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二届县域卫生发展大会”即将于5月16日-1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报名通道已开启,进行报名!
“第十二届县域卫生发展大会”即将于5月16日-1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报名通道已开启,进行报名!
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六统一",通常指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医疗业务管理、统一信息平台、统一绩效考核。这一模式旨在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但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
01
主要难点与解决策略
1. 统一人事管理难点:编制、薪酬、职称评定差异大,基层医院人才流失严重;人员流动阻力大(如城区医生不愿下乡)。解决策略:"县管乡用"编制改革:将医务人员编制统一归属医共体,灵活调配。差异化薪酬激励:提高基层岗位补贴,职称晋升与基层服务年限挂钩。案例:浙江德清县通过"县管乡用"编制改革,建立医共体内部人才流动机制,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待遇。通过“编制池”制度统一招聘、培训医务人员,基层医生人均收入增长30%,人员流失率同比下降50%。2. 统一财务管理难点:各级医疗机构财务独立核算,利益分配矛盾突出;医保支付方式未协同。解决策略:设立医共体资金池:整合财政拨款和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付。结余留用机制:通过控费提效产生的结余资金用于成员单位发展。案例:安徽天长市医共体医保基金按人头预付后,基层诊疗量占比从54%提升至65%,县域内住院率超过90%,医保基金结余反哺基层比例达40%。3. 统一资源配置难点:大型设备重复购置,基层设备闲置;药品目录不统一。解决策略:建立共享中心:如医学影像、检验、消毒供应等中心,实现集约化使用。统一药品目录:医共体内上下级用药衔接,基层配备慢性病常用药。案例:福建三明市整合12家县级医院检查资源,乡镇卫生院通过远程影像诊断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设备利用率提高40%。4. 统一医疗业务管理难点:基层服务能力弱,患者仍涌向县级医院;医疗质量差异大。解决策略:标准化诊疗流程:制定医共体临床路径和转诊标准。"师带徒"帮扶:县级专家定期驻点基层,开展培训。案例:广东罗定市医共体通过县级医院专家下沉、标准化培训,乡镇卫生院一级手术比例从改革前15%提升至2020年的45%。5. 统一信息平台难点:系统孤岛现象严重,数据无法互通;基层信息化基础薄弱。解决策略:共建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整合HIS、电子病历、公卫数据。推广远程医疗:覆盖门诊、会诊、培训等功能。案例:贵州锦屏县医共体建成全县互联互通信息平台,患者就诊信息实时共享,重复检查率下降60%。6. 统一绩效考核难点:考核指标单一(如仅看重收入),忽视基层服务和健康结果。解决策略:设计差异化KPI:基层考核签约服务、慢病管理,县级考核疑难重症占比。与薪酬挂钩:绩效工资占比提升至60%以上。案例:陕西延安宝塔区医共体将居民健康改善(如高血压控制率)纳入考核,基层医务人员绩效增幅达25%。02
政府强力推动:需卫健、财政、医保等多部门协同(如三明医改由市委书记直接领导)。利益平衡机制:通过医保支付改革和结余分配调动各方积极性。数字化支撑:信息互通是资源调配和业务协同的基础。患者信任建立: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和分级诊疗引导患者下沉。医共体"六统一"的难点,本质是体制壁垒和利益重构问题,需通过行政手段(如政府主导)、经济杠杆(如医保支付改革)和技术赋能(如信息化)综合解决。成功案例表明,只有让基层医疗机构"强起来"、医务人员"动起来"、患者"留下来",才能真正实现分级诊疗目标。—End—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内容权利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未经公众号授权,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截图、复制、传播、展示、转载、摘编等)。如需授权请在本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已经获得公众号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县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