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有趣的冷知识,其中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3 08:41 2

摘要:“拍马屁” 一词源于元朝文化。蒙古人平日里牵着马相遇时,常常会互相拍拍对方马的屁股,看看马膘如何,并附带几句夸赞的话。因为在蒙古族的习俗里,马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后来,这种行为逐渐演变成不管对方的马是否真的好,都一味地阿谀奉承,“拍马屁”

20个有趣的冷知识,其中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1)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拍马屁” 一词源于元朝文化。蒙古人平日里牵着马相遇时,常常会互相拍拍对方马的屁股,看看马膘如何,并附带几句夸赞的话。因为在蒙古族的习俗里,马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后来,这种行为逐渐演变成不管对方的马是否真的好,都一味地阿谀奉承,“拍马屁” 就有了现在的意思,用来形容那些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讨好别人的行为。

(2)“倒霉”是怎么来的?

“倒霉” 原作 “倒楣”。在古代,科举考试是许多读书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当时的考生在临考之前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这被称为 “楣”。如果考中了,旗杆就会一直竖着;要是没考中,就把旗杆撤去,叫做 “倒楣”。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写作 “倒霉”,意思也演变为遭遇不好的事情或者运气不好。

(3)“五谷不分”是哪“五谷”?

关于 “五谷” 有多种说法。一种常见的说法是稻、黍、稷、麦、菽。稻即水稻,是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黍是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稷是小米,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麦即小麦;菽是豆类的总称。另一种说法是麻、黍、稷、麦、菽,这里的麻主要是指麻子,古代曾作为食物,后主要用于织布等用途。

(4)“五大三粗”指的是什么?

“五大” 指的是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 是指腰粗、腿粗、脖子粗。这是一个用来形容人身材高大粗壮的词语,在过去,这种身材往往被认为是健康、有力量的象征,也常用来形容男子的体魄。

(5)“五花八门”是哪“五花”哪“八门”?

“五花” 指的是金菊花(卖茶的女人)、木棉花(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玩杂耍的人)、土牛花(挑夫)。“八门” 指的是一门巾(算命占卦的人)、二门皮(卖草药的人)、三门彩(变戏法的人)、四门挂(江湖卖艺的人)、五门平(说书评弹的人)、六门团(街头卖唱的人)、七门调(搭篷扎纸的人)、八门聊(高台唱戏的人)。“五花八门” 原指 “五花阵” 和 “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现在多用来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

(6)“六神无主”是哪“六神”?

“六神” 指的是心、肺、肝、肾、脾、胆六脏之神。在道教文化中,这些器官都有神明主宰,分别是心神丹元、肺神皓华、肝神龙烟、肾神玄冥、脾神常在、胆神龙曜。“六神无主” 形容心慌意乱,拿不定主意,好像失去了这六种神明的主宰一样。

(7)“六亲不认”有哪“六亲”?

对于 “六亲” 有多种说法。一种是指父、母、兄、弟、妻、子;另一种说法是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还有一种说法是指父、母、兄、弟、夫、妇。总之,“六亲” 是指和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亲属,“六亲不认” 则表示一个人不顾及亲属情面,做事决绝。

(8)“胡说八道”是怎么来的?

“胡说” 一词源于东晋时期,当时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等被称为 “胡人”,他们的语言中原人听不懂,所以把少数民族的语言称为 “胡说”。“八道” 是源于道教,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其中有入道、学道、访道、修道、得道、传道、了道、成道这八个阶段,称为 “八道”。“胡说八道” 最初是指胡人讲解佛经的八圣道,因为胡人讲解的内容中原人难以理解,后来就引申为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9)“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这 “十恶” 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谋反” 是企图推翻朝廷;“谋大逆” 是毁坏皇室宗庙、陵墓和宫殿等;“谋叛” 是背叛朝廷,投靠敌国;“恶逆” 是殴打、谋杀尊长亲属等;“不道” 是凶残杀人等;“大不敬” 是冒犯皇室尊严等;“不孝” 是对父母等长辈不孝顺;“不睦” 是亲属之间互相谋杀、殴打等;“不义” 是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学生杀老师等;“内乱” 是亲属之间通奸等。这些罪行在古代被认为是极其严重的,不可赦免。

(10)李白到底有几个称呼?

