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追凶”——带你了解NF1合并烟雾病、癫痫诊治全攻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2 21:20 1

摘要: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由NF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1/3000-1/2500[1]。患者多幼年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典型表现为咖啡牛奶斑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除肿瘤外,NF1患者还可能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癫痫、脑血管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NF1患者往往存在多系统受累,及早识别与干预是降低疾病负担的关键。

引言

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由NF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1/3000-1/2500[1]。患者多幼年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典型表现为咖啡牛奶斑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除肿瘤外,NF1患者还可能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癫痫、脑血管畸形、偏头痛、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2],其中癫痫患病率约3.7%,约半数发作被认为与结构性病因有关[3,4]。脑血管病变在NF1患者群体中的发病率更高,数项回顾性研究显示NF1中脑血管病变的患病率约2.5%~15.6%,其中烟雾病占比46.7%左右,而癫痫同样是烟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5,6]。本期将分享一例NF1合并烟雾病、癫痫的儿童病例的诊治经过,供大家参考借鉴。

病例介绍

患者为2.5岁男性幼童,因“阵发性双手抖动1周,惊厥1天”就诊。

现病史:患者自幼发育迟缓,8月龄会坐,1岁4个月会走,1岁半会叫爸妈。目前跑不稳,不能双脚离地,语言只能发叠词,不能成句。1周前首先出现阵发性左手抖动,伴无力,不能抓握物体,2天后又出现右手阵发性抖动。1天前患儿出现惊厥发作,表现为口唇抽搐,四肢抖动,意识丧失,持续数十分钟紧急当地医院予“地西泮”止惊后缓解,缓解后双上肢活动欠灵活。

家族史:无NF1、烟雾病、癫痫相关家族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反应好,头围52cm,前囟已闭,全身散在咖啡牛奶斑(≥6个),最大者直径约8mm,其他部位皮肤正常,无皮疹。心肺查体无特殊。腹部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正常。四肢活动自如,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远端肌力IV级,余肢体肌力正常。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头颅MRI提示双侧烟雾病(图1),脑积水(图2)。 全身MRI均未发现丛状神经纤维瘤(PN)。

图1 头颅核磁血管成像::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前动脉A1段较纤细,局部显示欠清,右侧为著,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分支较对侧明显减少(红色圆圈处),符合烟雾病表现

图2 头颅核磁T2WI成像:脑室系统饱满,脑积水表现

视频脑电图显示双侧后头部背景活动不对称(图3),发作间期右侧前、中、后颞及枕区异常放电(图4),监测到2次电发作持续状态,1次局灶性运动性发作。Gesell发育测试显示中度发育迟缓。

图3 背景活动双侧后头部不对称(右侧枕、颞区以高波幅慢波为主,波幅高于左侧;背景活动、睡眠纺锤不对称,左侧优势)

图4 发作间期:右侧前、中、后颞及枕区2-3Hz尖形慢波 慢波

至此,根据患儿病史中的发作性抽搐症状,后又反复发作,脑电图异常,癫痫诊断成立。根据患儿有阵发性双手抖动无力的表现,头颅MRI显示烟雾病表现,烟雾病诊断成立;根据患儿查体头围偏大,头颅MRI显示脑积水征象,故脑积水诊断成立。

在癫痫、烟雾病及脑积水诊断明确之后,患儿仍存在一些不寻常的体征与表现,如全身多发咖啡牛奶斑,虽然全身MRI未发现PN,但患儿是否有NF1可能?

随即为患儿完善基因检测结果示:家系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显示NF1基因新发的杂合错义突变(c.5488C>G, p.Arg1830Gly),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会变异分类指南,将该变异归类为致病性。

根据NF1的诊断标准[2]

(该诊断标准基于NF1的特异性临床表现:无父母患病史者,满足7条中至少2条可确诊;有父母患病史者,满足7条中至少1条可确诊)

6个或以上咖啡牛奶斑,在青春期前直径(最长径)>5mm或在青春期后直径>15mm;

双侧腋窝或腹股沟区雀斑;

2个或以上任何类型的神经纤维瘤或1个丛状神经纤维瘤;

