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媒点名大锅卤菜现状:不限购,没了群演,摊位前人数寥寥无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3 19:13 5

摘要:就拿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冒出来的“大锅卤菜”摊来说,那小摊前头,队伍排得老长老长,顾客们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瞅着锅里头那香喷喷的卤菜,恨不能立马就尝上一口。

文|66

如今这年头,骗局真是一个接一个,今年更是层出不穷。

就拿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冒出来的“大锅卤菜”摊来说,那小摊前头,队伍排得老长老长,顾客们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瞅着锅里头那香喷喷的卤菜,恨不能立马就尝上一口。

然而这看似火爆的场面,实则暗藏玄机。

不少顾客发现,这队伍之中,似乎掺杂着不少“演员”。

好在,这骗局终究没能长久。

央媒一纸揭露,让这大锅卤味的真面目暴露无遗。

原来,那些所谓的“顾客”,不过是商家请来的托儿;那些所谓的“火爆”,不过是商家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想靠创业赚钱,却没想到掉进了精心设计的陷阱里。

最近央视等媒体揭露了一场打着大锅卤菜旗号的创业骗局,一时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镜头里,卤菜摊前人潮涌动,摊主挥舞着锅铲,卤香四溢。

两小时售罄、月入百万的宣传语,让不少失业者和创业小白动了心。

可谁能想到,这热闹背后竟是雇人排队、虚假宣传的戏码。

有网友发现,同一个老大爷半小时内反复出现,显然是职业托儿。

直播间里,一旦有人质疑,专业场控立马刷屏淹没质疑声,满屏都是想去学习的弹幕。

卤味师傅在直播间里忙得不亦乐乎,还不忘抽空回复“收徒”的询问。

学费2980元,这个数字看似不高,实则暗藏玄机——刚好低于3000元的刑事立案门槛。

合同上更是有“教学效果因人而异”的条款,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不少人被这诱人的宣传所吸引,千里迢迢赶到安徽学习。

然而学成归来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只是这场骗局中的一颗棋子。

一对夫妇交了学费,用心学习,还斥资准备了摆摊道具,结果却发现,市场上到处都是类似的大锅卤味摊,竞争异常激烈。

广东的王先生更是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他辞去了原本安稳的工作,投入大量资金租赁店铺、购置设备,结果店铺开业后门可罗雀,积蓄在亏损中逐渐耗尽,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全职妈妈们也是这场骗局的受害者。

她们本想通过大锅卤味生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升家庭地位,结果却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

参加完培训后,她们在小区附近摆摊,生意冷清得可怜。

每天的收入甚至不够支付孩子的日常开销,多次联系“师傅”求助无果后,她们感到无比绝望和无助。

这场骗局的终极目标并非卖卤味,而是“收徒”骗取学费。

美食博主们也纷纷前往小摊贩排队品尝所谓的“网红美食”,结果却发现味道难以下咽。

排队买一份限量的卤味要50元,黄牛卖排队票就25元一张,这样的饥饿营销手段让人哭笑不得。

买回家后才发现,这所谓的“网红美食”不过如此。

他们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却发现“师傅”已经翻脸不认人,将责任全部推给学员。

除了大锅卤味,其他摆摊经济中也存在类似现象。

有网友表示,自己曾远赴外地学习牛杂煲摆摊,结果发现师傅教的配方根本不是什么独家秘方,做出来的味道和别人一模一样。

还有网友表示,自己曾想学习制作手工饰品进行摆摊,但幸好还没下定决心,对方就拉黑了自己,这才恍然大悟。

这场骗局被揭露后,网友们纷纷表示自己曾遇到过类似的坑。

因为对方当时收的学费没有超过3000元,所以根本无法追责。

还有网友表示,自己刚学会不久,看到这则报道后心都凉了半截。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透露,这些摊主的操作大多是在网上完成的。

他们先建群找到愿意排队的人,承诺排队购买一次就能全款退还并得到礼物。

线下安排好以后,就开始在线上投放流量收割学员,产业链相当清晰。

而某家大锅卤味的多个账号的举动也变得异常起来。

他们不仅将评论区禁言,还连夜更换了头像、名称等。

这个举动似乎更加坐实了他们弄虚作假的事实。

但再翻看前不久网友怀疑其花钱雇人的评论时,对方还在坚称自己没请演员。

央媒点名后,大锅卤菜直播间暂时没了动静,可相关视频依旧在更新。

众多网友心生疑惑:

如此明显的骗局,为何不见执法部门出手整治?这里面门道不少。

虚假宣传虽是事实,但培训本身不犯法,这就让监管陷入两难。

再说味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人家硬说自家卤菜好吃,还真没法反驳。

还有黄牛倒票这事,没真凭实据,也拿他们没办法。

翻看近几天的视频,大锅卤菜摊位前冷清不少,以往排长队、每人限购五十元的盛况不再。

评论区里,调侃声此起彼伏,偶尔冒出几个支持者,仔细一瞧,大多是摊主的徒弟。

来源:法老再发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