李白有很多称呼。他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称为 “谪仙人”。“谪仙人” 这一称呼是贺知章对他的赞美,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诗后,惊叹不已,称他为 “谪仙人”,意思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此外,后人还尊称他为 “诗仙”,以表彰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超凡成就。

(11)金庸笔名怎么来?

金庸原名查良镛。他把自己名字中的 “镛” 字拆开,就成了 “金庸”。这个笔名简洁易记,后来随着他的武侠小说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而闻名于世。

(12)李耳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

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 “老” 是古代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李耳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所以被称为 “老子”。另一种说法是李耳出生的时候头发就是白色的,看起来像个老者,所以人们就称呼他为 “老子”。

(13)“烂醉如泥”的“泥”竟然是一种虫子?

“烂醉如泥” 中的 “泥” 是一种生长在南海中的虫类,它没有骨头,在水中游动时身体柔软,像喝醉了酒的人的状态。所以 “烂醉如泥” 原本是形容人像这种虫子一样瘫软的状态,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人饮酒过量,醉得瘫倒的样子。

(14)楚庄王曾“问鼎中原”,项羽力能扛鼎,那么鼎在古代,最初的用途是什么呢?

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仪礼·士冠礼》:若杀则特豚,载合升,离肺实于鼎。后来,也用作祭祀的礼器和地位的象征。

(1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你应该选哪一本?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又发展了新说。

(16)“女子无才便是德”,该俗语被误传曲解?

这个误会在于这句话中的“无”字。古人提出这句话时,所指的“无”其实是个动词,意思是“本有而无之”。因此,“无才”其实是“本来有才,但心里却自视若无”的意思,表达的是一种谦卑的态度。

也就是说:女人可以有才,但与此同时能放低姿态,不炫耀、不显摆,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德行。因此,“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劝女子要以德行为主,而非贬辱女性。

此外,这句话还有上半句:男子有德便是才。意思是:男人要以德行为主,才干为辅。而非叫男人不要重视才干。

所以,无论“男子有德便是才”,还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都是教导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德行,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智慧。

(17)《山海经》中“射日”的不是后羿。

在远古传说中,存在两个“羿”,后羿和大羿。他们是不同的两个人,都精通箭术,勇武过人。大羿是尧帝时期的人物,嫦娥的丈夫;后羿是夏朝时期有穷氏首领,又称“夷羿”。射日的羿,是大羿,而不是后羿。汉代文学家许慎就明确说过:“羿,尧时射官,非有穷后羿也”。

(18)历史中草船借箭的人不是诸葛亮?

历史上有草船借箭这件事,但主人公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时间不是赤壁之战,而是赤壁之战5年后的濡须之战。历史上诸葛亮出任的是税务局局长的位置,还有诸葛亮刚被请出山,担当军事中郎将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地税局局长,主管后勤供给的官吏,一开始并没有参与军事行动。

(19)范仲淹从未去过洞庭湖?

范仲淹没去过洞庭湖,写《岳阳楼记》时他身在邓州,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邓州市了,此地离洞庭湖相隔千里。

写这篇《岳阳楼记》是滕子京的嘱托,范仲淹靠着滕子京送的《洞庭晚秋图》写下了这篇传世千古的文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也是范仲淹根据画面而来的想象。

(20)课文中杜甫的画像不是杜甫?

语文课本中的杜甫像,其实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画家蒋兆和对着镜子画的自画像。他还根据岳父的样子画了李时珍,按照竺可桢的样貌画了祖冲之。

来源:滑稽小丑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