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上的春天(下)(小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2 17:34 1

摘要:"哦!您就是林姐说的那位老师傅吧?"对方声音立刻热情起来,"明天上午十点能来面试吗?地址我发您短信。"

流水线上的春天(下)

电话那头响了三声就被接起。"您好,这里是素缕工作室。"一个年轻女声礼貌地说。

刘桂芳握紧手机,手心渗出汗水:"您好,我是...是林小姐介绍来应聘样衣师的。"

"哦!您就是林姐说的那位老师傅吧?"对方声音立刻热情起来,"明天上午十点能来面试吗?地址我发您短信。"

挂断电话,刘桂芳站在公交站台前发愣。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脸颊上的伤口已经结痂,微微发痒。她伸手摸了摸,想起王丽表妹领奖时得意的笑容,想起那台突然坏掉的缝纫机,想起自己被迫用手针完成的粗糙针脚。

手机震动,收到一条短信:"淮海中路127号3楼,素缕工作室,明天10点。请带作品。"

作品?刘桂芳苦笑。她十年来的"作品"都在服装厂的仓库里,贴着别人的标签运往世界各地。唯一能算作品的,恐怕只有昨晚熬夜完成的那件参赛样衣——此刻正躺在垃圾桶里,被张建军摔得皱皱巴巴。

回到家时已近九点。屋内静悄悄的,孩子们应该已经在王阿姨家睡了。餐桌上留着冷掉的饭菜和一张字条:"饭在桌上,孩子在我这,别来找。"张建军的字迹潦草得像在发脾气。

刘桂芳没胃口,轻手轻脚地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小铁盒,里面是她这些年偷偷攒下的私房钱——总共2476元,全是加班费和偶尔接私活挣的。她数出500元放进钱包,其余的原样放回。

王阿姨开门时一脸担忧:"桂芳啊,建军下午把孩子送来,脸色难看得很...你们吵架了?"

"麻烦您了王阿姨。"刘桂芳勉强笑笑,"这两天我可能要加班,孩子们先住您这,钱我明天给您。"

小雨和小强挤在王阿姨家的小床上睡得正香。刘桂芳蹲在床边,轻轻抚摸孩子们的头发。小雨的眼角还挂着泪痕,想必睡前哭过。她俯身亲了亲两个孩子,悄悄退出了房间。

清晨五点,刘桂芳就醒了。王阿姨家的沙发太短,她蜷着腿睡了一夜,腰酸背痛。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她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件被丢弃的样衣,小心地熨平褶皱,修补了几处脱线的部位。

七点半,孩子们揉着眼睛起床时,她已经准备好了豆浆和包子。

"妈妈!"小强扑进她怀里,"爸爸说你不会回来了..."

"胡说。"刘桂芳搂紧儿子,"妈妈永远都会回来。"她转向女儿,"小雨,今天放学直接来王阿姨家,妈妈晚上...可能会晚点回来。"

"你要去哪?"小雨敏感地问,六岁的孩子眼神清澈得让人心疼。

"妈妈去找一个新工作。"刘桂芳整理着女儿的衣领,"如果成功了,就能给小雨报舞蹈班,给小强买新球鞋。"

"我不要新球鞋!"小强突然大声说,"我要妈妈回家!"

刘桂芳鼻子一酸,把两个孩子搂在怀里:"妈妈答应你们,不管多晚都会回来。"

淮海中路的高楼大厦让刘桂芳感到眩晕。她穿着最体面的藏青色外套——五年前结婚时买的,已经有些褪色——站在"素缕工作室"的玻璃门前,紧张得手心冒汗。

推门进去,迎面是一面绿植墙和简约的前台。一个扎着马尾的年轻女孩抬头微笑:"您好,有预约吗?"

"我...我是来应聘样衣师的,林小姐介绍..."

"哦!您就是刘女士吧?"女孩站起身,"林姐交代过了,请跟我来。"

工作室比想象中宽敞明亮。开放式空间被分成几个区域:设计区摆满电脑和图纸,打样区排列着高端缝纫设备,成衣区挂着几十套精致服装。十几个年轻人忙碌着,没人抬头看这个局促的中年妇女。

马尾女孩把她带到一间小会议室:"请稍等,苏总监马上来。"

刘桂芳小心翼翼地把装着样衣的布袋放在腿上,挺直腰背坐着。墙上挂着的时装杂志封面都是她不认识的外国模特,个个瘦得像竹竿,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

门开了,一个四十多岁、梳着利落短发的女人走进来,身后跟着林小姐。

"刘桂芳是吧?我是苏雯,素缕的设计总监。"女人在她对面坐下,目光锐利,"林琳说你手艺不错,但我需要看到真本事。"

林小姐——现在知道叫林琳了——对刘桂芳鼓励地笑笑。

刘桂芳颤抖着手取出那件样衣,平铺在桌上:"这是我...昨天做的参赛作品。"

苏雯拿起衣服,翻看内衬和缝线,表情渐渐严肃:"这是你独立完成的?没有别人帮忙?"

