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女嫁到丽江后,竟拿屋顶来赚钱!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3 17:37 2

摘要:在北郊一条普普通通的民居巷子里,每天都会有精心打扮的美女游客们,在一栋不起眼的门口徘徊。找到屋顶咖啡入口后,她们在逼仄的楼道里拾级而上,喘着气爬上五楼,700平米的空中花园在阳光下展开:多肉与玛格丽特编织的花墙、嵌着雪山倒影的玻璃栈道、悬挂着的秋千咖啡座,构成

在北郊一条普普通通的民居巷子里,每天都会有精心打扮的美女游客们,在一栋不起眼的门口徘徊。找到屋顶咖啡入口后,她们在逼仄的楼道里拾级而上,喘着气爬上五楼,700平米的空中花园在阳光下展开:多肉与玛格丽特编织的花墙、嵌着雪山倒影的玻璃栈道、悬挂着的秋千咖啡座,构成一座悬浮在人间烟火之上的乌托邦。远方,便是玉龙雪山。

这时,美女游客们会纷纷惊呼“哇,真是太美了!”顺便点上一份价值百元左右的下午茶套餐,美团上清楚写着,除了餐食还可以获得服装免费穿和帮拍照两个权限。

“以前客人问‘能看到雪山吗’,现在他们问‘能出片吗’。”曾是英语老师的重庆姑娘小雨坐在自己打造的700㎡屋顶花园里,身后是精心设计的玛格丽特花海,背靠雪山。

这个从2023年初开始营业的“屋顶雪山花海Rooftop cafe Lijiang”,如今日均接待120组客人,单条用户自拍视频在抖音创造过22万点赞,连带楼下150元/晚的客房入住率提升至85%。

而在相隔不到一公里的清溪水库片区,“屋顶花园经济”也在附近民居顶楼蔓延——杨汐用三个月时间将废弃楼顶改造成“依里雪山花园观景·屋顶咖啡”去年10月营业,主打有山有水有花海有咖啡的卖点,春节单日营收突破4000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执着于大水车和小桥流水青石板,一场钢筋水泥之上的“造景革命”,正在重构丽江旅游的价值链:游客为1㎡的“上房揭瓦”机位支付溢价,摄影师追着光影计算最佳角度,甚至周边的居民嬢嬢都在感叹,“为什么外地人能把我们本地人习以为常的风景卖成钱?”

文案:龙庆

图片:和珍浩

编辑:和占江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丽江不缺美景,缺的是被算法识别的符号。”小雨翻开手机相册,展示着精心设计的“爆款生产线”:纯白如雪的玛格丽特背景搭配雪山轮廓,多肉丛制造空间纵深感,刻意砌出的屋顶成为1㎡取景框,甚至还有此前火过的金鱼缸,“我在丽江没空想你”等根据古早网红口号做出的改进标识,都在700平米的顶楼复刻和呈现。

来丽江旅游的小姑娘们总是三四人一同出现,她们画着差不多的妆,打着差不多的高光,描着类似的微笑唇,再搭配又仙又美的裙子,只为出片或者5秒视频出圈。

热闹是最直接的感官。

整座顶楼花园像是一个由小红书最佳机位热帖打造的、不断翻新微调的秀场,每1米必设一个打卡点,每个场景预设几种拍照姿势,并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在服装选取点。

数据印证着她的商业嗅觉。当传统民宿还在OTA平台卷价格时,屋顶咖啡主们已建立起抖音生态的完整闭环:百元左右的双人下午茶套餐本质是摄影服务入场券,赠送的4张精修照片成为二次传播素材,而穿着店内免费提供的长裙拍照的客人,最终生成的照片在抖音、朋友圈、小红书发布,最终又变成下一波来打卡的流量。

因此,即使在被视为丽江旅游淡季的3月,只要雪山能出现,这个700平米的顶楼小空间一到下午就热闹非凡。

纵向来看,屋顶咖啡并非独创。

在更早的时间里,国内一些城市,甚至古城内都出现上房揭瓦的小众爆火打卡点。在古城、束河甚至白沙,也不乏种满鲜花的院子,以雪山为景,都曾火爆朋友圈。

“但面朝雪山,春暖花开的屋顶花园,我是第一家。”和许多为爱呆在丽江的人一样,小雨在丽江旅游遇见了本地老公,便留了下来。两人一起经营民宿,经历了旅游的高峰期,也遭遇了疫情的举步维艰。

“疫情快结束时,回到丽江没事做,天天刷手机上租房信息,偶然看见这家在出租。”小雨说,当时这栋楼的租户,大多是长租公寓,“租房时,老板说了一句话,如果有人整栋楼租下来就得搬走。我就觉得有戏,可以整栋楼盘下来。”

