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看的“减压视频”真能解压?3招教你学会真正“松下来”

摘要:绿茵今年多了一个爱好,在疲惫不堪地忙完一天后,舒适地躺在沙发上看减压视频,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最近更是迷恋上了挤压、捏爆类的短视频,如捏气球、切肥皂、挤黑头、挖耳朵;现又对修复类的视频很上头,修驴蹄、清理藤壶、治疗烂牙、给牛马治病等,她看得津津有味,一点不感到

#名院名医##减压视频##生活压力大,你是如何放松自己的?#

绿茵今年多了一个爱好,在疲惫不堪地忙完一天后,舒适地躺在沙发上看减压视频,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最近更是迷恋上了挤压、捏爆类的短视频,如捏气球、切肥皂、挤黑头、挖耳朵;现又对修复类的视频很上头,修驴蹄、清理藤壶、治疗烂牙、给牛马治病等,她看得津津有味,一点不感到恶心或害怕。

父母觉得她的爱好很奇葩,劝她少刷点手机,她不为所动,辩解说:“我的朋友们都在传看和讨论,大家都觉得这些很治愈,看后心里很轻松!”

让年轻人上头的减压视频,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舒缓精神紧张的生活方式。这类视频之所以深受年轻人喜爱,缘于自称“社畜”的打工人,他们承受了过多的精神负荷,有种“每天被加一根稻草”的心理饱和,这些烦恼和压力,小到挤不上电梯、大到被动失业,每天都浸泡在坏情绪的心境里。

看一些与现实生活既有一定的关联,但与烧脑工作无关舒缓神经的影像内容,容易让情绪保持稳定,甚至还会唤起一定的积极情绪。

浏览减压视频的确能让我们感到轻松、舒服,现代生活竞争激烈,内卷严重,很多人压力重重,所以会不断地翻阅这类视频。这和以前的人们喜欢打桌球、玩街机、看肥皂剧和搞笑视频一样,都是暂时性回避让自己烦扰的事情或场景。

多刷减压视频,就是想把这种放松和愉快的感觉保留得久一点。所以,持续地看这类视频,真的会让人上头、成瘾。

如果遭遇小的挫折,看看短视频是有益的,不需要特别在意;但如果个人遇到重大的生活事件,精神压力极大,从根本上说,刷减压视频无法让我们真正减压。

虽然年轻人将现实生活中积累的较多的愤怒、委屈、失望、不满、怨恨等坏情绪,通过冲浪的方式压抑住,让年轻人的外在表现比较正常,无明显的情绪起伏、冲动行为和极端反应,但他们的压力源并没有真正消失,对他们心理健康的损害仍在持续进行。

比如,一个年轻人受到职场欺凌,每天都被反复挑剔和无端斥责,他非常畏惧上班,但考虑到求职不易,自己有房贷要还,不得不委曲求全。每天出门都要做心理建设,回家后他沉溺于各类减压视频,可以让他忘掉烦恼和上司。但第二天情况依旧,他依然在痛苦的泥潭里挣扎。对他来说,减压视频的确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庇护站,让他回家后可以不去回想职场的伤害,甚至还会体验到短时间的宁静,不至于精神垮塌而辞职。

但这终将不是解决之道,减压视频犹如一管止痛剂,麻痹其痛感神经而产生一种心理通泰,但无法把有压力的人拖出压力之境。持续依赖外部的减压视频,会让个体丧失直面挫折的魄力和解决困难的恒心。

他们要么选择被动忍受,自我洗脑“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形成了退缩人格;要么干脆选择躺平,彻底隔绝外部消极刺激,精神意志水平严重降低。

要想彻底让自己松快起来,就要直面困扰自己的压力源,并消除其影响,去掉这根尖刺,具体的做法是:

其一、弄清自己的压力源,并分析其影响

有些人讨厌上班,走进工作环境就感觉心情沉重,心烦意乱。这时不能简单地将工作看作是压力源,必须弄清什么事、什么人或什么问题会让自己在职场里痛苦,到底是工作强度大、竞争激烈让自己无法胜任,还是职场关系复杂、遭人算计,抑或是工资报酬低、工作条件恶劣等?

把应激源这个核心问题找准,并进一步分析对自己的影响,然后思考:核心问题是否可以解决?用什么方式解决?倘若无法解决,对自己的影响有多深?自己有没有办法改变?分析清楚后,再做随后的工作计划和安排,降低负面影响,尽可能地让自己适应新的变化。

其二、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有了压力,要注意识别自己的情绪,比如上班不开心,这种负面情绪具体包含哪些情绪,是紧张担忧、还是不满愤怒,或者是委屈伤心?每种情绪都对应着不同事件的结果反应,是我们没有被照顾好的内在需求,我们要学着重新建立自己和他人、环境的关系,接纳自己的普通和不足。

比如觉得委屈就要多在意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把更多时间、精力和爱留给自己,人首先照顾自己,才能把多余的情爱分享给周围人。如果靠自己无法解脱出来,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

如果压力的程度中、低等,没有达到需要寻求专业帮助的程度,但个人又被情绪困扰,经常感觉压力十足,身心很容易困顿,甚至感到什么事都没有做,疲乏感挥之不去,这说明个体陷入慢性应激的状态,此时要注意采用积极健康的方式减压,比如做有氧运动、冥想或参与朋辈心理辅导团体等,将压力的消极影响作用降低一些。

其三、积极减压的同时,学会耐受一定的负面情绪,增强钝感力

当然,甩掉压力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很多人难以忍受精神苦闷而喜欢放纵自己,会用不健康的方式比如赌博、过量饮酒、飙快车等来刺激感官,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来抵消压力感,这种方式非常糟糕。

实际上,处理压力是训练心理弹性的最好契机,学会忍受一些身心的不舒服感,比如耐受工作的单调乏味,就是训练职场人的责任担当,不是工作有趣我们才做,而是我们要把工作当做重要的事情来认真对待。

钝感力是让我们对压力不要做出过快的消极反应,不要过度自尊,淡化对不如意结果的敏感性。事情进展不顺利,我们不要总归因于自己命苦、怨恨不公,过多地消耗自己,而是放宽心,让自己不纠结于小事和细节,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允许自己有一些轻微的神经症症状,比如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消化不好、失眠多梦的表现。这些都是压力之下的表现,要努力调整生活方式来消除这些不舒服的身心表现。

来源:名院名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