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东沙村:抛秧机奏响稻田耕种新乐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3 21:49 3

摘要:当天下午2时多,记者在新光快速路东环街东沙村段西侧地块看到,近50亩耕地经过翻耕后变成了平坦如镜的水田,水田靠丹山河的一侧新修建了一条约500米长的灌溉渠,一台抛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抛秧机上面有两个人,一人在前面驾驶机器,另一人在后面负责供应秧苗。随着抛秧

4月13日,在一场强对流天气过后,番禺区新光快速路东沙村段西侧地块弥漫着泥土与新绿交融的气息,一台抛秧机忙碌于稻田之中,成为这田园画卷里最灵动的笔触。

当天下午2时多,记者在新光快速路东环街东沙村段西侧地块看到,近50亩耕地经过翻耕后变成了平坦如镜的水田,水田靠丹山河的一侧新修建了一条约500米长的灌溉渠,一台抛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抛秧机上面有两个人,一人在前面驾驶机器,另一人在后面负责供应秧苗。随着抛秧机缓缓前行,履带在泥水中沉稳滚动,一捆捆嫩绿的秧苗被有序地送入抛秧装置,装置快速运转,将秧苗轻盈地抛洒向水田,落入泥水中。不一会儿,原本空旷的水田中便布满了整齐排列的秧苗,宛如一道道绿色的音符曲。

抛秧机作业的场面

据种植户赵先生介绍,近年来,政府鼓励种植水稻,番禺区出台了水稻种植补贴政策,在东环街的大力支持下,他每年上半年利用草莓园休园的季节种植一季早稻,亩产接近1000斤(湿谷),在收割水稻的时候就把稻谷卖掉了,卖稻谷的收入就有一万七千多元,再加上各级政府的粮食补贴,还是比较划算的。“有了政府的支持,现在农民种植水稻不会亏本。”种植户黄先生说,从去年开始,他也利用这里二十多亩土地种植水稻,每年种植两季,去年早稻卖了一万六千多斤稻谷(湿谷)、晚稻卖了六千多斤大米。

翻耕过后的水田

抛过秧的稻田

“抛秧机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农民不那么辛苦了。”种植户表示,以往,农民插秧要长时间弯腰,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如今,抛秧机、插秧机凭借其高效、精准的作业能力,大幅缩短了插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抛秧机的秧苗带有泥土,抛在稻田里后,返青更快。

据了解,无论在东沙村水稻种植基地,还是番禺其他地方,从翻耕土地到插秧、喷药施肥、收割,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如农用无人机播种和喷药施肥效率更高,今年3月份记者在石碁镇海傍村水稻种植基地采访到,一台无人机3小时完成三百多亩稻田的播种。

文、图、视频:番禺融媒记者王汉文

来源:番禺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