小雨看上这栋楼的原因很简单,前后都无遮挡,视野绝佳,“可以看整个丽江城的烟花”。她也在房地产下行周期里,为丽江的屋顶经济提供了一种另类解题思路:在传统民居用作晾晒床单、安置太阳能的的杂物区,经过场景重构后焕发新生——租下的不是建筑面积,是取景地。

小雨展示着精明的空间经济学:楼下20间客房维持基础收益,屋顶花园则承担流量入口,并在一年后拿下隔壁民居进行连通,拓展多个拍照打卡点,这种垂直分层运营让坪效达到传统民宿的2~3倍,而租金成本仅为古城核心区的1/5。

空间的时间维度利用也几乎最大化。杨汐团队把营业时间切割成三大黄金档:7:30-9:30的日照金山时段主打高客单价摄影套餐,下午茶时段用抖音直播吸引散客,夜幕降临时段的日落余晖拍摄,让同一物理空间产生多重收益。

当读本君在3月某个工作日下午到访时,小雨的屋顶花园大概有20组客人轮流拍照。此时的快乐属于年轻的爱拍照的姑娘们,一个下午的时光,她们会依次在每一个机位去打卡,在老板娘的抖音直播间唱歌,甚至舞上一段。咖啡是否好喝,是深烘还是浅烘的豆子,甜品是否可口,反而没有那么重要。

男性同伴此时充当的大多是手机支架的作用,当摄影轮到女孩儿们,前者便可以得闲玩手机,或者在沙发上眯一下。

但并非所有的屋顶花园都那么繁荣。

“之前清溪水库附近至少有三家,但现在只剩下两家。”作为屋顶花园的后来者,杨汐更密切关注同行的动态。

她不否认在开店时,对小雨的屋顶咖啡有所借鉴,却也按照自己的理念做出一些微调:小木屋框出雪山轮廓,本地人爱的露营和小屋,也在顶楼逐步完善。“我们主抓旅拍和精修图片,这也让我的接待力受限。”杨汐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她会将每天下午的接待人数定在40人左右,“每人半个小时的拍摄时间,有时候都忙不过来。”

另一个问题是流量依赖。小雨的抖音账号开播一年半,粉丝只有6000多人,“客人的照片可以突破20万点赞,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出不了爆款?”这是小雨至今困惑的点,虽然她的店不缺客源甚至回头客频频,但她一直在追逐流量,坚持每天发视频,每天直播,哪怕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少得可怜,“我相信天道酬勤。”

小雨也承认,本地的居民会因为兴趣来这里看看,但待过之后,大多觉得吵,“没有朋友来,不会再去。”但游客却喜欢热热闹闹的屋顶空间,用一下午的时间,花费人均不到50元,可以拥有漂亮的9宫格照片,成为他们到此一游的视觉凭证,“还是值得一去”。

无论是古城内的旅拍,清晨珍珠湖畔、白沙古镇等地的日照金山,还是更早之前的古城内摩洛哥天台,都证明了游客从“看过”到“拍过”、“晒过”的消费偏移。

这种转变正在倒逼商业创新。杨汐忙于扩充场景,“我们度过了半年的时间,产品趋于稳定,但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创新。”

小雨有着更大的野心,她在她将旁边的一栋楼继续承租后,计划在下层空间引入火锅,丰富场景的可使用空间,还引入合伙人,“将楼下的民宿进行升级,未来,不排除将这一栋栋民居连成一片的可能性。”

为了和当地居民搞好关系,她会在每周六将自己的老本行重拾起来,开设英语角,分享一本书,一个好故事,或者看一场好的电影。

至于,本地有人问,“为什么外地人能把我们本地人习以为常的风景卖成钱?”

也有人在小红书吐槽,跟着打卡点看不到真实的丽江。

又有什么关系?旅游最重要的是轻盈,不必休息相关,也没比较思考那些文旅突围的宏大命题。至少,那些在花丛中,阳光下,发丝被轻轻吹起的女生们,那一刻,丽江带给她的快乐是真实的,就够了。

作者手记

“所有行业都值得用场景方法论重做一遍。”

采访了屋顶咖啡厅,脑子里就冒出吴声在《场景革命》书中写下的这句。

“场景主义”正在重塑商业逻辑,咖啡厅看似售卖咖啡,实则在经营“情绪”。这背后,是Z世代们从“到此一游”到“出片即正义”的旅行喜好转换。就像“我在丽江很想你”和“我在丽江没空想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表达的态度不一样,现在年轻人更追求爱财爱己,风生水起。

此前爆火的日照金山,白沙牌坊与雪山合影都证明过这个逻辑。

丽江旅游从不缺这样的风景,缺的是对人需求的洞察,将自己的优势与消费趋势,有效结合在一起。

来源:丽江读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