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20万嫁妆钱给小姑子做生意,赔钱后,她说那钱是我资助她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3 05:40 3

摘要:我躺在医院的白床单上,医生说我急性胃穿孔是长期精神压力所致。枕边放着丈夫递来的存折,余额仅剩372元。小姑子赵丽推门而入,提着水果篮,脸上挂着不太自然的笑容:"嫂子,那20万是你资助我的,不是借款,我当时不是签了赠予承诺吗?"

《亲情债》

我躺在医院的白床单上,医生说我急性胃穿孔是长期精神压力所致。枕边放着丈夫递来的存折,余额仅剩372元。小姑子赵丽推门而入,提着水果篮,脸上挂着不太自然的笑容:"嫂子,那20万是你资助我的,不是借款,我当时不是签了赠予承诺吗?"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在我心口反复磨割。

窗外响起了县城广播站熟悉的声音,每天准时四点半,先是那段我都能哼唱的音乐,然后播报今日要闻。这声音伴随了我嫁到李家的五年光阴,从充满希望到满心失望。

五年前的春天,我嫁给了老公李志明。那时县城刚刚拆迁改造,到处都是希望的气息。作为独生女,父母省吃俭用给了我25万嫁妆。这在我们县城不算多,但也够我和志明有个体面的开始。

婚礼那天,婆婆孙桂花穿着那件珍藏多年的大红绸缎旗袍,看着存折上的数字,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巧珍是个实诚孩子,会过日子,志明有福气咧!"她一边说一边给邻居们炫耀,我心里暖烘烘的,感觉找到了第二个家。

新房是单位分的,七十多平米,我们添置了新家具,电视机,冰箱,那时候县城刚通了有线电视,能收到二十多个频道,晚上我和志明常常窝在沙发上,一边嗑瓜子一边看连续剧,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和志明的结婚照挂在客厅正中央,照片里我穿着齐膝的婚纱,志明西装革履,我们笑得那么灿烂,仿佛未来只有阳光没有风雨。那张照片见证了我们的甜蜜,也见证了后来的苦涩。

婚后不久,小姑子赵丽大学毕业了。她比我小三岁,是家里的小公主,从小被宠到大。她性格活泼,嘴甜会来事,婆家人都疼她。毕业后她在县城最大的"时代购物中心"服装部做了半年销售,总说自己要当老板。

五一小长假的家庭聚餐上,饭桌摆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蒸笼里的大肉包子香气四溢。丽丽突然放下筷子,眨巴着大眼睛说:"嫂子,我看中了商场二楼的一个铺位,想做服装生意,可就是缺本钱。"

她眼巴巴地看着我:"能不能借我二十万?一年内肯定还你,还给你分红!以后你嫂子就是大老板的股东啦!"

志明在一旁附和:"丽丽做事挺有头脑的,嫂子,你就帮帮她吧,反正钱放在银行利息也不高。"

我心里咯噔一下,那可是我全部的嫁妆啊,是爸妈几十年的血汗钱。但看着一家人期待的眼神,特别是志明那鼓励的样子,我还是点了头。

第二天去银行取钱的路上,我的手心直冒汗。那个红色塑料皮的存折,是我和爸妈的心血,如今要拿出大部分给小姑子。银行的阿姨看我取那么多钱,还特意问我:"姑娘,你确定要取这么多?"

我只能硬着头皮点头。把钱给赵丽时,她给我写了张借条,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一年后还款。如今想来,那张薄薄的纸条就是我噩梦的开始。

开始几个月,赵丽的店确实生意红火。她进了些当时最流行的香港款式,县城不少爱美的姑娘都去光顾。每次家庭聚会,她都会给我们带些新款衣服,还会掰着手指头算这个月赚了多少。我心里踏实了些,想着这钱总算没白借。

那年中秋,她送我一条印着碎花的连衣裙,说是专柜断码处理的。我喜滋滋地收下了,以为这是她的心意。后来才知道,那是店里滞销的款式,她送了好几个亲戚类似的衣服。

半年后的一天,赵丽兴冲冲地来家里,说要扩大规模,租下隔壁铺位做男装。她边说边在我家的老沙发上蹦跶:"嫂子,这次机会难得,隔壁那家关门了,房租比市场价低三分之一呢!"

我有些担心,问她是不是太急了。她拍着胸脯保证:"嫂子放心,我心里有数,现在不投入,以后竞争更大!再说了,这不是还有你们做后盾嘛!"

