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急着换白大褂,李飞直奔急诊室,问问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了解患者的困难和诉求,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后乘扶梯逐层查看门诊人流量,最后到自己六楼的办公室。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磊
3月31日9时30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医务科主任李飞准时走进医院大门。每天总是提前到医院,是他近20年从医的习惯,哪怕是节假日。
不急着换白大褂,李飞直奔急诊室,问问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了解患者的困难和诉求,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后乘扶梯逐层查看门诊人流量,最后到自己六楼的办公室。
李飞早已把自己当成一个地地道道的新疆人,20年前结缘新疆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2005年,25岁的李飞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响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踏上西行列车。火车从一马平川的平原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再到广袤无垠的沙漠戈壁,55个小时的旅程,将他的人生与新疆紧紧连在一起。
在乌鲁木齐市进行培训后,又坐车一路奔波,李飞终于抵达他的服务单位——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彼时,霍城县只有一家二级医院,“缺人”是李飞对这里最直观的印象。
两年服务期满后,李飞通过招聘考试进入伊犁州友谊医院耳鼻咽喉科,从此在伊犁扎了根。
对医疗工作者来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李飞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同事们调侃,李飞是真正的“住院医生”——住在医院的医生。因为工作成绩突出,短短几年,李飞获得了“建功新疆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标兵”“最美新疆人”“伊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不仅如此,李飞还主动做起了宣传员,只要有机会出去,就不由自主地向别人介绍新疆。到疆外开学术交流会,他会带上新疆的宣传片,在课间休息时播放给大家看。他说,对新疆的爱已融进骨子里,“在这里,我实现了人生价值。”
2023年7月,在多方支持下,李飞牵头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建了一个西部计划展厅,展示西部计划政策、优秀志愿者事迹等。“察布查尔世代流传着西迁的故事,其中蕴含的为国戍边精神和我们留疆的初心是一样的。”李飞表示,青年人从不缺激情和热血,一代代青年从全国各地来新疆参与建设并留在这里,希望能将这份精神代代传承。
“如果没有西部计划,就没有现在的我,没有现在这份让我感到幸福与自豪的生活。”李飞说,他经常把自己的青春故事讲给孩子听,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后,将这份热爱传承下去,点亮边疆振兴路。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