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名单公布,广东两地榜上有名→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3 14:25 2

摘要:2025年是“全运年”,广州赛区将承办全运会约40%的比赛项目,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选手云集广州,将带来一场海量流量的体育盛宴。广州今年成功获批国家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双重利好叠加,将振兴体育经济,全面带动服务消费增长。

日前

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发布

《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

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

试点名单的通知》

公布了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

赛事经济试点工作的

30个城市

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入选!

此次试点工作时间为3年

周期为2025-2027年

广州市

超500场赛事活动

为服务消费注入体育动能

今年,广州将紧扣主题主线,精心统筹办好超500场赛事活动,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体育动能。

2025年是“全运年”,广州赛区将承办全运会约40%的比赛项目,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选手云集广州,将带来一场海量流量的体育盛宴。广州今年成功获批国家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双重利好叠加,将振兴体育经济,全面带动服务消费增长。

系统谋划四级赛事消费矩阵

今年广州将系统谋划“国际顶尖、自主品牌、职业体育、全民健身”四级赛事消费矩阵,形成“年有亮点、季有品牌、月有赛事、周有活动”全时布局和“山水城海馆园空”全域运动消费体系。

在高标准承办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广州赛区赛事的同时,广州将推进世界田联接力赛、湾区城市足球系列赛,积极引进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乒乓球WTT世界杯等国际顶尖赛事,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

此外,广州将深化广马、国际龙舟赛等本土IP赛事文化内涵,创新“喜迎十五运”群众体育供给,推动冰雪、水上、马术、电竞、低空运动等新兴业态繁荣发展,构建多元赛事场景,实现“办赛更精彩”与“消费者更热捧”良性互动。

打造“赛事+文商旅科教”多元消费场景

依托国家级赛事经济和体育消费试点优势,广州将打造“赛事+文商旅科教”多元消费场景。

广州市体育局将联合商务、文旅等部门开发“跟着赛事游广州”“跟着赛事品美食”精品线路,串联赛事现场与珠江夜游、西关美食、广州塔、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等城市名片,推出“观赛+旅游+购物+美食”等定制产品。

广州还将结合重大赛事和“羊城消费新八景”,创设“广州体育消费季”,举办体育博览会、嘉年华、主题集市等活动,联动城市合伙人、头部商户加推“沉浸式消费体验”“赛事专属礼遇”,促进赛事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

构建科学、优质体育服务生态

广州将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当中的体育设施提升行动,在2025年新建5个体育公园、30片小型足球场、500处便民健身设施,实现村社全民健身场地100%覆盖。

同时,广州将依托滨海风光、山水田园、生态森林资源禀赋,推动南沙、花都、增城、从化等区域创建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推进天河体育中心等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升级,增强“赛时承办、平时运营”复合功能,打造“体育+周边+体验”的消费综合体。聚焦惠民服务,依托“群体通”服务平台,发放“体育消费权益包”。创新赛事经济评估监测,量化赛事对城市品牌、消费拉动等综合效益,构建更为科学更为优质的体育服务生态。

近年来,广州锚定国际赛事中心定位,以赛事赋能服务消费升级,培育了广马、国际龙舟邀请赛等自主品牌,构建“市长杯”、户外运动节、体育节三大群众体育品牌。

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举办省级以上赛事142项、大型群众性活动近200项,体育消费总规模达631.25亿元,人均消费3345.51元,位居全国前列。

深圳市

“跟着赛事去旅行” “体育+”

释放消费新活力

2025年的深圳,一开年就开启了多项高端体育赛事,迎来历史性的“体育狂欢年”。当地顺势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积极引进更多“高热度”“高流量”的顶级赛事,大力推广无人机、水上运动、冰雪运动、智力运动等受众面广的线下线上新兴时尚运动项目,围绕重点体育赛事打造时尚消费场景,推动商旅文体跨界深度融合共荣发展,打造“国际著名体育城市”。

围绕体育赛事“动”起来

年轻,是深圳有别于其他大城市的重要“标签”。这个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为32.5岁的特区新城,紧抓“年轻”这一特点,让整个城市都围绕体育项目“动”起来,以赛事游深圳、以赛事拉消费、以赛事扬文化、以赛事促交流,推动“赛事+产业+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展示深圳的城市活力,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城市成为年轻人热爱的体育运动胜地,不断提升深圳的城市影响力。

作为风景秀丽气候适宜的滨海城市深圳,一年四季从没断过运动赛事,丰富多彩的高品质国际运动赛事接二连三,从陆地到海上。去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大鹏扬帆启航,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支船队和1260多名选手逐浪大亚湾,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集海洋竞技、文体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视觉盛宴。

随后举办的2024国际篮联三人篮球世界巡回大师赛深圳福田站、中国羽毛球大师赛、深圳马拉松、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等一系列高端赛事,都显示着“年轻的城”深圳正着力构建一流赛事体系,朝着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目标大步迈进。

“跟着赛事去旅行”

乒乓球亚洲杯赛事期间,深圳大运中心比赛场馆内外可谓人山人海,每场比赛都能吸引超万名观众。除了比赛场馆内外人气爆棚,毗邻比赛场地的深圳大运天地中央广场也“变身”亚洲杯公园,赛事期间人流量接近70万,打造了一场沉浸式体育狂欢派对。设在这里的第二现场直播区,超24平方米的户外大屏实时转播比赛,让不少网友直呼“震撼”“好燃”!琳琅满目的官方特许商品区、非遗手作区、公园市集、互动游戏打卡点,为球迷在观赛之余带来欢乐与奇趣,平均每天都能吸引超过1.8万人次参与打卡,单日人流量最高超过5万人次。

深圳通过举办高端体育赛事,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培育自主赛事品牌IP,以赛事为抓手,推动了赛事与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了“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助力深圳“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

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2024年深圳接待游客1.85亿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总收入2650亿元、同比增长11.3%,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每逢小长假,深圳总能跻身各旅游平台榜单并成为国内热门目的地“常客”。“吸金”的高级别体育赛事也是深圳文旅的主要发力点。数据显示,深圳大运中心旁边的大运天地自去年7月底开业后仅一个月,商场总客流量就超过300万人次,日均客流达10万人次。

将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在去年出台的《深圳市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深圳一举推出了17项旨在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及体育与文旅融合的举措,推动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充分挖掘体育领域文化内涵,积极支持“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发展赛事经济,让体育与文化旅游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深圳以健全的体育政策、活跃的体育经济思维、厚实的体育文化积淀,得以汇聚最好的体育资源。接下来,国际冰球联合会女子冰球世界锦标赛、国际篮联女篮亚洲杯、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都将在深圳激情上演,第十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则将掀起全年最高潮。这些黄金赛事的高度汇聚,将推动城市能级跃升、极大地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

体育与文旅的融合发展,大大拓展了体育产业的边界,创造出了更多的消费场景和经济价值,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吸引力,促进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今年10月,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将开业迎宾,建成后的场馆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国内落差最高的室内雪世界,各类国际一流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也将全年“有雪”地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南国冰雪奇迹。

着力引进国际重大赛事,打通从“竞技”到“经济”的逻辑联系,让比赛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推动“赛事+产业+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深圳正受益于此。发展赛事经济、推动体旅融合,深圳正在用“赛事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快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打造城市体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在国内外体育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驱动深圳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朝着国际化、高端化、多元化的方向加速迈进,助力深圳建成“国际著名体育城市”。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央广网、经济参考报、广州体育、文旅深圳、深圳晚报等

来源:广东体育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