志明坐在八成新的"飞跃"牌电风扇下纳凉,头也不抬地说:"小姑子有商业头脑,你就别瞎操心了。"

一晃眼到了约定还钱的日子,我特意做了赵丽爱吃的红烧排骨和清蒸鲈鱼,想着她来还钱时好好庆祝一下。可打电话到她店里,营业员说老板出国了。我的心一下凉了半截。

等赵丽回来,已经是一个月后。她开着一辆闪亮的新车来家里,说是男朋友送的。我看着她挎着LV包包,脚踩高跟鞋,忍不住问起借款的事。

"嫂子,别急啊,店里刚投资扩建,流动资金紧张,再给我点时间嘛。"她从包里掏出一盒精致的化妆品,"这是韩国带回来的,专门给你买的!听说可补水又美白,三百多块钱呢!"

我拿着那盒化妆品,心里直打鼓。志明在一旁看电视,是新播的《渴望》,他看得津津有味,对我们的对话充耳不闻。

那段时间,我开始留意赵丽的动向。她的朋友圈几乎天天都在吃喝玩乐,今天是新开的川菜馆,明天是刚上映的港片,后天又是KTV唱歌,新衣新包不断,哪有资金紧张的样子?

"怎么样,钱要回来没?"邻居李大姐在楼下晾衣服时小声问我。李大姐是个热心肠,我俩常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她看我这些天闷闷不乐,我就把事情和她说了。

"这姑娘不地道啊,"李大姐手里的晾衣杆停在半空中,"都是一家人,可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呀!"

一年又一年,我从委婉暗示到直接询问,赵丽总有各种理由搪塞。一会说生意不好,一会说男朋友生病住院,一会又说货被偷了。公婆见我多次提钱的事,脸色也渐渐不好看。

有一次在厨房,我和婆婆一起择菜准备晚饭,我小心翼翼地提起借款的事。婆婆手里的菜刀重重地剁在案板上:"巧珍啊,丽丽是我们老李家的闺女,你嫁过来了就是一家人,一家人计较那么清楚干啥?"

"妈,那可是二十万啊,不是二十块。"我忍不住辩解,声音有些哽咽,"那是我爸妈一辈子的积蓄啊。"

"怎么,你是嫌我们老李家穷,还你不起是吧?"婆婆把菜帮子摔在盆里,溅出的水花打湿了我的围裙,"当初你爸妈给你那点嫁妆,我们也没看在眼里!"

我哑口无言,眼眶发热。晚饭时,我一筷子也没动,头也不敢抬。

志明知道后,叹了口气,摸摸我的头说:"丽丽不是外人,钱总会还的,你别和老人家怄气。"

"可那是我们全部的积蓄啊,"我小声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总看那些股票书吗?我想着能不能靠投资把钱赚回来。"

志明揉了揉太阳穴:"算了,别想那么多,钱没了可以再赚。"

三年过去了,我从当初的信任到后来的焦虑,再到现在的绝望。县城的变化日新月异,新开了电影院,建了大型超市,我和志明的工资也涨了点,可那二十万就像石沉大海。

有一天,我去时代购物中心买东西,顺便想去看看赵丽的店还在不在。无意中听到隔壁"星期八"咖啡厅里传来熟悉的笑声。赵丽和她的闺蜜坐在里面,面前摆着精致的下午茶。

"嫂子那二十万算是白拿了,反正我哥肯定向着我。你是不知道,那是她全部的嫁妆钱,现在她连个孩子都没有,我哥妈天天给她气受呢!"

我的手脚一下子冰凉,咖啡厅时髦的装修,悠扬的钢琴曲,和笑声形成强烈对比。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亲情绑架"。

回家的路上,雨下得很大,我忘了带伞,浑身湿透。身上的旧衣服紧贴着皮肤,冷风吹过,我打了个寒战。那一刻,我突然想哭,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这段被欺骗的亲情。

从那天起,我像变了个人。开始整理借款证据,写下详细的借款过程,甚至打算找律师起诉。邻居李大姐看我愁眉不展,眼圈发黑,拉我到她家喝茶。

"巧珍啊,怎么这么憔悴了?"李大姐端上自家种的菊花茶,那股清香一下子唤起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回忆。我把事情和盘托出,包括在咖啡厅听到的话。

"这丫头太不像话了!"李大姐气得直拍桌子,"我侄女就是学法律的,在市里司法局上班,你要不要咨询一下?"

