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些研究物理学的人所提出的解释,有时也并非完全准确。他们凭借当时有限的知识、工具以及可获取的数据所做出的结论,在开展新的实验以及出现更多研究途径时,往往就被证明是错误的。
那些研究物理学的人所提出的解释,有时也并非完全准确。他们凭借当时有限的知识、工具以及可获取的数据所做出的结论,在开展新的实验以及出现更多研究途径时,往往就被证明是错误的。
下面这张图就完美地诠释了探索的过程。
曾几何时,人们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小型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行星以及恒星都围绕着它旋转。尼古拉·哥白尼依据伽利略的望远镜观测结果以及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证明了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这也促使了我们如今日心说模型的形成。
曾经还存在一种被认为是光传播所依托的介质,不过迈克尔逊 - 莫雷实验以及后续的一些实验推翻了这一观点,这些实验开启了相关研究方向,进而催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想必你已经猜到了,这里说的就是“以太”。
对于原子光谱的解释也曾饶有趣味。最初玻尔所提出的描述后来被量子力学所取代,量子力学表明,电子并非是沿着固定的轨道绕着原子核旋转的。
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宇宙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直到埃德温·哈勃的观测结果表明宇宙确实在膨胀,这也催生了大爆炸理论。
还有一种情况——权威之争。牛顿第一定律就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样的表述曾存在争议,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应该换一种说法。丹尼尔·胡克在研究牛顿的著述时得出结论,定律中的“如果”(英文“if”)一词,实际上应该理解为“因为”(英文“because”)。如此一来,牛顿定律就变得更加合乎逻辑了。
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界都不能墨守成规。一切都在不断被重新评估,因为新一代的科学家们总是在努力突破现有的范式。即便我们对某件事有99.9%的把握,每一个单独的科学假设和理论其实都暗含着“就我们目前所知”这样的限定语。而这是再好不过的一种表述了。
要注意的是,各种观点往往会受到多么激烈的批评。但通常情况下,这都会演变成一些个人之间的对立,这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说:“没错,目前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种世界图景,但不排除它会发生变化。”鉴于此,在讨论中不应出现情绪化的批评。
科学家犯错是很正常的事。只是提出了某个假设,接下来就应该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要么说这些假设经不起验证,要么承认自己观点的错误之处。
来源:21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