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日|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 “第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2 18:03 2

摘要: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钱学森任院长。这一历史性的纪念日,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航天事业。

在浩瀚宇宙的广袤画布上,中国航天一笔一画绘出独属于自己的璀璨轨迹。从白手起家到逐鹿星辰,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热血与智慧。

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让我们回溯时光,揭开中国航天史那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第一”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钱学森任院长。这一历史性的纪念日,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航天事业。

1960年2月19日,中国首枚探空火箭T-7M在上海南汇发射升空。尽管飞行高度仅8公里,但它标志着中国迈出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步,为后续运载火箭和卫星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事业从此走上了自主研制的道路,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远程打击的导弹盾牌。

1966年10月27日,中国成功进行“两弹结合”试验,导弹搭载核弹头精确命中目标。这一壮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核导弹技术的国家,极大提升了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太空中响起中国乐曲《东方红》,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启了中国的太空时代。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该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顺利地按预定时间返回中国大地,获取了丰富的遥感资料。

1982年10月12日,“巨浪一号”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海军潜地导弹武器装备的空白,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能力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开启了我国用自己的通信卫星进行卫星通信的历史,为广播电视、远程通信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并返回,全面验证了载人航天七大关键技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中国向载人航天迈出关键一步。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这次飞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它肩负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分布等重要任务,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国航天从地球迈向月球,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征程。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时,成功完成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迈出了中国人舱外行走的第一步。他进行了19分钟的出舱活动,在太空中挥舞五星红旗的画面令人难忘。这一壮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它作为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主要用于完成交会对接试验,为后续空间站建设积累经验。在运行期间,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为中国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展巡视探测,这是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填补了人类对月球背面认知的空白,为研究月球地质演化等提供了宝贵数据。

2020年7月23日,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它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一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 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让中国在火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开启了中国行星探测的新纪元。

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每一步坚实的足迹,都铸就了今日中国航天的世界地位。让我们一起为中国航天的下一个辉煌加油喝彩,期待更多奇迹在浩瀚苍穹绽放。

参考文献:

[1]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OL].国家航天局,2005-06-15.

来源:科学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