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4月30日深夜,奥巴马一脸严肃的坐在白宫的小房间内,看着眼前的直播行动,双拳紧握。随着18分钟后的两声枪响,以及来自行动人员的确定击毙的报告,奥巴马撅起嘴唇,郑重其事的喃喃自语:“我们干掉他了!”
01
2011年4月30日深夜,奥巴马一脸严肃的坐在白宫的小房间内,看着眼前的直播行动,双拳紧握。随着18分钟后的两声枪响,以及来自行动人员的确定击毙的报告,奥巴马撅起嘴唇,郑重其事的喃喃自语:“我们干掉他了!”
2011年5月1日晚11时36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公布了拉登的死讯。
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又名为本·拉登,一个令美国人心惊胆战的存在,是制造了美国最大的恐怖袭击“9·11”,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沦陷的幕后黑手,是美国高层夜以继日想要除掉的存在。
时间回到2011年5月1日凌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市的静谧被美军海豹突击队的直升机轰鸣声打破。经过长达十年的全球追捕,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终于锁定了基地组织头目奥萨马·本·拉登的藏身之处——一座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三层混凝土建筑。这座被当地人称为“基地”的住所,距离巴基斯坦军事学院仅1.6公里,却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躲过了巴基斯坦军方和美国情报机构的搜查。
在奥巴马授意之下,批准了海豹六队对阿伯塔巴德院落的代号“海王星之矛”的突袭行动。
当海豹突击队队员炸开铁门冲入建筑时,本·拉登正与第五任妻子阿迈勒·艾哈迈德·萨达(Amal Ahmed al-Sadah)在二楼卧室休息。根据事后解密的行动录像来看,本·拉登在突击队员破门而入的瞬间,本能地将阿迈勒推向门口作为人肉盾牌。然而,美军狙击手并未因此停止射击,两颗子弹精准命中本·拉登的头部和胸部,结束了他54年的逃亡生涯。
在此次行动之中,除本·拉登外,还有三名成年男性被击毙,包括他的儿子哈立德·本·拉登。而阿迈勒和第三任妻子克海莉亚·萨巴尔(Khairiah Sabar)则在混乱中被美军控制。阿迈勒在试图掩护丈夫时小腿中弹,被紧急送往附近的军事医院治疗;克海莉亚则因过度惊吓陷入昏迷,被直接押送至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情报机构总部。
本·拉登的尸体被海豹突击队成员确认之后,被装入了一个白色的葬袍,加上了压重物,遵循伊斯兰戒律葬在了海里。而他的两个妻子却没有像死去的本·拉登那么幸运了。
02
阿迈勒·萨达是本·拉登最年轻的妻子,时年29岁。出生于也门南部的一个保守家庭,17岁的时候按照教会神父的介绍以及家族的安排与本·拉登结婚。年纪最小的她成为了本·拉登最忠诚的护卫,根据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阿迈勒在本·拉登的核心圈子中扮演着“情报传递者”的角色,曾多次携带加密文件往返于巴基斯坦和也门之间。
在海豹突击队行动完毕后,本打算把萨达带走,但是由于行动中一架直升机在突袭中坠毁,另一架也满员,萨达被留在了原地,后续被闻讯赶来的巴基斯坦部队逮捕,并送往一所军事医院治疗。
在突袭行动后的72小时内,阿迈勒被转移至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的一处秘密设施。
还有一个被逮捕的妻子是克海莉亚·萨巴尔,她是本·拉登的第三任妻子,时年61岁。作为沙特籍儿童心理学家,她在本·拉登家族中享有特殊地位——她是本·拉登最器重的儿子哈姆扎·本·拉登(Hamza bin Laden)的母亲。哈姆扎作为本·拉登最喜爱的小儿子,一直被本·拉登视为是基地的接班人,曾多次发布极端视频,宣扬恐怖行动。2019年,在美国的一场反恐行动中被击毙。
为了能从两人口中挖出更多关于本·拉登和基地组织的秘密,美国方面组成了由CIA反恐中心和国防情报局(DIA)的特工为主的审讯团队。根据解密的审讯记录显示,阿迈勒最初以“宗教誓言”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但当审讯人员提及她年仅6岁的女儿苏玛娅(Sumaya)可能被引渡至关塔那摩监狱时,她的心理防线出现裂痕。
但阿迈勒不同,克海莉亚在被捕后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态度。根据审讯记录显示,她在首次讯问中用阿拉伯语辱骂美军审讯人员,并试图用头撞击墙壁自残。为防止其自杀,审讯团队不得不对她实施24小时监控,并使用约束衣限制其行动。
