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智能汽车安全的新标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3 19:30 4

摘要:新能源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智能辅助驾驶已经出圈直面大部分的普通消费者。新形态的汽车,安全是一道必答题。2025年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正式发布“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

新能源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智能辅助驾驶已经出圈直面大部分的普通消费者。新形态的汽车,安全是一道必答题。2025年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正式发布“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

个人理解:两个特点及一个理念

一、两个特点:全链路的+立体的

【关于全链路】

广汽星灵这个全新的安全体系,旨在通过全链路安全研发、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智能安全守护

每一款车上市之前,都要经过500多个工程师,花1000多个日夜,对近万个项目反复验证,等效测试里程超过130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往返17趟。广汽云安全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对整车3881项安全参数做监测。

更难能可贵的是,广汽强调所有安全相关的投入都由厂商承担,不会转嫁给消费者。这里手动点赞。

【关于立体】

“星灵安全守护体系”背后包含多个技术维度:既包括智驾安全(智能驾驶辅助带来的主动避险),也涵盖智能底盘安全(底盘控制保障车辆稳定)、电池安全(电动车的电池防护),以及由车规级芯片体系支撑的可靠电子架构等等。

A.智驾安全:

为降低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的误触发率,广汽工程师团队连续做到20万公里最多误触发1次(行业主流标准10万公里1次)。冯兴亚认为不够,广汽要以打造行业新标杆的态度对待安全问题。经过对3000多个场景的进一步验证,误触发率最终做到了100万公里1次。过程中,广汽试验部部长向冯兴亚吐槽,说工程师快被逼疯了。

B.碰撞和电池安全:

当天以直播形式公开展示了昊铂HT在64km/h的速度下的25%重叠率偏置碰撞测试。测试中乘员舱保持完好,A/B/C柱无变形,车门可正常打开电池安全达标。为此,广汽在电池安全上构筑了从材料到系统再到云端的立体防线。

第一道防线在电芯:广汽采用高本征安全设计的电池单体,提升了电芯内部的抗热失控能力。

第二道防线是弹匣电池”系统设计:一旦某一发弹(对应一个电芯)出现问题,弹匣能防止殉爆蔓延。

第三道防线来到云端:云端平台会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多达1300多项电池安全数据以及整车共3881项安全参数。如果某辆车的电池出现内短路、容量异常、连接松动等早期迹象,系统能第一时间识别(故障检出率超过97%),并通知用户提前维护,防患于未然。

C.底盘安全:

广汽拿出了自研的“鹰爪系统2.0” (ASTC)。这个名字形象地暗示了其功能——像老鹰的爪子一样抓牢地面。实际效果也确实如此:当车辆在直线高速行驶,或遇到一侧湿滑一侧干燥的路面急加速/制动时,传统车可能会跑偏打滑,而鹰爪系统会主动修正方向,让车辆不偏不飘,始终稳稳地按既定方向前进。

抓得住,还要拐得稳。广汽的扭矩矢量控制系统 (TVC)负责在弯道和变道时分配四个车轮的驱动力,甚至可以主动给某个轮子施加“负扭矩”(相当于点刹某个轮胎),以纠正车身姿态。这样,当车辆驶过结冰和积雪交替的弯路,或者高速避让障碍变道时,车身依然平衡可控,不会一脚油门下去就甩尾失控。

二、1个理念:安全必须有厂家来坚守

广汽强调:“体验可以交给用户定义,但是安全必须要由车企定义。”这里篇幅可以很短,但是很重要。安全不只是配置而是底线。、

任何技术升级都绝不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希望,“安全”不要因为技术迭代而被淡化而被忽视。也不要被拿来当做噱头或者炫技。因为无论汽车如何智能、豪华,保障每一位乘员平安抵达目的地,始终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使命。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也许感知不到那些隐藏在车身里的代码和零件,但当我们踏上旅途、握紧方向盘,知道身边坐着最爱的家人,有这样可靠的安全体系在默默守护,就是最大的安心。

这次技术发布会,全链路,立体的,有担当的的安全体系,挺好的。

来源:小林的杂七杂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