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迎东风!四大核心赛道及潜力企业全梳理(附关键名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3 08:00 7

摘要:近期博弈持续升级,我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新规强化进口芯片原产地管理,进一步凸显国产替代的紧迫性。

近期博弈持续升级,我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新规强化进口芯片原产地管理,进一步凸显国产替代的紧迫性。

在政策加持下,算力芯片、RISC芯片、先进封装及模拟芯片四大领域迎来发展机遇。本文深度梳理各赛道技术特点及关联企业为产业研究提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4月11日,半导体行业协会明确进口芯片原产地报关细则,从源头防范规避行为。这一举措不仅强化行业规范,更释放明确信号:在博弈背景下,国产芯片自主可控战略地位将持续提升。

纵观产业格局,芯片作为人工智能、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大脑",其技术突破直接关乎国家竞争力。当前,我国在成熟制程领域已实现规模化替代,但高端芯片仍存差距。驱动下,以下四大细分领域有望率先突围:

技术价值
专为高性能计算设计的GPU、TPU等芯片,支撑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等前沿应用,堪称数字经济的"基建材料"。华为昇腾910等产品已实现部分替代,但7nm以下先进制程仍依赖外部产能。

重点企业

海光信息(服务器CPU国产化标杆)

寒武纪(AI芯片先行者)

景嘉微(军用GPU龙头)

产业瓶颈
EDA工具、高端光刻机等关键环节受制于人,Chiplet技术或成短期突破路径。

技术价值
基于精简指令集的RISC-V架构开源免费,正成为x86、ARM之外的"第三极"。阿里平头哥玄铁C910等产品已应用于IoT设备,但生态建设尚处早期。

代表企业

北京君正(车载芯片供应商)

乐鑫科技(物联网Wi-Fi芯片龙头)

芯原股份(IP授权服务商)

发展痛点
工具链完善度、操作系统适配性亟待提升,需产学研协同推进。

技术价值
通过Chiplet、3D堆叠等技术提升芯片性能,弥补制程短板。长电科技等企业已实现FCBGA封装量产,但TSV等尖端工艺仍需突破。

核心厂商

通富微电(AMD核心封测伙伴)

华天科技( CIS封装龙头)

甬矽电子(新兴封装势力)

行业现状
设备材料进口依赖度超6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技术价值
处理声音、光线等模拟信号的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领域。国内企业在电源管理芯片等中低端市场已实现替代,但车规级AFE等高端品类仍被TI、ADI垄断。

潜力标的

圣邦股份(信号链芯片龙头)

纳芯微(汽车电子新锐)

杰华特(电源管理专家)

在芯片国产化浪潮中,某企业凭借三大独特优势引发机构密集调研:

同时布局算力芯片设计与先进封装,独创"芯片-系统"协同优化方案;深度参与华为鸿蒙、欧拉系统开发,获国家级基金战略注资;2024年Q1净利润同比激增580%,研发投入占比持续超20%。

该企业当前估值不足行业均值一半,近期获社保基金增持超5亿元。

由于这家企业信息敏感,该公司名称及详细资料无法在此展示,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下方查看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所述任何观点仅代表个人思路,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您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来源:商业睿闻锐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