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和资生堂的防晒新品,谁更胜一筹?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2 20:35 1

摘要:一方面,单一的防晒功能逐渐被淘汰,消费者更青睐兼具保湿、美白、修护、抗老甚至头发护理功效的产品。例如,欧莱雅推出的防晒产品结合抗老功效,兰蔻则以“养肤防晒”概念抢占高端市场,以及薇诺娜的修白防晒,理肤泉的B5特护防晒等。

防晒原料与配方开发正向“多功效叠加”与“多场景适用”演进。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沐 沐

行至今日,防晒产品的创新研发趋势已愈来愈注重多功效叠加与多场景适用。

一方面,单一的防晒功能逐渐被淘汰,消费者更青睐兼具保湿、美白、修护、抗老甚至头发护理功效的产品。例如,欧莱雅推出的防晒产品结合抗老功效,兰蔻则以“养肤防晒”概念抢占高端市场,以及薇诺娜的修白防晒,理肤泉的B5特护防晒等。

另一方面,防晒需求也正从“通用型”转向“多场景适用” ,针对敏感肌的“非纳米物理防晒”、医美术后专用的“次抛防晒”、户外运动适用的“高防水防汗型”,以及口服防晒等细分品类开始崛起。

本期成分特辑子栏目“原料新品”,以全球原料研发动态为主题,聚焦国内外公司或研究机构的防晒新技术或新原料,简单分析近期的研究成果。

在近年来夏季气温上升加剧所导致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涂抹防晒后出汗引起的闷热和黏腻感令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开发在炎热潮湿气候中仍具备高紫外线防护和优异肤感的防晒产品,成为当下热门的防晒研发趋势之一。

譬如,花王株式会社旗下护肤品研究所与加工·工艺研究所,便于近日共同开发出一种创新的防晒技术——湿度响应型防晒膜技术,该技术在水基(油包水)配方中结合了含紫外线吸收剂的琼脂水凝胶胶囊和高吸水性聚合物,能够根据外部湿度变化吸收和释放水分,形成一层适应环境的防晒膜,减轻湿度和汗水带来的不适感。

花王湿度响应型防晒膜技术

经实验检测,同等条件下,相比传统水基配方,应用该项防晒技术的新配方在接触水后厚度明显增加,重新干燥后薄膜变薄,表明这种新薄膜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吸收和释放水分

进一步测量在密闭空间中相对湿度从21%变化到88%时薄膜重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相对湿度为88%时,新开发的配方能够吸收比传统配方多两倍以上的水分。这表明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该防晒新薄膜也能吸收汗水以减轻不适感

△随湿度变化防晒膜的厚度、吸湿量变化情况

此外,花王还在2024年5月至6月(平均最高温度:27°C)期间,对42名20至50岁女性进行了使用新配方的调查: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白天也能感到舒适。

据了解,这项技术将首次应用于花王旗下护肤品牌Bioré碧柔的防晒新品「Bioré UV Aqua Rich Airy Hold Cream」中,该产品已于3月8日上市,首先在日本全国的松本清和Cocokarafine门店推出,也将通过 MatsukiyoCocokara网上销售,还将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泰国的当地松本清门店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花王首次针对户外防水汗这一细分需求开发的新技术,譬如,Bioré碧柔此前推出的“水膜鎏光防晒液”就采用了类似原理的水磁膜防晒技术,该技术能够将防晒剂成功锁入微米级的水微囊中,从而使防晒涂膜在肌肤表面均匀分布。

近日,欧莱雅(日本)研究与创新中心(R&I)发布了一项新型自我修复紫外线防护技术,与上述花王开发防晒膜技术的初衷类似,这种新型防晒技术同样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在炎热潮湿气候中对高紫外线防护的需求,同时保持轻盈、不油腻的质地和光泽控制。

据悉,这项配方技术将于今年4月在兰蔻UV Expert Xtreem ShieldSPF 50+中首次亮相。兰蔻表示,该产品是该品牌“首款自我再生的紫外线防护产品”以及“十年来最大的紫外线防护创新”,具有防水、防汗、防摩擦的特性,配方比传统的紫外线配方更持久。

值得注意的是,该配方创新的核心在于使用聚阳离子复合凝胶颗粒(以下简称:PGP),PGP由带正电荷的聚合物在带负电荷的水溶液中结合而成,以此为基础的油包水(O/W)乳液防晒配方,相比传统不含PGP的配方,展现出更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并且,尽管新配方含有大量油分,却能保持轻盈清爽的质地

