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天河,上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2 20:04 4

摘要:随着一项项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落地,如今的天河区已然化作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空间,城市的发展硕果广泛惠及市民。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

天河区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

不断提升城区功能品质

🌲🌸🍀

在城市的角落,一座座口袋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忙碌的都市生活增添一抹宁静与惬意;

在辖区脉络间,一条条 碧道似绿色丝带蜿蜒,串联起城区的山水人文景观;

在街巷细微处,一批批 环卫设施焕新升级,彰显城市管理温度;

在全运会赛事的筹备中,一项项 环境提质工程精雕细琢,既保障全运盛会,更展现现代城区风采。

随着一项项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落地,如今的天河区已然化作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空间,城市的发展硕果广泛惠及市民。

人居环境的高质量升级,既是民生福祉,更是民心工程,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磅礴动力,同时也为天河区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开启崭新篇章。

小园大美,绿意生活

天河区系统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省“六大行动”和市“八大工程”,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服务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等工作,致力打造山水城相融、发展与保护相协调的美丽天河样板,以小切口实现大民生, 在全市率先提出建设“生态公园一城市公园一社区公园一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见缝插绿、主动播绿,充分利用空置地、边角地建成各类公园114个、绿道 160.6公里、碧道 65.8公里,森林覆盖率 23.7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42.4%

月亮湖公园

目前, 天河共建设13个口袋(及社区)公园,包括猎德海月路口袋公园、穗园小区南环形社区公园、宏景台南口袋公园、宏景台北口袋公园、天俊阁东口袋公园、穗园小区北口袋公园、誉城苑社区口袋公园、体育中心西北社区公园、体育中心东北社区公园、沙河顶市场口袋公园、体育西路地铁站口袋公园、水荫横路口袋公园等。

穗园小区北口袋公园

碧带绕城,水岸新韵

天河区计划2025年前完成碧道建设任务67.5公里。其中,2020年完成18公里,2021年完成11.3公里,2022年完成11公里,2023-2025年计划完成27.2公里。

天河区在全面梳理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河涌现状问题和规划要求,统筹水安全补短板和水污染治理,系统集成推进碧道建设。

2019-2024年,广州市河长办按天河实际情况下达建设任务55.1公里,天河区实际完成区级碧道59.5公里,市级碧道(珠江前航道碧道,广州大桥-琶洲大桥段)6.3公里

大观东段碧道

天河区在建设碧道的过程中

亮点频现

🌳🌳🌳

比如精细化满足了周边群众的需求,天河区统筹兼顾生态、文化、休闲、经济、水安全等功能,按照“一道一策”原则设计规划,设置亲水漫步道、健身慢跑道和运动骑车道,完善照明、休息座椅、止车柱、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

比如借助碧道建设,助力周边经济提升,天河区聚焦“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提升,整合碧道沿线车陂公园、乞巧公园、树木公园、珠江公园、猎人坊、猎德人家、花城广场、华南国家植物园等文化、旅游、景观资源。

以河为轴串联 8个历史文化节点、 4处主题公园、 2处公建设施等元素,

以水为魂融合岭南文化、龙舟文化、乞巧文化、侨乡文化等多元文化,成功建成乞巧文化水街、猎德人家、车陂文化水乡等文化景观,全面提升河湖人文景观面貌。

以河为轴串联 8个历史文化节点、 4处主题公园、 2处公建设施等元素,

以水为魂融合岭南文化、龙舟文化、乞巧文化、侨乡文化等多元文化,成功建成乞巧文化水街、猎德人家、车陂文化水乡等文化景观,全面提升河湖人文景观面貌。

碧道建设促进了周边经济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

车陂涌文化水乡段碧道

借“运”跃升,街区精致

天河区全力推进广东省奥体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馆等涉赛场馆周边和黄埔大道东等赛事保障通道周边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项目。围绕“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的综合目标,天河区通过打造精致场馆、精致赛区、精致街区实现精致城区。

奥体周边区域升级前

奥体周边区域升级后

整治片区交通组织优化和交通黑点,天河区将片区交通功能完善放在首位,对局部交通组织进行改造,对交通黑点进行重新渠化设计,改善堵点问题,增加交叉口车行、非机动车、人行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大观街道路扩建二期工程

实现空间一体化,天河区拆围透绿,打破权属界线,完整共享场地空间,实现场馆内外空间一体化,通过打开 街角、绿地、围蔽等3类空间,实现城园融合。

补齐和优化精致街区构造要素,天河区基于印发的城市品质提升指引,以市民生活为中心,增加公共空间城市家具种类,新增口袋公园等空间,完善照明、景观等设施,增设无障碍设施等。

构建空中步行系统,天河区结合广州国际金融城功能定位,契合道路两端的办公及居住功能,提供信息积聚时代的智创过街体验,营造与自然紧密交融的都市透气区,构建城市多元交往的都市活力场所,新增三座人行天桥。

展现花城特色风貌,天河区通过尊重自然,保留现状乔木,清杂抽疏,优化景观视线;道路彩化,丰富色彩,打造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的城市界面;节点花化,增添特色花境等方式打造花城特色魅力道路。

全新焕彩,宜居家园

2024年以来,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与区住建园林局共同牵头成立人居环境建设专班,全面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治理。

提升环境卫生品质。天河区制定印发《天河区城中村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导则》, 整治城中村卫生黑点398个。完成“5+45”环卫设施(5座垃圾转运站+45座垃圾收集站)提升改造任务,修缮改建公厕11座。切实解决站点污水横流、异味扰民、影响观瞻等问题,提升站点品质和形象,完善服务功能。

加强市容秩序整治。天河区采取昼巡夜查、不定期巡查督导、守点和长效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整治“六乱”,开展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53次。 强化建筑废弃物管理,选取天河南、车陂街道作为建筑装修垃圾管理试点,7个街道对建筑装修垃圾堆放点进行了升级改造。

素材来源丨天河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广州日报新花城

编辑丨房丽华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