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两人商量好了,要“团结一致”,不透露任何情报。眼见一时间,本·拉登的两个妻子都不打算开口,审讯团队开始用上了惨无人道的逼供手段。
03
美国审讯团队首先采用“睡眠剥夺”策略,这是CIA在2002年“强化审讯计划”中开发的技术。根据解密的审讯手册,审讯人员通过每隔20分钟制造高分贝噪音、强光照射和频繁更换审讯室等手段,使被审讯者连续72小时无法进入深度睡眠。
利用人体对于休息的渴望,在不间断的干扰之下,使人陷入极端的疲惫和混乱之中,更有甚者会产生幻觉。阿迈勒在后续证词中提到,她在审讯期间曾出现幻觉,将审讯室的墙壁误认为是“基地”组织的训练营。
而强硬的克海莉亚则遭受了更系统的感官剥夺,她被单独关押在一个6平方米的牢房中,墙壁和地面覆盖着隔音材料,头顶的LED灯24小时保持强光状态。审讯人员通过安装在天花板的摄像头监控她的一举一动,每当她试图闭眼休息时,就会通过扬声器播放本·拉登被击毙的现场录音,重复不断的噩梦让克海莉亚精神险些崩溃,但坚韧的她还是挺过了这一关肉体折磨。
对于两人顽固的态度,美国审讯团队使用了“压力姿势”技术。利用一种特制的金属座椅,这种座椅的靠背向前倾斜45度,迫使犯人的身体保持蜷缩状态。根据审讯日志中所披露,克海莉亚曾被固定在这种座椅上将近12个小时,后续的医疗记录显示,她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和坐骨神经损伤。
此外,审讯团队对阿迈勒使用了精神类药物。2011年6月3日的审讯记录显示,阿迈勒在服用戊巴比妥钠后,开始语无伦次地讲述本·拉登的生活细节,包括他的饮食习惯、宗教仪式等。但这些信息并没有给情报人员太多的情报,反而被认为是无用的信息。
当物理折磨未能起效时,审讯团队转向了心理战术。
他们将阿迈勒和克海莉亚分开关押,并分别向两人灌输虚假信息。审讯人员首先告诉阿迈勒,克海莉亚已经供出“基地”组织在也门的秘密据点,并因此获得了500万美元的赏金;同时,他们向克海莉亚展示伪造的“阿迈勒供词”,并声称她承认与CIA合作多年,是卧底在本·拉登身边数年的间谍。
这一策略最终引发了二人激烈的冲突,2011年5月18日,当阿迈勒和克海莉亚被短暂关押在同一牢房时,她们爆发了肢体冲突。阿迈勒用指甲抓伤了克海莉亚的面部,而克海莉亚则用头撞击阿迈勒的腹部,导致其肋骨骨折。
而美国审讯团队们安坐在监狱外,看着现场监控录像,直到两人互殴了10分钟后才姗姗到来,制止两人后将其分开关押。
尽管美国审讯团队对阿迈勒和克海莉亚进行了长达11个月的审讯,但最后获得的情报也十分有限。根据CIA的内部评估报告指出,两人对“基地”组织的核心决策几乎一无所知,更多是作为“象征性人物”存在。唯一有价值的信息是阿迈勒提供的本·拉登手写日记片段,其中提到他对“9·11”事件的“道德疑虑”。
04
2011年5月12日,巴基斯坦政府正式指控阿迈勒、克海莉亚及另外两名遗孀“非法居留”,并启动驱逐程序。根据国际法,巴基斯坦作为主权国家,有权对非法入境者进行审判。
但美国政府并不想那么快就放走本·拉登的两位妻子,其通过外交渠道施压,要求将阿迈勒和克海莉亚引渡至美国。美国国务院援引《反恐怖主义法》第2339条,指控两人“为恐怖组织提供物质支持”。但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于2011年10月驳回了美国的引渡请求。
2012年4月2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高等法院作出判决,认定阿迈勒等三人“非法入境”罪名成立,判处每人45天监禁并罚款110美元。由于她们自2011年5月起已被拘留近一年,实际服刑期被缩短至14天。
在判决生效之后,阿迈勒被遣返回也门,克海莉亚则被送回沙特阿拉伯。根据也门政府的声明,阿迈勒在抵达萨那后受到严密监控,通讯设备被没收,行动范围被限制在首都周边50公里内。而克海莉亚则在沙特情报部门的保护下,定居于吉达市的一处别墅,至今未公开露面。
而美国的审讯手段在披露之后,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2013年,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布报告,指责美国在审讯中使用“变相酷刑”,违反《禁止酷刑公约》。对此,美国方面也狡辩道行为“符合战时国际法”,并强调审讯是为了“预防未来的恐怖袭击”。
本·拉登的死亡并未终结恐怖主义,而他的妻子们则成为这场全球冲突的牺牲品。在经历非人的折磨后,虽然回归到平民生活之中,但受到的精神创伤却要一直伴随终身。
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标志着长达20年的“反恐战争”正式落幕。而阿迈勒和克海莉亚也成为这场战争中无数悲剧的缩影——当政治博弈与暴力循环交织,最终付出代价的往往是无辜的个体。
信源:
中国新闻网:27岁最受宠妻救拉登被击伤 照片首次曝光(图)
新华网:巴基斯坦已将本拉登遗孀及家属驱逐出境
来源:海大富富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