此前,该配方技术在针对245名年龄介于20至40岁之间的亚洲女性试用中,收获了良好的反馈。“在亚洲炎热潮湿的地区,人们非常渴望拥有轻盈、不粘腻的触感、光泽控制效果以及抗汗和抗皮脂的产品。在保持高紫外线防护的同时,利用日本R&l公司开发的新PGP技术,开发了一种满足这些消费者需求的防晒霜配方。”

除了具有较强的防晒能力,该配方技术还有诸多亮点:1)以PGP为基础的防晒霜所形成的薄膜具备自我修复能力,能够有效抵抗摩擦等损伤,极大地增强了配方的耐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持久的防护;2)薄膜本身固有的微观不规则性,使其能够散射光线,不仅产生防光效果,在接触汗液和皮脂时,这种效果还会进一步增强;3)薄膜还会自发产生细微的不规则性,从而实现明显的防油光效果

一般情况下,根据抵御紫外线辐射的方式,防晒霜可被划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类别。有机防晒霜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涂抹顺滑,且不易产生泛白现象。相反,无机防晒霜则是将紫外线从皮肤上反射出去,从而提供强大的紫外线防护,但往往会留下白色痕迹。

因此,为了最大化防晒效果,混合型防晒霜结合了这两种机制,然而,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特别是原料的混合问题,长期制约着防晒产品的性能优化。

近日,韩国科玛宣布开发了首款基于混合复合材料的防晒霜,该产品是基于韩国科玛首创的混合复合防晒稳定技术——UV-Duo Plus技术开发而来,且相关技术成果已刊登在个人护理品行业权威杂志《PERSONAL CARE Magazine》上。

图源:PERSONAL CARE Magazine官网

据悉,UV-DUO PLUS技术是通过将无机乳霜颗粒与有机成分一起封装来稳定复合原材料,即将无机防晒霜的紫外线防护与有机防晒霜的涂抹性无缝结合,确保在配方中均匀分散,消除聚集并增强紫外线防护。

不仅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UV-DUO PLUS技术还可以防止长波紫外线(UVA)辐射,从而延缓光老化过程。人体皮肤的临床研究证明,与传统过滤剂相比,基于该技术制造的防晒霜阻挡400nm范围内的长波紫外线辐射的效率提高了24.8%。

且据第三方检测显示,应用UV-DUO PLUS技术的产品在涂抹后30分钟内,即可形成完整防护膜,且持续12小时不衰减,可满足消费者全天候的防晒需求

04 资生堂:兼具自然外观与高防护力的矿物防晒技术

长期以来,传统物理防晒产品面临防护力与美观度的两难选择:高浓度紫外线散射剂虽能提升防护性能,却易在皮肤表面留下白色痕迹,导致外观不自然;降低散射剂浓度虽能改善泛白现象,却会削弱紫外线防护效果。这种矛盾使得消费者不得不在防护效果与视觉美感之间做出妥协。

基于这一痛点,资生堂联合东京农业技术大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Susumu Inasawa教授,于近日推出一款可提供透明均匀外观与高紫外线防护的矿物防晒霜配方技术

图源:资生堂官网

据称,这是世界上首个在仅使用紫外线散射剂的防晒配方中应用后,通过挥发性成分蒸发提高粉末分散性的技术。将这项技术应用于配方中时,可以形成防晒保护膜,不仅能够提供透明均匀外观,还兼具高紫外线防护效果,同时也解决了矿物防晒配方使用后常常出现的白色沉着问题。

实验结果显示,在含有相同紫外线散射剂的配方中,与不使用此项技术的配方相比,使用该技术的配方其紫外线防护效果提高了2.2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防晒霜配方的开发过程中,资生堂首次在防晒体系中使用了处于“絮凝”状态的紫外线散射剂,同时在配方中植入某种特定挥发性成分,当接触空气后逐步蒸发,触发紫外线散射剂的开关,使UV散射剂的絮凝颗粒解团均匀分散。

絮凝UV散射剂随时间分散的过程(从左到右)

经实验证明,当应用于皮肤时,紫外线散射剂的絮凝颗粒会自发地在皮肤上过渡到均匀状态,形成符合皮肤形状的透明、均匀的薄膜,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涂膜由白色浑浊变为透明。

