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8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宣称,经过科研团队不懈努力,该公司成功复活了1.25万年前灭绝的史前动物——恐狼,并称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复活的史前动物”。这个消息简直让人疯狂,如果是真的,岂不是以后真能见到活着的恐龙
2025年4月8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宣称,经过科研团队不懈努力,该公司成功复活了1.25万年前灭绝的史前动物——恐狼,并称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复活的史前动物”。这个消息简直让人疯狂,如果是真的,岂不是以后真能见到活着的恐龙了?
成功复活史前生物的美国名为巨像生物科学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该公司在复活四千灭绝动物领域,向来是非常激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巨像公司获取的恐狼基因,一部分来自一颗1.3万年前的恐狼牙齿,还有一部分来自一个7.2万年的恐狼头骨。
公司科研人员通过这两个生物遗存组织,提取出恐狼的原始基因,获得了恐狼的整套遗传信息。
研究团队将这些基因和现存的狼、豺和狐狸等犬科动物基因进行比较,锁定并提取出恐狼独有的基因位点。
这之后通过克隆和基因编辑技术,将恐狼基因与现存最近的近亲——灰狼的基因相融合,最终制造出恐狼的胚胎。
利用家犬成功代孕之后,最终诞下3只恐狼幼崽,分别是2024年10月出生的两只雄性幼崽、2025年1月出生的一只雌性幼崽。
恐狼曾经是北美大陆的顶级掠食者,“头部略宽下颌强壮,皮毛厚实”,既有强大的捕猎能力,又能适应当时寒冷的天气。
严格意义上来说,恐狼是一个单独的物种,和世界现存的任何物种,都没有关系。这就意味着恐狼在1.25万年前彻底灭绝,根本没有进化成其他生物。
虽然现在对恐狼的外形描述得煞有其事,其实这是生物学家根据挖出来的恐狼化石推测出来的。恐狼实际上长啥样,没有任何一个人类知道。
现在巨像公司大肆鼓吹成功复活恐狼,并称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复活的史前动物”。但实际上,这并非真正的恐狼,只是一种杂交动物而已。
巨像公司也公开承认,并没有将恐狼的基因直接植入灰狼基因组,所以这三只所谓的恐狼,这是基因编辑后的混血产物,并非原始纯种的恐狼。
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教授、巨像公司的顾问洛夫·达伦表示,从基因角度来说,这三只所谓的恐狼,实际上99.99%的基因来自灰狼,更确切的名字也应该叫灰狼。
目前,三只恐狼生活在一个占地超800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内,周围设有3米高的围栏,随时有安保人员、无人机和实时摄像头追踪,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中。
虽然这三只恐狼现在还不大,但毕竟是野兽,放到野外遇到人类总有发生危险的时候,所以巨像公司也非常小心,以免造成意外和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对于这三只生物到底是不是恐狼,学术界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这三只狼99.9%的基因都来自灰狼,根本不能称之为恐狼。
更重要的是,世界上没人见过恐狼,所以巨像公司也是全凭着想象,来判断哪些基因更具备恐狼的特性,也许制造出来的所谓“恐狼”根本就是一个四不像生物。
虽然复活恐狼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但巨像公司丝毫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复活史前生物的目标不动摇。
根据巨像公司发布的消息,该公司利用复活恐狼的技术,繁殖了两窝红狼,这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狼种之一。
而在2024年10月,巨像公司宣称,完成了袋狼基因99.9%的重建工作,这同样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生物。
袋狼和袋鼠一样,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这片遗世独立的大陆上。曾经,袋狼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但随着人类逐渐占领澳大利亚,袋狼也迎来了灭顶之灾。
英国探险家发现澳大利亚之后,就开始往这里移民,移民养殖的动物被袭击后,他们认为这都是袋狼造成的。
于是移民们利用手中的列强,大肆屠杀袋狼,再加上人类活动大量侵占袋狼栖息地,到20世纪初,袋狼已经接近灭绝的边缘。
1933年,有人在野外捕获一只袋狼。随后送到了动物园中。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这是人类最后一次捕获袋狼,1936年,这只袋狼意外死亡,世间再无袋狼存在。
1999年,澳洲博物馆馆长发现一个保存在酒精中的袋狼标本,次年又在其他博物馆先后发现6个类似标本。
这些标本使袋狼基因库更加完整,也有了巨像公司复活袋狼的技术基础。目前巨像公司正在重建袋狼基因数据,希望能尽快将其复活。
在复活灭绝生物的道路上,巨像公司一直在狂飙突进。2025年3月,该公司宣称通过基因技术,再加上其他动物的基因,成功创造出“披毛鼠”。
这是一种拥有浓密的金棕色毛发的小动物,很多特性都和猛犸象非常相似,如脂肪堆积和抵御寒冷等。
在该公司的规划中,他们希望能在2028年前“复活”猛犸象。以目前的情况看,这个想法暂时还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不过对巨像公司而言,这始终都是不容改变的目标。对于巨像公司的行为,很多人认为其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复活已经灭绝的动物,甚至是史前动物,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披毛鼠公开亮相之后,巨像公司再一次获得巨额融资,目前估计市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联合创始人的身家也水涨船高,达到37亿美元。
要知道,巨像公司成立于2021年,到现在最多也不过才4年多,而且根本看不到未来盈利的关键点,但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
到底真能像《侏罗纪公园》这类电影中演的一样,成功复活史前生物并建立主题公园,供人们参观研究来获取收入,还是搞噱头打造一场资本狂欢盛宴之后剩一地鸡毛,现在谁都无法预测。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巨像公司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资本也不允许其停下脚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争取一丝成功的可能。
巨像公司之所以引起巨大争议,一方面是因为并非真正复活史前生物,另一方面也是担心类似技术被滥用,引发不可控伦理风险。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地识别和切割特定的DNA序列,在治疗遗传性疾病、改良作物方面有着不小的作用,但一旦被滥用,可能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工程师们在实验室里,就可以设计出“完美婴儿”,这种因为人类干预而诞生的“优选人类”,会不会引发社会不平等甚至是道德混乱?
依靠基因编辑技术来选择婴儿,人类的自认选择和多样性将受到严重冲击,短期内可能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远来看无异于涸泽而渔。
同时,类似技术推出之后,必然会成为有钱人的专属。富人通过基因优化实现婴儿“定制化”,将来各方面都优于普通孩童,阶层固化和社会不公将更加严重。
基因编辑技术能帮助人类改变遗传性疾病,也可以针对族群特点发动攻击。通过定向编辑致病基因的方法,工程师们完全可以制造出针对某一族群的基因武器。
这种针对基因弱点发动攻击的方式,其恶劣程度还要超过当年的种族灭绝计划。毕竟当年纳粹的种族灭绝,依靠纯物理手段总会有漏网之鱼。
但基因武器一旦造出来,那整个族群都很难幸免。这种划时代的武器一旦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必然会造成全球性的威胁。
另外,世间所有生物始终在不断进化,人类对于基因的编辑改造,短期内可能看不出什么不利影响,但拉长时间来看,未必能确保一定安全。
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基因突变的可能性,这种突变有好有坏,而加入人类干预后,基因突变会不会更频繁,或者往更坏的方向突变,这都是无法控制的因素。
基因编辑技术,兼具颠覆性潜力和伦理复杂性,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机遇,也引发了深刻的伦理争议和挑战。
如何平衡科技进步和伦理道德,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这是接下来需要优先应对和解决的问题,而这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紧密的国际合作。
不过,科技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基因编辑技术也同样如此,虽然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但相信凭着未来人类的聪明才智,总能找到完美的解决办法。
来源:Hi科普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