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千年水患的防洪史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2 21:48 2

摘要: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上起长江中游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荆江河段地势平缓,河道弯曲,河沙长年淤积,河床不断增高。历史上,由于治理不善,荆江大堤决口时有发生,是长江洪水灾害最为频繁、最为严重的河段,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

治理千年水患的防洪史诗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上起长江中游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荆江河段地势平缓,河道弯曲,河沙长年淤积,河床不断增高。历史上,由于治理不善,荆江大堤决口时有发生,是长江洪水灾害最为频繁、最为严重的河段,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除悬在荆江两岸人民头上的洪水威胁,1950年冬,毛主席审阅并批准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向中央报送的《荆江分洪工程计划》。1952年3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举全国之力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同年4月5日,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动工,并成立了由唐天际为总指挥,李先念任总政委的荆江分洪工程指挥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荆江分洪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修一座进洪闸、一座节制闸和920多平方公里的分洪区,并且第一期主体工程必须要在洪水到来之前的6月底完工。时间紧、任务重,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荆江分洪区示意图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参加工程建设的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广大民工们与时间赛跑,日夜奋战。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了重重困难。1952年6月20日,经过75天的艰苦奋斗,30万建设大军成功建成了进洪闸、节制闸等第一期主体工程,并且比预定计划提前15天竣工,创造了工程建设的奇迹。毛泽东主席为荆江分洪工程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周恩来总理题词:“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1952年,毛泽东为荆江分洪工程的题词 中央档案馆藏

1954年,长江流域遭遇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荆江大堤、江汉平原、武汉三镇告急,紧要关头,中央决定启动荆江分洪工程进洪闸,通过3次开闸分洪,降低沙市水位0.96米,解除了荆江大堤溃堤的危险,荆江分洪工程成功经受住了特大洪水的考验,为保卫武汉的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毛泽东主席得知这一喜讯后欣然题词:“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这段题词后来被镌刻在武汉防汛纪念碑上,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

1952年,荆江分洪工程建设者庆贺提前完成任务 中央档案馆藏

几十年来,荆江分洪工程始终守护着荆江大堤安全。1998年,长江流域再次发生特大洪灾,荆江地区又一次面临洪水的侵袭。在这关键时刻,荆江分洪工程做好了再次启用的准备,分洪区成为抵御洪水的最后一道“安全闸”。它的存在极大地坚定了人们的抗洪信心,为最终夺取抗洪斗争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荆江分洪工程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守护荆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堡垒。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责编丨罗景月

文案丨王瑜

美术设计丨杨桦

校对丨王子月

参考资料丨《长江水利文化遗产——荆江分洪闸的价值解读与保护》《追忆荆江分洪工程建设》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影视制播中心 )出品

来源:中国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