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扎实,架构出色,轻取双金牌认证,安耐美金竞蝠GM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 拆解评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2 12:32 1

摘要:intel在发布了ATX 3.0规范之后,没过多久,又发布了全新的ATX 3规范,也称ATX 3.1规范。在最新的ATX 3规范中,瞬时峰值功耗可承受高达2倍的额定功耗并保持一定时间的要求没变,但在显卡辅助供电接口方面,采用了最新的12V-2X6接口,在输出功

一、前言

intel在发布了ATX 3.0规范之后,没过多久,又发布了全新的ATX 3规范,也称ATX 3.1规范。在最新的ATX 3规范中,瞬时峰值功耗可承受高达2倍的额定功耗并保持一定时间的要求没变,但在显卡辅助供电接口方面,采用了最新的12V-2X6接口,在输出功率更加给力的同时,还优化了接口的物理结构,让其日常运行更加稳定。

面对如此严苛的ATX 3规范,电源厂家各展神通,不仅在用料上更加给力,还对电源的整体架构进行优化,让其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同时,运行更加高效。

安耐美的金竞蝠GM1000就是一款支持intel最新的ATX 3规范,同时满足PPLP 115V和PPLP 230V金牌认证的一款电源,尤其是在 115V额定电压输入的时候,相同功率下,其输入电流相比较于230V电压直接翻倍,这对电源内部的用料和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明这款电源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

