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北京的大风着实给市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特别是那位体重130斤的记者在镜头前表演的"御风飞行",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人在前面跑,魂在后面追"。气象局说这是10级大风,要我说这分明是老天爷在玩真人版"愤怒的小鸟",而我们都成了那只倒霉的绿皮猪。
最近北京的大风着实给市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特别是那位体重130斤的记者在镜头前表演的"御风飞行",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人在前面跑,魂在后面追"。气象局说这是10级大风,要我说这分明是老天爷在玩真人版"愤怒的小鸟",而我们都成了那只倒霉的绿皮猪。
看着视频里垃圾桶在马路上跳踢踏舞,塔吊在空中画抽象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北京人最近打招呼都改口了:"今天您被吹跑了几米?"那位被风推着走的记者老兄,硬是把气象播报变成了极限运动直播。建议央视下次招气象记者时,除了要求口齿清晰,还得加个体重下限——低于150斤的不要,毕竟新闻可以重播,记者可不能重找。
说到上班这件事就更魔幻了。气象台明明发了"非必要不外出"的警告,结果地铁里照样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合着在北京人眼里,"必要"的定义就是"老板觉得必要"?我认识个程序员朋友,他们公司发通知说台风天居家办公,但必须开着摄像头对着键盘,美其名曰"云打卡"。这种操作,连风神看了都要感叹人类对上班的执着。
不过最惨的还是外卖小哥。那天我在窗前数了数,十分钟内过去七个骑手,有五个是在追着自己头盔跑。有个小哥的电瓶车被吹得横着走,活像在演《速度与激情:逆风营救》。平台这时候倒很贴心,发了条通知说"恶劣天气可能延迟配送",却只字不提每单加多少钱危险津贴。要我说,外卖平台应该和气象局联动,风力超过8级自动启动"玩命加价"模式。
现在北京人出门都跟特工似的,得做足准备工。手机里装着三个天气预报APP,包里揣着防风打火机,女生集体剪短发,男生开始往兜里装秤砣。我楼下超市的胶带卖脱销了,因为大家都学会了在窗户上贴"米"字——虽然贴完之后家里采光像监狱,但总比窗户变风筝强。最绝的是我邻居,给阳台上的花盆都系上了安全带,说是跟飞机上学来的。
这场大风最讽刺的是揭穿了现代都市的脆弱。我们建了那么多摩天大楼,发明了各种智能设备,结果被一阵风就打回原形。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晃得人心慌,共享单车堆成的"金属风暴"比龙卷风还壮观。听说有家公司会议室直接被吹进来的杂物砸了,正在进行的"抗风险能力提升研讨会"被迫中断——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现世报。
建议气象局下次预警时别光说风力等级,应该直接换算成生活指南:"8级风建议抱紧路灯,10级风请就地卧倒,12级风...算了,这种情况建议重新投胎。"至于那些非要员工顶着大风上班的公司,建议给他们颁发"达尔文奖"候选资格——毕竟优胜劣汰嘛。
#北京大风# #极端天气# #城市安全# #职场文化# #气象灾害# #生存指南#
来源:美发设计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