"是的。"刘桂芳声音很轻,"从裁剪到缝制,都是我一个人。"

"知道吗,"苏雯突然说,"这件衣服的设计图我看过,是今年Zara秋冬新款的概念版,市面上还没流通。你能凭一张图就做成这样..."

林琳插话:"苏姐,我说过她在服装厂干了十年,基本功扎实得很。"

苏雯没接话,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设计图:"给你两小时,把这件上衣做出来。小张会带你去样衣间,材料随便用。"

样衣间的设备让刘桂芳大开眼界。德国进口的缝纫机,日本裁剪刀,意大利面料...她在服装厂用的工具跟这些比起来就像玩具。深吸一口气,她开始工作。

两小时后,刘桂芳把成品交给苏雯。总监仔细检查每处细节,突然问:"为什么改动领口的设计?"

刘桂芳心跳漏了一拍:"原...原设计是深V领,但图纸标注的面料太软,做出来会塌。我改成了小V领加暗扣,既保持版型又方便穿脱..."

苏雯和林琳交换了一个眼神。

"明天能来上班吗?"苏雯问,"试用期三个月,月薪6000,转正后8000加提成。"

刘桂芳瞪大眼睛——这几乎是服装厂工资的两倍多!

"我...我需要安排一下孩子..."她结结巴巴地说。

"我们工作室朝十晚七,周末双休,加班有补贴。"苏雯补充道,"当然,时装季忙起来通宵也是有的。"

离开工作室时,刘桂芳脚步发飘。阳光照在脸上,她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流泪。十年了,第一次有人认可她的手艺,第一次有人愿意为她的技能付合理的报酬。

她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张建军的电话。

"你还知道打回来?"丈夫的声音充满怒气,"一晚上不回家,孩子也不管,你——"

"我找到新工作了。"刘桂芳打断他,"月薪6000,三个月后8000。"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什么工作?"

"服装样衣师,在淮海路的设计工作室。"

"放屁!"张建军突然提高音量,"就你?人家凭什么给你开这么高工资?是不是干什么见不得人的——"

刘桂芳挂断了电话。十年来第一次,她主动挂断丈夫的电话。手指还在发抖,但心里有种奇怪的平静,仿佛终于推开了一扇一直不敢碰的门。

接下来的一周像场梦。刘桂芳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后直奔工作室,晚上七点下班再接孩子回王阿姨家。张建军没再联系她,她也没回那个家。

素缕工作室的工作节奏快得惊人。每天都有新设计图送到样衣间,要求48小时内出成品。刘桂芳是样衣间年纪最大的,也是唯一没有专业学历的。年轻同事们礼貌但疏远,背后议论她是"厂里来的土裁缝"。

但她不在乎。第一次拿到意大利进口的真丝面料时,她激动得差点落泪;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件高级定制连衣裙时,苏雯当众表扬了她;第一次看到自己制作的样衣穿在模特身上走秀时,她偷偷拍下照片发给王阿姨,让两个孩子看。

第三周的周四,工作室接了个急单——某明星突然要求定制一件出席电影节的礼服,只剩五天时间。设计团队熬了两个通宵确定方案,样衣制作任务落在了刘桂芳头上。

"这件礼服要用3D立体剪裁,你行吗?"苏雯问她,眼里有怀疑。

刘桂芳咬了咬嘴唇:"我能试试。"

那四天她几乎住在工作室。王阿姨帮忙照顾孩子,她则全身心投入工作。礼服的设计极其复杂,需要手工缝制数百片羽毛状的水晶装饰。她熬红了眼睛,手指被针扎得满是伤口,终于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了作品。

明星试穿那天,整个工作室屏息等待。

"太美了!"明星在镜子前转圈,"完全贴合我的身材,一点都不勒,走动起来羽毛还会动!"

苏雯难得地笑了:"刘师傅的手艺,她做了四天没回家。"

明星惊讶地看向刘桂芳:"真的吗?这做工比我在巴黎定的还精细!"她握住刘桂芳粗糙的手,"谢谢你,让我在红毯上能这么耀眼。"

那天晚上,刘桂芳破天荒打了辆出租车去接孩子。小雨和小强兴奋地在后座摸来摸去:"妈妈,我们从来没坐过出租车!"

