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女孩不顺利时,到底如何确定对方是不是值得继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2 20:30 1

摘要:事情本身无好坏,好坏都来自于你对这件事的判断,大家好,我是凡事都有解课程组的猫爵士,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就是究竟如何判断一个女生到底有没有问题。

事情本身无好坏,好坏都来自于你对这件事的判断,大家好,我是凡事都有解课程组的猫爵士,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就是究竟如何判断一个女生到底有没有问题。

相信经常来听我直播的同学会发现我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一个女生到底有没有问题的判断非常精准,就是我说一个女生是海王还是捞女还是在骑驴找马基本上可以通过很细微的反应就能点出来,而且事后验证我的说法基本上也都是对的。

目前只出过一次错,之前我也发出来过了,就是对方拿来问问题的男生当成跟自己男朋友对线的筹码。

但尽管这样,还是很遗憾有很多同学经常会误解我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或者很多人还是很容易在感情问题中用情绪化的方式来评判和处理问题,所以这就是促使我今天要做这个内容的动机,我会想说这类人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他们这样会容易在感情里吃瘪。

昨天在评论区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评论,第一个就是:你的中心思想就是严于要求男人,宽于要求女人,否则你就不是强大的男人。

我的回复是这样的

之前还有这么个私信,各位可以看看

你到底是要解决问题还是想找心理安慰?

这顺便也是很多人骂我这里是舔狗教学,龟男教学的原因,这是现在很多人混淆了安慰情绪和解决问题之间的存在着天然的对立。

你们看,当一个人受了委屈的时候,如果我们要安慰一个人会怎么说话,比如朋友在生活中发生了事情,首先很崩溃,阿猫,我女朋友跟别人跑了,就很突然,前两天还好好的,现在就说已经跟别人在一起了,说不要再联系了各自安好。

然后在我这就很崩溃,这时候正常人都会安慰对方,就说对方有眼无珠弃明投暗,或者说这正说明你值得更好的,他如果说其实我也有错,如果我如何如何,她也许就不会跟人跑了。

然后你会怎么说呢,你傻呀~如果一个女生真的足够好对你是真心的话,无论你怎样她都不会这样对你的,所以别再自责啦,这女生本来就有问题,我反而觉得如果真把这样的女人娶回家才是你真正的悲剧开始。

说不定她现在跑了对你来说才是最好的事情!

所以不管这种对话说了多久,主旨就一个,你没错,错的是对方!

因为这是要安慰对方,让对方心里舒服,而这种安慰往往是对方已经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这件事已然有结果的情况

但换个场景,朋友来说,我女朋友要跟我分手,我不想分,我该怎么办?

除了这个女生是道德问题而且比较容易看出来,比如出轨劈腿,或者只是想搞钱或者根本就只是把他当替代品,我就会说女生的不是,劝他不要纠结,分了是好事。

但只要不是道德问题,那我就必然会聚焦于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因为我要了解清楚对方到底什么地方对他不满,或者对方自身是不是面临着一些重大抉择(比如选前途还是选感情)因为如果对方要离开,必然是对方那里存在问题,至于这个问题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另说。

之所以要了解,就是因为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因为你得知道对方在意的是什么,才知道有哪些处理的方式。

我一般的做法是把所有方式都罗列出来,分析不同方式的优劣,然后让对方自己选,除了一些非常明显的不合适的方式,比如对方强烈想去堵对方,一定逼着对方跟自己见一面之类,或者明知对方是把他当垫背的,自己还要去送,我一般都不会直接否定对方的做法,往往都是一番陈词之后对方还执迷不悟我就只能无奈叹气,跟他说以后不要来找我了,我帮不了他。

所以这在有些比较情绪化的人看来就是,好像你都是在说我们男人要怎么怎么做的问题,为什么你就不说说女人的问题。

我请你们搞清楚,是别人想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我才会说对方的心理,你该怎么做,我的内容讲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安抚情绪,是给遇到困难的人不知道该如何解困的人看的,而不是给不幸已经发生的人看的。

所以很多人的转变也是这么来的,当他们正处于不幸已经发生,心情不爽的时候,看到我的内容自然是口诛笔伐,我说的要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纯属于是你要解决问题不知道该怎么下手然后你得了解对方的想法不就得这么做吗?但那些处于情绪中的人,刚看了一些女性如何欺负男性的内容的人,很容易就说我就是媚女舔女。

所以有句话很有意思,就是一切坚定的立场背后,都是未被听见的哭泣。

我曾经说过,互联网上流行的群体思潮或者舆论,实际上是“发声”,这件事本质是一个群体向其他群体喊话,也就是这些舆论是说给别人听的,作为一种谈判筹码和要挟。

也就是网络上流行的一些情感价值观,实际上是说给对方听的,比如什么只筛选不改变,慢热就是不喜欢这种话,就典型的是男的说给女的听的,因为说这话的核心目的就是讨价还价,让女性缩短筛选周期。

因为前期接触时间过长男性认为对自己是吃亏的,但实际上不止中文互联网,只要是相对发达一点的国家和地区的女性,都极为反感这种男性,前些天在网上转发的国外油管主做的调研(权威性无法确认),国外女性最反感的男性十大爱好(hobby),排第一的就是这种“男性圈”的文化,好像原文是alphamale,翻译成中文就是红丸觉醒那一套玩意吧。

其实这跟男性反感极端女拳那一套是一模一样的。

但这种言论之所以流行,一方面是对于对立群体有要挟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本群体能起到自尊按摩的作用,也就是我虽然一直被拒绝,但我也可以“只筛选不改变”,即便一个男的在生活中完全找不到女朋友,但只要一说“只筛选不改变”,就立马给人感觉这人并不是找不到,而是宁缺毋滥。

