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光鲜的数据之下,王兴的眉头并未完全舒展。财报发布后,美团的股价在短暂冲高后迅速回落,市场在掌声中夹杂着质疑:AI的巨额投入能否兑现?多线作战的“美团帝国”能否扛住抖音、京东的围剿?
题要:王兴的故事始终交织着笑与泪、生与死的较量。
作者|华祥名
出品|华祥名财经社
2025年3月21日,美团发布了一份令市场振奋的财报:2024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调整后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88.2%。
这份成绩单背后,CEO王兴首次高调宣布美团的“AI进攻战略”——“我们不是防守者,而是主动颠覆者”。
然而,光鲜的数据之下,王兴的眉头并未完全舒展。财报发布后,美团的股价在短暂冲高后迅速回落,市场在掌声中夹杂着质疑:AI的巨额投入能否兑现?多线作战的“美团帝国”能否扛住抖音、京东的围剿?
这是王兴的“笑与泪”时刻——他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却不得不直面巨浪下的暗礁。
“我们活下来了,但活得还不够好。” 这句看似平静的总结,却暗含了这位46岁企业家15年创业生涯的隐喻——
从“九败一胜”的至暗时刻,到坐拥万亿市值的“O2O之王”,王兴的故事始终交织着笑与泪、生与死的较量。
1、纵观王兴的创业史,可谓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九败人生。
2024年1月,一张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美团创始人王兴站在北京总部大楼的落地窗前,低头凝视手机,眼角的泪光被镜头定格。彼时,美团因涉嫌垄断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市值单日蒸发超9000亿元。
这滴泪水背后,是王兴创业二十年的缩影——从意气风发的硅谷青年,到中国互联网“下半场”的执棋者,他始终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平衡。
2003年,王兴从美国辍学回国,带着硅谷的互联网信仰,接连创立校内网、饭否网。前者被收购,后者因言论争议夭折,但这两次失败却为他积累了最珍贵的经验:“创业的本质是用技术解决真实需求”。2010年,他嗅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商机,以团购为切口创立美团,喊出“吃喝玩乐全都有”的野心。
彼时,中国正经历消费升级的黄金十年。城市化进程加速,年轻人对便捷生活的需求井喷。美团抓住这一时代红利,用“地推铁军”横扫全国,从“千团大战”中杀出血路。王兴的“笑”,是对市场的精准预判——他曾预言:“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在服务业的数字化”。
2023年,美团即时配送订单量突破219亿笔,相当于每天6000万次“最后一公里”的奔跑。但这只是表象。王兴的野心是“上天入地”——向上用技术重塑供应链(如无人机配送),向下扎根产业端(如为餐饮企业提供ERP系统)。他说:“纯粹的C端连接没有护城河,只有深入B端才能创造长期价值。”
疫情封城期间,美团外卖订单暴跌70%。王兴连夜召开会议:“要么转型社区团购,要么等死。” 一位高管质疑:“这不是抛弃骑手吗?” 王兴沉默片刻,拍桌:“不转型,所有人都会死!” 后来,美团优选崛起,但无数骑手在寒风中等待订单的背影,成为他记忆里最痛的画面。
如今的美团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尤其是Keeta在沙特的成功,无疑是王兴和美团的一大亮点。沙特市场的选择并非偶然,沙特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以及对高品质生活服务的强烈需求,为外卖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Keeta在沙特市场迅速打开局面,在站稳脚跟后,美团又制定了三年内覆盖海湾六国的宏伟计划。这一布局不仅为美团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更让王兴看到了美团在全球市场竞争的潜力,为美团的国际化征程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
美团最大的成功,在于它推出“免佣金 + 低配送费”策略,精准击中了当地商家和消费者的痛点。对于商家来说,免佣金政策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利润空间,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驻Keeta平台;对于消费者而言,低配送费让外卖变得更加经济实惠,增加了他们使用外卖服务的频率 。
复盘王兴的创业史:15年,6次失败,3次濒临破产。
在美团成立15周年之际,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王兴的辉煌成就,还有他在迷雾中前行的坚定背影。或许,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让美团在风雨中依然屹立不倒。
2、尽管财报称“竞争态势稳定”,但美团的到店业务正面临抖音的猛烈冲击。2024年,抖音到店订单量同比增长65%,而美团依靠外卖引流才勉强维持21%的增速。京东则以外卖为切口,试图复制“即时零售”的路径。
一位美团高管坦言:“我们像在玩‘打地鼠’,刚按住一个对手,另一个又冒出来。”
2024年,美团在即时配送、到店业务和国际化布局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即时配送日订单量峰值达到9800万单,距离日均1亿单的目标仅一步之遥。到店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65%,年交易用户数和活跃商户数均创新高。然而,美团优选的亏损仍是公司最大的财务负担,而抖音和京东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剧。
这些隐忧,如同王兴心头的重担,时刻提醒着他:辉煌的背后,挑战从未.止。
A、 新业务的盈利困境
美团优选作为美团在社区电商领域的重要布局,承载着王兴和美团对未来业务增长的厚望。这一业务目前仍是公司最大的亏损来源,让王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