"以后我们经常坐。"刘桂芳笑着说,从包里掏出两个盒子,"看看妈妈给你们买了什么。"

小雨的盒子里是一双粉色芭蕾舞鞋,小强的是一套彩色画笔。两个孩子尖叫起来,引得司机都回头笑。

"妈妈,你的新工作是不是很厉害?"小雨眨着眼睛问。

刘桂芳搂住两个孩子:"妈妈现在做的是让明星穿的衣服。"

"哇!"小强张大嘴,"那你会做蜘蛛侠的衣服吗?"

三人都笑了起来。车窗外,城市的霓虹灯一闪而过,照亮了刘桂芳疲惫但满足的脸。

三个月试用期结束的那天,苏雯把刘桂芳叫到办公室。

"从明天开始,你转正,月薪8000。"总监递给她一份文件,"另外,我看过你改动的几处设计,很有想法。有兴趣学设计吗?"

刘桂芳呆住了:"我...我没上过大学..."

"设计不需要文凭,需要眼光和经验。"苏雯笑了,"你比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强多了。从下周开始,每天抽两小时跟林琳学设计软件。"

离开办公室,刘桂芳第一时间给王阿姨打电话,请她晚上多做几个菜——她要庆祝一下。然后她犹豫了很久,还是给张建军发了条短信:"今天是我转正的日子,涨到8000了。我想请孩子们吃顿饭,你来吗?"

回复很快来了:"在哪?"

晚上六点,刘桂芳带着孩子们在一家普通餐馆等到了张建军。丈夫看起来憔悴了不少,工装裤上沾着油漆,头发也长了。

"爸爸!"小强扑上去,"妈妈给我们买新鞋了!她还做明星穿的衣服!"

张建军复杂地看了妻子一眼:"听说你混得不错。"

"还行。"刘桂芳简短地回答,把菜单推给他,"点菜吧,今天我请客。"

饭桌上,孩子们叽叽喳喳说着这三个月的新鲜事:小雨在学校舞蹈队被选为领舞,小强画画得了奖,王阿姨家来了只会翻跟头的猫...张建军默默听着,时不时看刘桂芳一眼。

吃完饭,小雨突然问:"爸爸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啊?"

一阵尴尬的沉默。

"妈妈在静安区租了套小房子。"刘桂芳轻声说,"两间卧室,离你们学校很近。明天周末,我们去买新家具好不好?"

"那爸爸呢?"小强问。

张建军放下筷子:"爸爸还住原来的地方。你们...跟妈妈住新房子吧。"

送孩子们上出租车后,张建军突然拉住刘桂芳:"我们谈谈。"

两人站在餐馆门口,初秋的风已经有些凉意。

"这几个月...我想了很多。"张建军盯着地面,"我一直觉得男人养家天经地义,女人就该相夫教子...没想到你..."

刘桂芳静静等着他说下去。

"我看到孩子们这几个月很开心...比以前跟我在一起时开心多了。"丈夫的声音有些哽咽,"你...你能原谅我吗?"

刘桂芳望着这个共同生活了十年的男人,突然发现他的鬓角已经有了白发,背也有些佝偻了。工地的工作摧残着他的身体,就像服装厂摧残过她的手指一样。

"我需要时间。"最终她说,"不是原谅不原谅的问题...是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另一种方式。"

张建军点点头,眼神黯淡下来。

"不过..."刘桂芳补充道,"你可以周末来看孩子。新地址我发你。"

出租车里,小雨趴在她耳边小声问:"妈妈,你和爸爸是不是要离婚了?"

刘桂芳搂紧女儿:"不管爸爸妈妈怎么样,我们永远都爱你们。"

车驶过灯火通明的商业街,橱窗里模特身上的时装闪闪发光。刘桂芳突然认出其中一件是她参与制作的样衣,现在正以五位数的价格出售。

她想起十年前刚进城时,站在服装厂门口那个怯生生的自己;想起流水线上日复一日的机械劳作;想起那场被破坏的技能比赛...生活就像缝纫,有时候针会断,线会打结,但只要手不停,总能缝出新的图案。

手机震动,是苏雯发来的消息:"下周有个重要客户指定要你负责样衣,做好准备。"

刘桂芳微笑着回复:"收到,谢谢苏总。"

窗外,城市的灯光如星河般流淌。出租车载着她和孩子们,驶向新的生活。

来源:荷叶村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