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产业发展 感受滨城魅力——上合组织产业合作大会嘉宾参观滨海新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2 06:06 2

摘要:津滨海讯(记者 范炳菲 王晨露 张广艳 张伯妍 李文阳 果琳 刘志国 王连昆 王帅 陈刚 胡义和 刘鹏 吕洪迎 摄影报道)美术馆里,绘刻着造船、渔盐、采油等场景的作品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港口码头上,往来穿梭的ART水平运输机器人展示着今日的发展速度。4月11日,

津滨海讯(记者 范炳菲 王晨露 张广艳 张伯妍 李文阳 果琳 刘志国 王连昆 王帅 陈刚 胡义和 刘鹏 吕洪迎 摄影报道)美术馆里,绘刻着造船、渔盐、采油等场景的作品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港口码头上,往来穿梭的ART水平运输机器人展示着今日的发展速度。4月11日,中国—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部分与会嘉宾,分组参观考察了滨海新区港口、绿色石化、装备制造、智能科技、新能源、文化等6方面产业情况,深入体验各行业先进技术,全面感受滨海新区发展成果,对未来合作也愈发充满期待。

感受先进技术魅力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此次参观考察所选定的企业纷纷亮出自家“绝活儿”,用先进技术俘获了众人的关注,也让嘉宾们从一斑而窥全貌,感受到中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在长城汽车天津生产基地,嘉宾们参观了整车厂二期高标准总装车间,深入感受智能制造的先进。俄罗斯Marillion股份公司高级合伙人Daniil Berlizov对汽车制造的发展水平感到震惊,“在俄罗斯我们在街道上常看到这种汽车,现在看到它们的制造工艺让人很惊叹。”为了让嘉宾更好地体验长城汽车优良的品质和精细的做工,厂区还安排了试乘环节,不少嘉宾亲身体验后对其赞不绝口。

作为联想智能制造产线、数字化应用以及技术融合展示平台,“联想(天津)创新产业园”围绕新IT技术架构,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诠释了联想集团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让嘉宾们全方位感受联想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这个厂区非常大,环境非常好,到处的安排都非常有序,而且生产速度让我们很震惊,产品的生产线也给我们留下来很深刻的印象。”俄罗斯VST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Vladimir Trokhin从此次参观中看出滨海新区发展速度非常快,以后的前景也非常好,对未来合作也更加期待。

能源转型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制造极大推动了可再生能源替代的进程,中国新能源企业也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推动力量。“非常高兴来到TCL来参观它的工厂,我感觉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和竞争力。”在环晟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认为滨海新区取得了非常好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绩,“包括新能源的这些企业和整个滨海新区的环境与建设,让我们耳目一新。”

参观过中石化英力士(天津)石化有限公司和中石化催化剂(天津)有限公司,土耳其联合环球滚装运输公司首席财务官 Keser Doruk 说:“我们看到了一些创新的成果,也看到了中国一些当下的发展,工厂规模非常大、非常有创新,也有自己的许可证和自主技术,这非常出色。”俄罗斯“先锋”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发展局副局长Mikhail Derevyanko则表示工厂采用的技术成果和绿色能源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我们国家能够向其学习,邀请中石化的工作人员来到俄罗斯,因为他们开展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会取得巨大成功。”

见证新区发展成果

在此次大会期间,嘉宾们已通过文化展示、参观交流等多种渠道对滨海新区进行了初步了解。而此次产业考察活动,让嘉宾们从更具体的实例入手,全面深入地感受滨海新区的发展成果。“从整个城市的面貌来说建设得非常好,规划得非常有序,我也希望滨海新区有更好的发展。”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战略工程部李弢说。

在周大福金融中心东疆展厅,与会嘉宾详细了解东疆综保区由“沧海”变“桑田”的发展历程。展厅内摆放的船舶、工程机械、汽车等大型租赁标的物模型,很快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据工作人员介绍,东疆带领中国租赁产业从弱小走向强大,取得众多发展成果。同时,东疆依托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撑,形成了以航运服务、跨境电商、冷链物流、汽车贸易为代表的港口经济集群。

在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港口码头ART水平运输机器人往来穿梭的场景让与会嘉宾深深震撼。“我们的ART重量更轻,速度更快,续航更强,可实现12小时连续作业。”天津港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码头是采用的全球首创的中国方案,首创单小车岸桥+地面解锁站+水平堆场的自动化码头工艺,并打造全球首个“绿色零碳码头”。

文化是城市发展独一无二的印记,此次考察活动中特别的“文化之行”,让国内外嘉宾以文化纽带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不断推动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共同繁荣发展。滨海科技馆让人沉浸式探索宇宙的无限奥秘;滨海美术馆吸引嘉宾们探讨起不同的艺术风格;滨海新区图书馆的“书山”造型和人性化的先进阅读服务理念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家海洋博物馆里,嘉宾们观赏“镇馆之宝”,打卡“网红展厅”,打开了一扇通往海洋世界的大门。

“我认为文化对于世界的连接和开放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世界的连接包含交通、饮食、经济、技术等多个方面,今天的行程就是连接的第一步。”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告诉了记者自己选择参与“文化之行”的原因。作为乌兹别克斯坦体量最大的合资企业之一中乌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在完成国家交予的能源保供任务外,还承担起搭建两国之间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通过这次参观,我们希望将滨海新区文化场馆内先进的展厅设计理念、智慧数字展示技术带回到乌兹别克斯坦,为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带来更多可能。”中乌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IT与数字化部副经理Emil说。

探寻合作共赢之道

实地考察加深与会嘉宾深化合作的意愿和信心。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推广负责人希望后续多组织此类中外的交流活动,为中国未来的走出去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哈萨克斯坦外交部投资委员会参赞托列乌别科娃•古尔纳拉表示,两国正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积极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欢迎中国投资者,并准备为实施投资项目提供国家支持措施。”

在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嘉宾们实地参观蒙古国口岸综合服务厅及航运中心进驻的海关、海事、港口等服务窗口。目前,正在该中心创设的“中国(天津)—上合组织口岸合作中心”,以“一载体,四机制”深化中国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口岸合作,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促进投资与产业合作,推动航运金融创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

带领近200家企业营收超2200亿,助力90余家中国企业出海,强链补链成果显著——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用亮眼成绩与实物模型诉说了辉煌过往。参观过后,中石油中油国际管道海外项目采办合同部经理王伟俭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一个能源行业的从业人员,确实开拓了视野,了解到很多具有合作潜力的供应商或服务商,对我们企业以后的高质量发展乃至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具有非常大的支撑作用,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

在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这里有华北地区单体最大的船舶建造总装基地,两座30万吨级造船坞与4台800吨龙门吊彰显了雄厚实力。从钢加厂房的钢材预处理、切割,到总组平台和坞区的船体搭建,嘉宾们见证了船舶建造的复杂工序。“参观这两家企业,我看到了国家海工领域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与数字化提升,也感受到天津对企业的大力支持。”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津宁希望结合自身业务,和行业内的企业进行更深度的合作,“我们也有这个信心,为天津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津滨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