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弦更张,应对关税战,中国商超流通行业激活“出口转内销”新引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2 07:46 3

摘要:中美贸易战关税战持续升级,中国出口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严峻形势正在倒逼国内商业体系进行加速转型。连接着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大型商超流通企业拥有敏感的市场触角,以及良好的规模效应。如今,他们正在构建出口转内销的新格局,为出口遇到困难的企业纾困解难,展

中美贸易战关税战持续升级,中国出口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严峻形势正在倒逼国内商业体系进行加速转型。连接着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大型商超流通企业拥有敏感的市场触角,以及良好的规模效应。如今,他们正在构建出口转内销的新格局,为出口遇到困难的企业纾困解难,展现出当前历史条件下的独特价值。

根据媒体介绍,参与这场变局的企业,纷纷进行供应链重塑,以此打通内外双循环的转换节点。比如,沃尔玛启动"出口商品直采计划",与沿海地区的诸多外贸工厂建立起直接的对接合作;永辉对出口积压产品开通“绿色通道”,要求15天内必须极速上架,还将服装外贸企业的订单转为该超市的自有品牌,解决那些企业的库存压力;京东更是宣布,推出2000亿人民币产品出口转内销的扶持计划;盒马即将上线“外贸专区”,助力外贸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由于大型商超流通行业的积极参与,规模化采购,显著降低了终端售价,这就使得出口转内销的外贸企业得到了实惠。据统计,他们的物流成本平均降低了18%,资金回笼周期缩短到45天。

为了解决外贸商品与国内群众消费习惯的适配难题,商超企业还通过精细的消费大数据分析,提出整改计划,指导外贸企业调整他们的产品规格、包装设计和功能设置。比如,大润发将原本用于出口的家电进行重新包装,为国内消费者配备中文说明书,甚至为厨房电器编写中国本土化的食谱。银泰百货设立"出口优品体验馆",进行消费场景重构,以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此外,实体商超正在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求构建全渠道的销售网络。比如,家乐福利用微信小程序,开设"外贸优品云专场",直播带货。物美集团开发出一套"出口转内销商品溯源系统",数字化赋能,建立市场信任度。

为配合这场出口转内销的市场趋势,政府部门也积极出手了。商务部推出"国内市场拓展计划",与商超企业配合,形成合力。北京超市专门设立"外贸产品扶贫专区",华润万家配合地方政府发放的专项消费券,定向补贴那些出口转内销的商品。通过这些政企协作模式,既消化了国内过剩的产能,又丰富了对国内市场的供给,由此创造出多方共赢的有利局面。

总之,贸易战关税战正在倒逼中国商业体系进行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国内外双循环"新的发展格局,是大势所趋。

来源:谈古论今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