我点头如捣蒜。为了这事,我和志明也闹了别扭。"你真要把家里的事闹到法院?让街坊邻居都笑话我们李家?"志明皱着眉头说。

"那是我爸妈的血汗钱啊,"我第一次对志明发火,"难道就因为是亲戚,就该任人宰割?"

正当我准备行动时,婆家举办了一次家庭聚会,说是提前过老爷子七十大寿。院子里摆了四张桌子,亲戚们有说有笑,吃着家常菜,喝着二锅头,气氛热闹。

酒过三巡,赵丽突然从包里拿出一张纸,放在桌子中央:"爸妈,哥,我有件事想说清楚。"

她看了我一眼,眼神有些闪烁:"嫂子最近老催我还钱,其实当初她是答应资助我创业的,还签了赠予协议,你们看。"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张纸上确实有我的签名。那个签名栏里龙飞凤舞的"李巧珍"三个字,和我平时的签名一模一样。公婆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志明困惑地看着我,好像我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外人。

"我没签过这个!"我几乎喊出来,手指都在发抖,"我只写过借条!"

"那你说这签名是谁的?"赵丽一脸无辜,"嫂子,我知道你家条件不好,但也不能这样啊..."

四周的亲戚开始窃窃私语,有人摇头,有人叹气。公婆勃然大怒,指责我恩将仇报,吃里扒外。志明握着酒杯,眼神复杂。

"巧珍,"老爷子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你这就不地道了,当初是自愿的,现在反悔,这是什么道理?"

我百口莫辩,那签名的确像极了我的笔迹。从没觉得自己这么无助,仿佛掉进了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那晚,我一个人在小区的长椅上坐到深夜,望着星空,眼泪簌簌落下。耳边是小区广播里放着的老歌《纤夫的爱》,唱着"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可我的天,早已不再蓝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行尸走肉。工作上失误连连,差点把账目算错,险些被辞退。家里的气氛降到冰点,志明虽然没有指责我,但也开始早出晚归。我们的小家,仿佛被无形的墙隔开了。

一天晚上,志明喝了酒回来,眼睛红红的。他一进门就抱住我:"对不起,我不该不相信你。"

这突如其来的拥抱让我愣住了:"你怎么了?"

"今天和老同学聚会,他在银行工作,我跟他说了这事,他说正规捐赠是要公证的,不是随便签个字就行的。"志明深吸一口气,"我相信你不是那种人。无论如何,我们一起面对。"

这句话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从那天起,我们开始省吃俭用,我加班赚钱,志明下班后去夜市摆摊卖煎饼。我们的小破表,那个结婚时他送我的纪念品,也被悄悄当了。公婆依然冷漠,只有邻居李大姐时常给我送些自家种的蔬菜,安慰我。

"人这辈子,钱财是身外物,可亲情伤了就难修复了。"李大姐曾这样告诉我,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递给我一条自己腌的咸鱼,"但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你和志明要撑住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单位食堂吃饭,听同事闲聊,说县城北边的复印店老板特别厉害,能模仿各种签名,帮学生家长签假条。我脑子里灵光一闪,赵丽上大学时不是在复印店打过工吗?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志明,他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第二天就请了假,悄悄去了那家复印店。通过一位在公安局工作的高中同学关系,志明找到了当年复印店的监控记录和收据,证实了赵丽和老板的多次往来。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赵丽的店铺确实亏损严重,她欠了高利贷,正四处躲债。

真相大白的那天,公婆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我们坐在老房子的堂屋里,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老爷子拄着拐杖,婆婆坐在八仙桌旁削苹果,削好的苹果皮一圈圈地垂下来,像是她此刻纠结的心情。

"把丽丽叫回来。"老爷子的声音有些颤抖,却很坚定。

赵丽被叫回来时,脸色煞白。她看着证据,先是不承认,后来又大哭起来:"我真没钱!店铺都快倒闭了,我已经欠了一屁股债..."

