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孙某与苗某两家承包地以“垄”为界,但经过多年耕种后,原有土地界限早已模糊不清,2021年时,苗某便以“土地界线不清”为由,连续三年在春耕时损毁孙某家北侧一垄土地,为此,孙某曾多次找到苗某与其理论,但苗某始终坚称那一垄地是他的,这几年一直被孙
近日,农安县某村村民孙某和同乡苗某因相邻的一垄土地权属不明发生纠纷,孙某来到农安县人民法院万顺人民法庭提起诉讼。
“法官同志,这一垄地要是再耽误下去,又得影响今年的春耕播种了!”孙某向法官焦急地说道。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孙某与苗某两家承包地以“垄”为界,但经过多年耕种后,原有土地界限早已模糊不清,2021年时,苗某便以“土地界线不清”为由,连续三年在春耕时损毁孙某家北侧一垄土地,为此,孙某曾多次找到苗某与其理论,但苗某始终坚称那一垄地是他的,这几年一直被孙某占据,两家人矛盾因此愈发激烈。
眼看今年春耕在即,孙某担心这一垄土地还会被苗某损毁,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考虑到春耕生产的紧迫性,迅速启动了“涉农案件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通过联系当事人所在的村委会,成功调取了土地确权材料及确权公司定点确权,经反复核对后,证实该一垄土地确为孙某所有。
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审理判决原告孙某与被告苗某争议的一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归孙某所有,苗某不得侵害。
判决后,法官又耐心地向苗某释法明理,强调土地承包权的法律效力,劝导双方同为乡邻要互相包容,互谅互让。最终,在法官的劝解下,苗某解开心结,当场表示不会再阻挠孙某耕种该土地,双方矛盾得以实质性化解。
一垄土地,承载着农民对丰收的期盼;一份判决,彰显着司法对民生的守护。农安法院将以“春耕不误时,司法护农忙”作为下一步重点工作,通过公正裁判、温情调解、普法宣传,为农业生产筑牢法治屏障,让法治成为春耕生产最坚实的后盾。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