每天要处理74,000个集装箱、100多万旅客,CBP的人早就忙不过来。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情况更糟。每次政策变,CBP都得重新培训员工、更新流程,还要跟物流公司协调。比如4月9日对中国商品加税125%,海关官员得赶紧学新规,可很多人连文件都没看全,货就堆到门口了。2月取消低值免税政策时,CBP得一个包裹一个包裹地查,可人手不够,查到最后只能放行,等于白忙活。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和乱。从他1月20日上台开始,关税政策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
2月4日:对中国商品加10%关税,取消低值免税,CBP系统直接卡死,货物堆满港口。
2月7日:暂停取消低值免税,但没说啥时候恢复,企业只能干等。
4月5日:所有进口商品加10%“基准”关税,57个国家11%-50%的差别化关税,CBP忙得焦头烂额。低值免税取消,对小包裹收90%关税。
4月9日:中国商品关税提到125%,其他国家暂停,企业完全懵了。小包裹关税改成120%
4月11日:中国商品的关税又改成145%。
这些政策不仅多变,还没啥过渡期。比如2月取消低值免税,只给了企业48小时准备,美国邮政都停收中国包裹了。4月9日的125%关税更是当天宣布当天生效,CBP的系统和员工根本没时间调整。
特朗普还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剧透”政策,可这些帖子跟正式文件总是不一样。这让CBP很被动:企业问政策咋回事,他们得先去查帖子,再看文件,最后还得猜哪个是真的。
可以说,特朗普清奇的思路,让美国的官僚机构忙到死也无法跟上。
来源:乘风破浪的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