所以既然有两重功效,就很容易在人群中变得十分流行,但这种做法很明显只会引发对立群体的抵制和更为激烈的反制措施。

这玩意就跟贸易关税战一样实际上不可能有赢家,唯一的作用就是激化矛盾导致完全推倒现有的秩序,

从现在暴跌的结婚率和批量关门倒闭的幼儿园以及降价的学区房就能反应出这个问题来,男女双方实际上都是输家,原有的家庭秩序已经基本瓦解,只不过我国还没进化到日服,日服是因为家庭观念的破碎,直系亲属都快没有联系了,比如很多日本亲生兄妹可以十多年不联系,或者子女长大后就跟父母不再联系。

这一切都是以传统家庭秩序为核心构建的伦理和情感在解体的表现。

扯远了,实际上我想说的是,群体思潮不能用来解决个体困境,因为群体思潮的产生就是有很多个个体不想解决问题才会产生的,比如只筛选不改变,爱处处不处滚,就是问题解决不了了,妹子搞不定了才会说的话,只要你还想解决当前的问题,你就不会说这种话。

因为问题解决不了,大家都没得到好处,那肯定要说是对方的问题,要少说是自己的问题,但如果你还想解决问题,那你肯定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如何界定是女生有问题还是你看问题偏激?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么就是到底该如何界定什么时候该从对方身上找问题,比如对方同样是慢热,有的就是在骑驴找马,有的确实情感节奏就是偏保守。

其实很简单,就看对方的真实动机到底符不符合基本的道德准则,比如女生在还没确定跟你谈恋爱之前在几个男生之间做比较,我觉得就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是很明显对你不满意,但暂时又找不到更好先稳住你,那就让她有多远滚多远。

也就是说你要去了解这人的内在动机究竟是不是负责任的,还是纯粹自私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那种人,有很多人在跟人交往的时候常常分不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做法和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甚至有很多人所认为只要是符合他利益的做法就是正确的,比如女生不主动就是不喜欢,主动就是喜欢,让他主动就是舔狗。

很显然就是因为女生主动符合他的利益,他主动不符合他的利益。

这里不仅仅指的是男生,女生这种想法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在交往中厌恶的是对方的做法不符合自身的利益。

而人有很多时候会把他人一些不符合自身利益的举动做有罪推断,比如对方好几天回复冷淡,肯定就是找别人聊天去了。

但如果其实你根本不在意对方,你就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你根本不关心对方究竟回不回你消息。

如果你很讨厌对方,对方好几天不来找你,你会觉得谢天谢地,他好像终于想通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觉得对方到底对不对,人有没有问题,很大时候取决于对方的做法是否合乎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对方的做法是不是合理。

你到底是想要舒服,还是想把事情做成?

所以他们遇到对方做的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问题就会不舒服,那么他们一旦不舒服,就会开始想解决自己不舒服的问题。

比如别人冷淡他,他就会想说该如何让对方回复(对方回了他心里就舒服了);别人删了他,该如何让对方加回来(对方加回来他心里就舒服)……或者两次约不出来,再继续是不是就不礼貌了(再继续我心里不舒服)。

这些人把自己心理舒适度放在第一位,而完全不去看自己这样做到底跟自己的最终目的和最终的利益是不是冲突的。

也就是说这些人做事完全是被情绪牵引,就像在赌场里输红了眼的赌客一样,明知赌下去倾家荡产就是自己的唯一的归宿,但一旦停手了之前的损失可就无法挽回了。

因为中间停手是要忍受住极大的心理不适感的,也就是说很多人无力区分什么是让自己舒服的事,什么是正确的事,很多人也没意识到,舒服和正确常常是长短期利益之间的冲突。

也就是说你要舒服那么你就只能获取短期利益,在长期利益上你就是亏的,比如你工作你想舒服,就只做分内事,干完领工资就下班,下班就打游戏,从来不去想该如何提高工作技能来获取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薪酬,这就是只看短期利益就忽视长期利益的做法。

跟女生交往也是一样,你本身水平不行的情况下,你想要获得更优质更好的,你就得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解决各种跟女生交往的问题才能提高对这件事的认知水平和执行能力,那么你在这个过程中当然就得去了解对方的想法,根据对方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特点来优化自己的打法。

想要与真要

但这种方式在受害者叙事中就是对男人严格,对女人优待了,实际上这两种思维就是我经常说的“想要型”思维和“真要型”思维。

想要型往往就是能不能让我快点得到,所以就一定会希望中间少点麻烦和问题,比如你想要减肥,你就会想有没有快速的无痛的方法,然后一直去找各种捷径,如果试了各种方式还不凑效,就会开始emo,这就是不想做事只想要结果的心态。

而真要减肥的人就会去认真调饮食和运动和作息,严格规划和计算热量还有看各种BMI指标,这就是认真做事的状态和心态。

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不想要责任后者认真承担责任,不承担责任就不想付诸行动,而承担责任不仅要付诸行动,还要仔细考虑行动之间的逻辑链条。

事实上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缺乏“真要型”思维的人常常就是很容易情绪化而且做啥啥不成的人,因为他们都是用“想要型”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所以还是有句老话能总结问题:不要在情绪上计较,而要在做事上认真。

这句话送给各位喜欢去盲从网络思潮的同学,在网上发声真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你只会跟着那些可能还不如你的人一起倒霉罢了。

OK,这里是凡事都有解课程组,我是猫爵士,我希望你能更进步,而不是自暴自弃。

来源:猫爵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