二、安耐美金竞蝠GM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 开箱

▼电源的包装还是熟悉的黑、金配色,底部有电源的详细型号和特性介绍,其中金牌认证、日系电容、5年质保非常显眼。

▼电源包装的背面信息丰富,详细介绍了电源的参数和模组线配置。

▼包装内部,除了电源主体、供电线和模组线之外,还附赠了一些理线扎带和固定螺丝。

三、安耐美金竞蝠GM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 外观

▼电源的侧面有电源的型号,右下角的两个金牌认证非常显眼,一个PPLP,一个80Plus。

▼电源的散热风扇采用120mm规格,FDB液压轴承,日常运行非常安静。电源的散热格栅和电源外壳采用一体式设计,日常装机的兼容性表现更好。

▼另一侧是电源的参数标签,这款电源额定功率1000W,其中+12V单路最大输出999.6W,非常不错。

▼电源的模组线接口部分,除了主板的24Pin供电线接口之外,还有一个12V-2X6接口、4个12V的8Pin辅助供电接口和三个6Pin的SATA供电接口。

▼电源的尾部,除了电源插口之外,还有一个开关。

四、安耐美金竞蝠GM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 拆解

▼这款电源的长度仅有140mm,在这么小的体积下能输出1000W的额定功率,蘑菇很好奇其内部的架构设计。

▼轻松打开电源,左侧是电源的主电路,右侧是电源的散热风扇。

▼散热风扇为GLOBE出品,120mm规格,采用FDB轴承。在散热风扇的上半部,有透明的塑料盖板,用于梳理电源内部的散热风道。

▼电源内部的架构非常清晰、整洁,一眼看过去很有设计感,高度都很平均,没有造型、高度特别夸张的部分。

▼电源的AC插口后部,是一级EMI电源,可以看到多颗Y电容,用于抑制共模干扰。

▼二级EMI电路在电源的主PCB上,可以看到多颗X电容和共模电感,并根据空间和位置限制,对元件的排布进行了优化。

▼共模电感的后面是整流桥,这款电源采用单颗整流桥。

▼整流桥的两侧均有金属散热片覆盖,可以强化散热,但这样就看不到整流桥的型号了。

▼电源的主动PFC电路,硕大的电感和硕大的电容。

▼主电容是日本红宝石出品,额定容量560μF,耐压420V,耐温105℃,不错不错。

▼在电感和电容之间,还有一个NTC电阻,用于浪涌保护。并在NTC电阻的旁边放置了一个继电器,用于短接NTC电阻,进一步降低内阻,提高电源的整体运行效率。

▼电感后面是主开关管,2颗,Wayon维安的WML28N60C4(600V/13A@100℃/130mΩ)。

▼PFC二极管隐藏的比较深,看不清丝印。

▼PFC电路的控制器有独立的PCB小板控制,上面有控制器,但背向摆放,看不到具体的主控型号。

▼右侧电容后面是全桥LLC电路,四颗美浦森出品的管子,丝印SLF26N50F,大概率参数是耐压500V,电流26A。

▼LLC控制器用的是熟悉的LM320A,控制器放在一块独立的PCB上,立在旁边。

▼中间最大的是电源的主变压器,PQ35系列高频变压器。

▼主板旁边是同步整流电路,四颗丝印HYG020N04(40V/220A@175℃1.8mΩ)的MosFET,2个一组,共用一个散热片。

▼同步整流电路的后面,是5V和3.3V的DC-DC电路,周围是各种稳压滤波电容。

▼5V和3.3V分列左右,两组各有两颗MosFET,英飞凌BSC0906NS(30V/40A@100℃/4.5mΩ)。

五、安耐美金竞蝠GM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 装机

▼蘑菇这里准备了一套265K搭配RTX5070 Ti的配置,搭配这颗电源刚刚好。

▼根据硬件配置,选择合适的模组线。这款电源的模组线采用压纹线设计,手感柔软,质感出色,日常走线会更加方便。

▼电源轻松固定,顺手把各个部分的供电接口都插好。

▼插电,开机,一次点亮,整机的颜值很漂亮。

▼处理器是265K,水冷用的是Tt的钢影Ultra360,这款水冷的水冷头标配了一块2.4英寸的LCD屏幕,可以显示各种硬件参数。

▼内存用的是宇瞻的ZADAK的SPARK内存,16GB*2 6800MHz,这套内存的颜值很漂亮,采用多段式的RGB灯带,巧妙的和内存的金属马甲融合到一起,很有设计感。

▼显卡是影驰的RTX5070 Ti金属大师黑金OC版,这张显卡采用无光设计,外壳整体都是金属的,质感很棒。

▼在机箱的左侧,安装有Tt的钢影透镜12限定版,这款风扇的中间和侧面标配有无限镜设计,支持ARGB灯效,颜值很漂亮。

▼机箱是Tt的The Tower 600,这是一款可立、可躺的海景房机箱,外观设计、内部结构设计都非常不错,而且配色还多,搭配合适的硬件,整体的效果很出彩。

六、安耐美金竞蝠GM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 测试

▼整机配置一览,处理器是265K,显卡是影驰的RTX5070 Ti金属大师黑金OC版。

▼简单跑个整机测试,整机得分263.7W,其中处理器单独得分119.7W,显卡单独得分98.9W,分数都很高。

▼日常待机情况,室温在18℃左右,处理器温度在30℃左右波动。

▼日常待机情况,整机输入功耗在100W左右。

▼简单跑个CPU-Z的稳定性测试,处理器功耗在170W左右,P核睿频5.2GHz,E核睿频4.6GHz,温度61℃左右。

▼相比较于待机的情况,整机输入功耗去到了275W左右。

▼单烤FPU测试,处理器功耗在220W左右,P核睿频5.2GHz,E核睿频4.6GHz,温度77℃。

▼整机输入功耗在335W左右波动,相比较于CPU-Z的稳定性测试,CPU功耗提高了约50W左右,整机输入功耗提高了约60W。

▼跑个3Dmark的压力测试,TS模式。

▼这张RTX5070 Ti的功耗还是十分给力的,跑个3Dmark的TS测试,整机输入功耗能去到400W左右。

▼甜甜圈测试,显卡的整体输入功耗在300W,核心温度82℃左右。

▼这个时候的整机输入功耗去到了425W,对于50系显卡来说,貌似甜甜圈的负载要更高一些。

▼跑甜甜圈测试的同时,单烤FPU,显卡功耗在300W左右,处理器功耗在225W左右。

▼这个时候的整机输入功耗在660W左右,还可以。

▼关机,日常上电的情况下,功耗在1.8W左右波动,不错不错。

七、总结

安耐美这款金竞蝠GM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的整体表现真的挺不错的,电源内部的结构很整洁,主动PFC+全桥LLC+同步整流+DC-DC的架构表现不错,额定功率1000W,+12V单路输出最大可以去到999.6W,可以轻松满足绝大多数用户配置的供电需求。

用料方面,整体的表现依然优秀。电源内部能看到的电解电容、固态电容,全部都是日系品牌,质量、稳定性和性能表现均非常不错。

在整体表现如此出色的前提下,这款电源的长度依然保持在14cm,日常装机的兼容性表现十分出色。即使搭配一些电源仓空间充足的机箱,也能给模组线之类的配件留出更多的空间。

谢谢大家!

The End

来源:蘑菇评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