前置仓模式虽然在配送时效上具有一定优势,但高成本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团优选。建设和运营前置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仓库租赁、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等。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得美团优选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补贴和营销,以吸引用户和商家,进一步加重了财务负担 。
尽管美团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效率提升逐步减亏,但要实现盈利仍面临诸多挑战。王兴不得不在短期盈利与长期布局之间艰难抉择,既要保证美团优选的持续发展,又要考虑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和股东利益,每一个决策都充满了痛苦和纠结 。
B. 竞争对手的强势冲击
抖音凭借短视频和直播的流量优势,迅速抢占到店业务市场份额。
京东通过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和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即时购物的需求,在即时零售领域对美团形成压制。
抖音则凭借短视频和直播的流量优势,迅速切入到店业务市场,通过创新的营销方式和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商家 。抖音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能够生动地展示商家的产品和服务,激发用户的消费欲望,与传统的电商营销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抖音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和补贴政策,吸引用户购买团购券,对美团的到店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 。
C.资本市场的压力
资本市场对美团也并非完全乐观。尽管美团的财务表现十分亮眼,但其市值仍远低于2021年的巅峰时期。资本市场对美团的盈利能力和增长空间仍心存疑虑,这就要求王兴不得不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执行之间小心翼翼地寻找平衡,以赢得资本市场的信任与支持 。
为了赢得资本市场的信任和支持,王兴不得不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执行之间寻找平衡。他需要在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业务创新的也要注重公司的短期业绩和盈利能力,向投资者展示美团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
尽管财报强调“骑手月均收入最高达11547元”,但AI替代人力的争议从未平息。一名北京骑手抱怨:“无人机飞上天,我们怎么办?”
2024年的反垄断调查并非偶然。美团骑手的社保争议、商家抽成比例的质疑、大数据杀熟的指控,让这家公司屡陷舆论旋涡。一位骑手在社交媒体写道:“我流汗,王兴流泪,但我们的苦乐并不相通。”
早年美团以“兄弟连”式的创业激情闻名,但随着员工规模突破10万人,管理复杂度陡增。王兴对数据的严苛要求近乎偏执——他不能容忍报表中的任何误差,甚至亲自抽查基层数据。这种“精密机器”式的管理,虽支撑了美团的效率,却也稀释了早期团队的江湖气。一位离职高管感叹:“这里不再需要诗人,只需要算法。”
“半壁互联网都是美团的敌人。”这句调侃背后是残酷的现实:外卖战场对决饿了么(阿里系)、酒旅业务直面携程、到店服务抗衡抖音本地生活……王兴曾坦言:“阿里的竞争压力让美团不得不烧钱应战。” 但更深的焦虑来自生态边界的模糊——
当美团从外卖扩展到充电宝、社区团购甚至金融,它必须面对一个灵魂拷问:“美团的终点在哪里?”
王兴的困境,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集体面临的拷问:如何在商业扩张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公约数?他用理想主义驱动着美团的未来,用务实精神应对现实中的种种挑战,在机遇与挑战的钢丝上小心翼翼地行走,不断寻找着平衡……
3、王兴在清华大学演讲。曾有学生问:“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望向窗外,轻声说:“失败教会我两件事:第一,别怕死;第二,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台下掌声雷动。没人注意到,他的左手始终按在胸口——那里别着一枚褪色的校内网徽章,曾被陈一舟撕碎的梦想,如今正在AI与骑手的轰鸣声中重生。
2017年,王兴在饭否十周年时写下:“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句话像一则预言:二十年前,他种下校内网的“树苗”;十年前,他用美团浇灌出一片森林;而今天,他必须面对一场更为艰难的战役——在监管、竞争与价值观的纠葛中,重新定义“长期主义”。
回望王兴的创业史,人们或许会读懂王兴的孤独:笑,是给时代的答卷;泪,是给理想的祭奠。当中国互联网从草莽走向秩序,美团的命运早已不仅是商业故事,而是一面镜子——照见一个企业家如何在浪潮之巅,守护初心,也照见一个产业如何在狂飙中,寻找文明的刻度。
美团的命运,或许就藏在这一“笑”一“泪”之间:若AI战略成功,王兴将成为中国版“贝佐斯”;若失败,美团或沦为又一个“创新泡沫”的注脚。
但无论如何,这个关于野心、勇气与风险的故事,正以最戏剧化的方式,书写着中国互联网的下一章。但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王兴需要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人性、社会和商业本质的深刻洞察。
当无人机划过城市夜空,当AI助手轻声应答用户需求,王兴的“无限游戏”仍在继续。或许,真正的胜利不属于“笑”或“泪”,而是属于那些敢于在风暴中张开双臂的人。
来源:华祥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