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六盘水市水城区陡箐镇阿倮村的青山翠谷间,100多个木质蜂箱散落分布,成群的蜜蜂穿梭于山花烂漫处。这里不仅是当地传统牛羊养殖的沃土,更因养蜂人黄福刚的“甜蜜事业”焕发出新活力。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陡箐镇阿倮村的青山翠谷间,100多个木质蜂箱散落分布,成群的蜜蜂穿梭于山花烂漫处。这里不仅是当地传统牛羊养殖的沃土,更因养蜂人黄福刚的“甜蜜事业”焕发出新活力。
深山养蜂十余年,自然馈赠与匠心坚守
阿倮村地处山区,植被茂密、蜜源丰富,为土蜂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养蜂人黄福刚从事土蜂养殖已有10余年,从最初的几箱蜂群逐步扩展至如今的100多箱,散落分布在陡箐镇范围内,年产天然土蜂蜜400余斤,年盈利超8万元。他采用传统古法养蜂技术,坚持“顺蜂性、取自然”的理念,每年仅在春秋两季采蜜,确保蜂蜜品质纯净。
“养蜂着急不得,要顺着这小家伙的脾气来,山花开了,蜜自然就甜了。”黄福刚一边检查蜂箱一边说。他的蜂场远离工业污染,蜜源为数十种野生植物花卉,酿出的蜂蜜色泽金黄、口感醇厚,深受消费者青睐。
采蜜节“豪饮”挑战,趣味互动助推品牌传播
4月9日,阿倮村蜂农黄福刚迎来年度采蜜盛事。当天,黄福刚在院落里搭起简易的舞台,首次举办了“喝蜂蜜挑战赛”,以“喝1斤送1斤,喝2斤送2斤……”的趣味活动吸引了近百名村民和游客参与,现场笑声、欢呼声不断。
一位来自猴场乡的游客王大姐在喝完2斤蜂蜜后感叹:“这蜜甜而不腻,喝起来很放心!”最终,当地村民刘大哥以5分钟喝完3斤蜂蜜的成绩夺冠,抱走3斤蜂蜜奖品,成为全场焦点,他表示,“蜂蜜甜到心坎里,明年还要来。”黄福刚笑称:“城里人说蜂蜜很腻,咱们这个山里的蜂蜜喝起来就是痛快!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知道咱们阿倮村的土蜂蜜。”
小蜂蜜撬动大经济:技术赋能与产业展望
阿倮村的蜂蜜产业虽起步较晚,但依托生态优势逐步打开市场。阿倮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未来计划借鉴黄福刚土蜂养殖的成功经验,邀请专家开展养蜂技术培训,并探索蜂蜜衍生产品开发,如蜂蜜唇膏、蜂蜜酒等,提升附加值。同时,将结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采蜜体验+山野观光”的特色文旅路线,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以前村里靠养牛羊脱贫,现在我们这‘空中产业’也能酿出好日子。”黄福刚希望明年能把蜂箱增加到150箱,带着乡亲们一起把“甜蜜招牌”打出去!
从深山蜂箱到消费者手中,阿倮村的土蜂蜜不仅承载着自然的馈赠,更凝聚着乡村振兴的匠心。随着养蜂产业的深化与创新,这份“甜蜜事业”正成为陡箐镇绿色发展的新引擎,为村民铺就一条可持续的共富之路。
来源:落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