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想高产?这6个诀窍老把式都在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3 10:48 2

摘要:“地里玉米秆子比人高,棒子却结得稀稀拉拉?”不少种地的老乡都遇到过这问题。其实想让玉米亩产轻松过千斤,关键得把这几招用对地方!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不整虚的。

#提高玉米产量的途径是有哪些?#

“地里玉米秆子比人高,棒子却结得稀稀拉拉?”不少种地的老乡都遇到过这问题。其实想让玉米亩产轻松过千斤,关键得把这几招用对地方!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不整虚的。

有人觉得“贵种子=高产”,结果种出来还不如老品种。选种得看三点:当地气候、土壤肥力、抗病性。比如坡地易旱就选耐旱的“豫单9953”,低洼地选抗涝的“先玉335”。提醒一句:别买散装种子,小心芽率不达标!

“深耕一寸,顶上一遍粪!”秋收后抓紧深翻25公分以上,能冻死虫卵。开春别急着耙地,等地表发白再细耙,保墒效果翻倍。记住:秸秆还田的地块一定要增施氮肥,否则秸秆腐熟时会和玉米苗抢氮,苗黄了再补救就晚了!

有人一亩地撒5斤种子,结果玉米秆细得像筷子。现在高产田的黄金密度是:紧凑型品种每亩4500株左右,平展型3800株足矣。教您个土法子:播种前拿竹竿量,行距60公分、株距25公分最稳妥。

别光知道撒复合肥!玉米拔节期“大口吃肉”(氮肥),大喇叭口期“补锌补硼”,授粉后“少吃多餐”。尿素分两次追:第一次在苗高30公分时,第二次见雄穗前。有老乡问:“我家地总招虫,肥是不是白上了?”——虫害多的地先打药再追肥,不然都被虫子吃了!

玉米有三怕:苗期怕涝、抽穗怕旱、灌浆怕大风。关键水就浇三回:拔节水(苗高半米)、孕穗水(甩喇叭口)、灌浆水(籽粒鼓泡)。旱情严重时,傍晚用喷灌降温增湿,比大水漫灌强十倍!

“见虫打药”已经晚了!蓟马、粘虫在苗期就得防,用噻虫嗪拌种比后期喷药省心。锈病发病前喷戊唑醇,比长满红斑再治强。提醒:打完药别急着下雨天追肥,药效过了再下地!

最后敲黑板:种玉米像养孩子,光给吃的不行,还得懂它啥时候“饿”。您家玉米今年亩产多少斤?有啥独门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唠唠!

来源:走近美丽乡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