2个或以上Lisch结节(虹膜错构瘤),2个或以上的脉络膜异常;

视路胶质瘤;

特征性骨变,如蝶骨发育不良,胫骨前外侧弯曲(胫骨发育不良)或长骨假关节;

NF1基因杂合变异。

患儿①全身散在咖啡牛奶斑(≥6个),最大者直径约8mm;②NF1基因检测示新发的杂合错义突变,故NF1诊断成立。

综上,目前该例患儿诊断为: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烟雾病;癫痫;脑积水。

在治疗方面,针对烟雾病及脑积水,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方式,整体分“三步走”,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第1次:左侧颞浅动脉贴敷术+硬脑膜敷贴术+颅骨切开减压术(左侧烟雾病);

第2次:MR导航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脑室镜下脉络丛烧灼术+神经内镜下透明隔造瘘术(脑积水)。

第3次:右侧颞浅动脉贴敷术+多因素血运重建术(右侧烟雾病)。

针对癫痫,治疗上给予左乙拉西坦口服液 (33.3mg/kg.d) 抗发作治疗,癫痫得到良好控制。截至目前,患儿有1年半无发作,同时随访脑电图异常放电较前减少。

病例讨论

本期介绍了一例以癫痫起病的2.5岁男性患儿,结合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明确烟雾病、脑积水及癫痫诊断后,因患儿合并全身多发咖啡牛奶斑、中度发育迟缓,考虑NF1可能后完善全身MRI及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发现NF1相关致病性突变,最终明确NF1诊断。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近端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并伴有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征。NF1患者合并烟雾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NF1基因突变导致的血管发育异常或血管平滑肌功能障碍有关[7]。NF1相关的烟雾病最初通常是单侧的,大多数病例早期无症状,但随时间延长影像学可出现进展,部分可进展为双侧,血管重建手术对早期烟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7-9]。伴有烟雾病的NF1儿童患者常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或颅内出血,还可并发癫痫,部分患者可因慢性脑缺血继发认知功能障碍或神经发育迟缓[7,10]本例患儿表现为中度发育迟缓,暂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生长激素缺乏症等影响生长发育进程的因素[2],未来应每年评估生长发育指标,及时排查其他病因并尽早干预。此外,由于烟雾病或NF1均可并发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对于此类患儿应注意完善认知功能评估,根据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癫痫同样是本例NF1患儿的突出表现,其发生往往与结构性病因相关,包括肿瘤、内侧颞叶硬化、皮层发育异常、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脑血管病变、脑积水等,NF1相关的癫痫发作类型多样,以局灶性发作多见,多数可药物控制,有近1/3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3]。在NF1相关烟雾病的患者中,癫痫发作可能由烟雾病引起的脑缺血、梗死或出血引起,也可能与NF1本身的结构性病变共同作用[3,4,11]。本例患儿初始表现为局灶性发作,随即出现强直阵挛发作,左乙拉西坦控制良好,除抗癫痫药物疗效外,或与烟雾病手术治疗也相关,后续可继续根据患儿病情进行随访,评估抗癫痫药物剂量与疗程。

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型多样,但像烟雾病、癫痫等神经系统表现罕见。NF1合并烟雾病和癫痫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MRI、MRA或DSA)以及视频脑电图等多模态评估。治疗上需采取多学科协作的策略:对于烟雾病,早期识别和外科干预(如血管重建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于癫痫,需根据发作类型和病因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NF1相关癫痫结构性病因的异质性,术前评估要始终寻求临床-电-神经影像学的相关性。此外,长期随访和神经功能康复也是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报道一例以烟雾病、癫痫起病的儿童NF1罕见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NF1神经系统表现的认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专家简介

张洪伟 教授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团委青年突击队队长,通过脑电图专业高级、癫痫专业医生高级考试。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生酮饮食疗法技术推广组副组长;

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生酮饮食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精准医学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注册核查专家;

山东省抗癫痫协会医疗大数据专委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癫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儿童神经电生理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等各类兼职。

主持课题6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文章30余篇。

擅长I型神经纤维瘤病、癫痫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罕见病的诊疗。

调研问题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