涂层膜均匀性比较

与此同时,紫外线防护能力也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强。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配料的种类和数量来控制这种变化何时发生。

紫外线防护能力随时间的变化

随着防晒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单一的防晒功效已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根据英敏特2023年调查报告显示,45%的中国女性消费者对于有额外护肤功效的防晒产品很感兴趣。不难看出,在保证基础防晒性能的基础上,多功效表达正成为未来防晒产品的新趋势。

在PCHI2025原料展上,帝斯曼-芬美意带来了PARSOL®®SLX(INCI:Polysilicone-15)在头发护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SLX不仅能够配合其他物理或化学防晒产生协同增效效果,显著提升SPF性能,还可为皮肤和头发提供高效防晒保护,尤其针对染烫发人群可发挥高效护色功效。据介绍,添加一定量PARSOLSLX的洗发水,在多次紫外线照射与清洗后,可提升棕色和红色永久性染发的色彩保留率,有效避免染发因紫外线和清洗导致的褪色问题;仅需添加少量PARSOL®SLX于护发素中,即可显著改善紫色半永久性染发的色彩保留率。

另外,帝斯曼-芬美意的研究显示,添加PARSOL®SLX的洗护发产品不仅能够有效抵御阳光损伤,还能强化发丝结构,提升头发柔顺度、光泽感及梳理性

此外,经权威机构验证,PARSOL®SLX还展现出微生态友好特性,在面部、身体及头发等多个部位均可安全使用不影响肌肤微生态多样性,同时提供强效防护。

06 江南大学:专注口服防晒的珊瑚藻提取物

除防晒霜外,新型防晒产品如口服防晒,近年来也正成为市场新宠。典型如,日本护肤品牌黛珂于近日推出的日晒防护SUN SHELTER系列口服防晒产品、全球知名乳品品牌明治(meiji)在日本市场发售的“明治W肌肤护理酸奶”。

而反观上游原料端,今年3月,江南大学则开发出珊瑚藻提取物口服防晒剂。据悉,这是江南大学团队从深海珊瑚藻中提取出新型海洋活性物质,其核心优势在于:

1)靶向吸收机制:通过激活皮肤细胞的Nrf2通路,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抵御UVA/UVB损伤;

2)长效防护:临床数据显示,单次服用可维持8小时防晒效果,且对敏感肌无刺激;

3)安全性认证:通过FDA 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认证,证实其成分在推荐剂量下无急性毒性。

据介绍,与传统防晒丸相比,该技术实现了从 “抗氧化修复” 到 “主动防晒” 的质变。此前产品依赖维生素C/E等普通抗氧化剂,而珊瑚藻提取物含有独特的硫酸多糖,可直接中和自由基并形成生物保护膜。

此外,据了解,江南大学技术授权企业“食康生物”已完成Pre-IPO融资,产品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推出基础款(珊瑚藻片)、运动款(速溶粉剂)、儿童款(果汁软糖)等产品矩阵。并于与Keep合作开发“运动防晒套餐”,联合屈臣氏设置“防晒实验室”体验区。

尽管技术取得突破,口服防晒也面临不少质疑,如作用机理争议(口服成分需经消化系统代谢,最终到达皮肤的有效浓度存疑)、长期安全性未知(海洋生物提取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且长期服用是否干扰人体代谢仍需跟踪研究),以及处于法规灰色地带(产品以 “新食品原料” 备案,而非药品或特殊用途化妆品,其防晒功效宣传涉嫌模糊监管边界)等,仍需持续深入的研究观察与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总体而言,随着消费需求的迭代升级,当前的防晒市场正朝着多功能、个性化融合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上游原料公司通过推出具有特定功能或细分场景的防晒原料或技术,来抢占日渐拥挤的防晒市场,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

当下来看,尽管2025年的美妆市场变动不居,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美白、抗衰、头皮护理等额外功效不断叠加,以及户外防水汗、口服防晒等防晒场景持续细分,专业防晒、多功能防晒等场景差异带来的细分机遇,已经十分清晰。

信息/图片来源:各企业/品牌官网、微信公众号、PERSONAL CARE Magazine官网

视觉设计:乐乐

责任编辑:木头

还记得当年的“底妆之王”植美村吗?曾经线下王者、美妆新三板第一股,却迎来股票摘牌的命运:

来源:聚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