"不管怎样,这钱你得还,"老爷子沉声说,"做人要有良心。"

那段时间,我和志明起早贪黑地工作,勉强维持生计。过度劳累加上精神压力,我终于病倒了。一天下班,我突然肚子剧痛,冷汗直流,志明慌忙把我送进了医院。医生说我是急性胃穿孔,需要立刻手术。

躺在手术台上,我迷迷糊糊地想,如果这次不行了,二十万的债,就带进棺材里吧。

手术很成功,但医药费花了不少钱。志明几乎跑遍了亲戚朋友借钱,才凑齐医药费。我躺在病床上,时常想起那张借条,想起赵丽的笑脸,想起婆婆失望的眼神,心里又酸又涩。

就是在病床上,赵丽来看我,仍然坚持那是资助不是借款。躺在病床上的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人性的复杂。

"够了!"志明一拍桌子站起来,从未见他发这么大的脾气,"丽丽,从今天起,你不再是我妹妹!妈,如果你们还认她这个女儿,那就别认我这个儿子!"

婆婆被吓了一跳,手中的果篮掉在地上,橘子骨碌碌地滚了一地。老爷子拄着拐杖站起来,目光在我和赵丽之间来回扫视,最终停在了赵丽脸上。

"丽丽,做人要有良心啊。"老爷子颤巍巍地说,眼中噙着泪水,"这钱,你得还。我老李家的人,不能这样没良心。"

从那一刻起,公婆终于站在了我这边。

出院后,我却不再像以前那样纠结于钱财。那二十万已经变成了一笔无法计算的亲情账。我选择原谅赵丽,不是因为大度,而是不想再被这件事困扰。

"钱没了可以再赚,但人心伤了就难修复了。"这是李大姐常说的话,我终于懂了。

我和志明更加努力工作,省吃俭用。三年后,我们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在县城边上买了个小房子。虽然只有六十多平米,但是我们的小窝。新房的窗户朝南,阳光充足,我在窗台上种了几盆吊兰和长寿花,每天早上浇水时,心里满是踏实。

公婆年纪大了,我们接他们来同住。开始有些拘束,慢慢地,家里的气氛变得融洽。每天早上,我和婆婆一起在小区的广场上跳广场舞,晚上志明陪老爷子下象棋,其乐融融。

"巧珍啊,这几年真是委屈你了。"有一天婆婆突然对我说,她正在包饺子,面粉沾在她满是皱纹的手上,"妈之前太糊涂了。"

我鼻子一酸,忙说:"妈,都过去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赵丽偶尔也会来访,态度收敛了许多。上个月,她带着一个小男孩来我家,说是结婚了,孩子都三岁了。我们坐在小院子里的石桌旁,喝着刚泡的茶,孩子在院子里追着蝴蝶跑。

"嫂子,我..." 她欲言又止,手指不停地绞着衣角。

"进来坐吧,刚蒸了红枣糕,你最爱吃的。"我笑着说,心里已经不再有当年的怨恨。

看着她惊讶的眼神,我心里明白,真正的财富不是那些数字,而是身边真心珍视你的人。那个曾经刺痛我的借条,现在被我锁在抽屉里,已经很少翻看了。只是偶尔心血来潮,会拿出来看看,提醒自己生活的不易和珍贵。

有时候,我会想起父母给我的那句话:"姑娘,嫁出去了,泼出去的水就收不回来了,要学会忍耐。"当初不懂,以为是老一辈的封建思想,如今才明白,他们是怕我受委屈啊。

但我也明白了另一个道理:人这一辈子,走得太急,看不清脚下的路;太计较,活得太累;太宽容,又怕被辜负。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掌握好尺度,明白什么该放手,什么该坚持。

如今的我,不再是那个因为二十万而辗转难眠的李巧珍,而是一个懂得平衡亲情与原则的女人。每当夕阳西下,我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山,心中充满宁静。那些曾经的伤痛,终究会被时间抚平,而留下的,是我们如何在困境中成长的痕迹。

那个春天的下午,赵丽的儿子在我家的小院子里玩耍,他摘了一朵蒲公英,吹散了它的种子,笑声清脆。志明抱着孩子,眼中闪着光。我突然明白,原谅不是忘记,而是选择带着记忆继续前行。

前不久,赵丽终于开始每月还钱,虽然数目不大,但也是个开始。她说自己找了份稳定工作,不再做服装生意了。每次来,都会带些自家做的小点心,显得特别拘谨。我知道,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偿还那笔看不见的亲情债。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我,李巧珍,愿意以一颗平常心,走完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当初那个为二十万痛哭的女人已经远去,留下的是一个更加坚强、更懂得珍惜的我。钱财如过眼云烟,亲情才是生命中最温暖的阳光。

来源:全糖去冰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