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辛辛苦苦种一季,掰开棒子心凉半截!”不少老乡都遇到过玉米空瘪粒的问题,看着穗子上稀稀拉拉的籽粒,产量直接打了折扣。这到底是种子不行,还是管理没跟上?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让您种玉米少走弯路!
#造成玉米空瘪粒的原因有哪些?#
“辛辛苦苦种一季,掰开棒子心凉半截!”不少老乡都遇到过玉米空瘪粒的问题,看着穗子上稀稀拉拉的籽粒,产量直接打了折扣。这到底是种子不行,还是管理没跟上?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让您种玉米少走弯路!
一、授粉期“卡脖子”
玉米开花时遇上连阴雨或高温干旱,花粉活性降低,雌穗“接不住”花粉,直接导致缺粒。尤其是地块周边没种其他玉米的,花粉来源少,空瘪更严重。建议:错开极端天气播种,或人工辅助摇动植株帮助授粉。
二、密度太大“抢饭吃”
一亩地恨不得种5000株?过密种植会导致叶片互相遮挡,下部果穗营养不良。老话说“玉米不怕密,就怕不透气”,留苗要根据品种特性来,通常每亩3500-4000株为宜,稀稠得当才能穗穗饱满。
三、营养“偏科”惹的祸
光知道猛上氮肥,忽视磷钾肥和微量元素,玉米就会“虚胖不结实”。抽雄前每亩追施10-15公斤钾肥,补点锌肥,籽粒灌浆更有劲。有老乡说:“粪肥上得多,为啥还空秆?”——生粪未经腐熟会烧根,反倒坏事!
四、病虫害“暗地里使坏”
玉米螟钻蛀茎秆、蚜虫吸食汁液,都会阻断营养输送。重点是防治要趁早: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剂丢心,比后期打药更管用。锈病、大小斑病也会导致早衰,发现叶片有黄斑要立即喷药。
五、品种选不对路
有些品种在本地积温不足时,灌浆期没结束就遇霜冻,籽粒自然瘪。选种得看两点:一是生育期是否匹配当地气候,二是看抗倒伏能力。别光听经销商吹高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六、浇水“看天吃饭”
玉米灌浆期碰上“卡脖旱”,浇水不及时就像人吃饭噎住,籽粒根本鼓不起来。但浇水过多又会烂根,关键要抓住抽雄到乳熟期这三周,保持土壤湿润。
说在最后:
“种地没巧,手勤地不懒。”解决空瘪粒问题,既要靠科学管理,也得靠经验积累。您家玉米出现过这种情况吗?是咋解决的?欢迎在评论区唠唠!
来源:走近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