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防控工作提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3 22:23 2

摘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进展快、危害大,冬春季高发。为保障群众健康,现就流脑防控工作提示如下:

流脑防控工作提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进展快、危害大,冬春季高发。为保障群众健康,现就流脑防控工作提示如下:

一、流脑的主要危害

1.传染性强: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易感染。

2.重症风险高:可引发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严重者出现休克、脑损伤甚至死亡。

3.重点人群易感: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风险较高。

二、核心防控措施

1.接种疫苗

适龄儿童:按免疫规划程序接种A群、A+C群流脑疫苗(6月龄、9月龄、3岁、6岁各1剂次)。

补充免疫:漏种者及时补种,高风险地区可开展应急接种。特殊人群:学生、务工人员等聚集性人群建议自愿接种多价疫苗。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戴口罩:在人员密集场所、医疗机构等佩戴口罩。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规范洗手,尤其接触公共物品后。常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减少传播风险 避免与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者密切接触。流行期间减少聚集活动,儿童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

4.早发现、早治疗

警惕症状: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萎靡、皮肤瘀斑等,立即就医。配合防控:确诊或疑似病例需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

三、重点场所防控要求

1.学校/托幼机构 落实晨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加强教室消毒,督促学生接种疫苗。

2.医疗机构 规范预检分诊,落实发热病例筛查和隔离措施。3.公共场所 商场、车站等需定期消毒,配备洗手设施。

四、科学认识,避免恐慌

1.流脑可防可控,及时接种疫苗是关键。

2.不信谣、不传谣,信息来源以疾控部门或官方媒体为准。

榕江县卫生健康局

2025年4月13日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