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它也没有给出一个常规的答案,而是充分利用拉美电影的特点,用疯癫去对抗世界,既魔幻又现实,硬生生写出了一部“爽片”,但在爽片里,又有着对人性的深探。
今晚聊一部我没想到会上映的作品——
《荒蛮故事》
看到这部定档的时候还有点难以置信,反复确认了几遍才相信确实是这部十年前的电影,接着就是一阵惊喜,因为我实在是太喜欢了。
为了防止大家看到这是一部阿根廷的片子而不感兴趣,我想在开头先跟大家聊几个片中出现的片段,其实也是我们都能共情到的片段。
你有没有面临过原生家庭的问题,被父母和老师批评一无是处,被恋人背叛,被同学嘲笑羞辱;
有没有见过对彼此早已不忠、没有爱情的夫妻依旧捆绑在一起,靠着仇恨、无奈或折磨维持;
有没有去找政府办事的时候遭遇无止境的推脱扯皮,即使面临着显见的不公平,也只能说一句算了;
有没有听过肇事逃逸的人只是因为有钱有权就能互相勾结推出一个替罪羊,然后继续逍遥法外。
这些内容想必大多数人都见怪不怪,甚至提起来都会觉得重复到无趣,无非又是阶级、钱权那一套。
但这片重心没放在这,它不是去讲原因,原因显而易见,而是绕过这些话题,直接聊起了怎么办。
当然它也没有给出一个常规的答案,而是充分利用拉美电影的特点,用疯癫去对抗世界,既魔幻又现实,硬生生写出了一部“爽片”,但在爽片里,又有着对人性的深探。
这就是我迫切推荐给大家的原因,毕竟这样的电影能在院线看到,可遇不可求。
一、
电影一共讲了六个关于失控和复仇的短故事,每个故事都引向了同一的结局:疯狂。
六个故事看似充满随机,是一种无定向的丧心病狂,但是当把它们连成一部电影时,我们能从其中找到同一组关键词:人性与动物性,也可以理解成理性与非理性。
这点在片名和片头就能看出端倪,故事写的是人类与文明社会的故事,但是片名却叫Relatos salvajes,指的是一种未被驯服的野性、狂暴、荒蛮,片头更是出现了十数组动物形象,与人类文明完全背道而驰。
而这六个故事,恰恰组成了人逐渐从人变成动物的过程,也是非理性逐渐占据理性的过程。
第一个,飞机上的复仇,它仍然是个体的复仇,强调的还是人本身,加百列是被身边的人逼迫至此,甚至患上了心理疾病,他面临着父母的控制、老师的羞辱、同学的霸凌和恋人的背叛,最终将所有曾与其产生负面交集的人骗到同一架飞机上带着他们自尽。
第二个,餐厅里的杀戮,服务员深夜迎来的顾客恰好是曾经与她有深仇大恨的人,厨师要替服务员下药杀了他,服务员始终犹豫拒绝,这场戏里看似是两个人对于正反的辩论,其实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理性与非理性的交锋,最终非理性一方持刀复仇,动物性的一面胜出。
第三个,荒野里的厮杀,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人是如何变成动物的,这集中在豪车司机的有钱人一方。当他车坏半路,感受到破车司机代表的穷人带来的威胁时,第一反应是钻进车里报警,这是文明世界内人性的做法。
但是随着对方在他车上拉屎撒尿的羞辱,他的动物性逐渐占据上风,直到他开车撞人,人性已经完全消失,最终在车辆爆炸前两个人的厮杀,已经完全变成了动物间的搏斗。至于穷人,他们的非理性早就被这个不公的阶级社会给逼出来了。
第四个故事中把人性逐渐逼走的另一方变成了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器,爆炸工程师几次停车被以不合理理由拖走需要缴纳高额罚款,他想要一个公平的说法但迎来的是政府各种推脱责任和对市民无所谓的态度。最终他在拖车公司制造了一场爆炸。
这个故事的非理性集中在结局,一个人在制造爆炸之前表达对体制的不满却被当作疯子,妻子会埋怨他忽视家庭,旁人会责备他不赶紧交罚款耽误时间;但当他制造出一场爆炸之后却被当作英雄,所有人哪怕是狱警都在为他的反抗欢呼鼓掌。这个文明社会早已被异化,理性的思考早被弃置一旁,它坚固到唯有进行一次非理性的爆炸才能激起一丝波澜。
第五个故事起源于一场肇事逃逸案,富人家的儿子撞到孕妇后逃跑,最终父母为了保住他,和律师以及调查员商议用园丁的命来换儿子的命。在这一局中,人性中良性的一面几乎完全消泯,无论是精英还是园丁代表的平民,面对电视里报道孕妇身亡一尸两命的消息,几人没有一丝同理心,反倒为每个人该拿多少钱爆发了激烈的谈判。
最后一个故事,婚礼上的疯狂,妻子在婚礼上发现了丈夫出轨,随后二人在结婚现场彻底爆发,整个婚礼充斥着血与火,理性全部消失。但在一切沉寂下来后,妻子突然握住丈夫伸来的手,两个人在废墟里跳舞、接吻,它看似回归了人的理性,却在旁若无人的做爱里陷入真正的疯狂。
二、
电影就是通过这些完全无定向的疯狂点出这个文明世界存在的问题,以个人的非理性接续到全世界的非理性。
在如此简短的六个故事里,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台版的翻译虽然不尽准确,却把握住了它的一点精髓: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
细看这里的每一个故事几乎都是由一件小事引起的,比如婚礼现场看到老公和另一个陌生的女人打招呼,比如前面的车一直在挡自己的路,比如你和这个城市的所有人一样,只是停路边的车被拖车公司拖走了而已。
但就是这些小事一步步变成最后不死不休的大事,这就是这片厉害的地方,在如此精简的故事里,让我们看到了从一个小事引起的,人性陷入疯狂和失控的全过程。
里面最典型的有两个例子,一个是荒野公路两人厮杀的故事。
从破车故意挡路,到豪车绕过后骂破车司机乡巴佬并对他竖起了中指,再到他停车更换车胎,被骂的破车司机对他进行羞辱,豪车司机不堪忍辱爆发将破车撞下河流,最终就是二人爆发了心底的暴戾在车辆的爆炸中胁迫彼此同归于尽。
另一个是和拖车公司代表的政府对抗的故事。
爆炸工程师停在路边的车被拖走需要缴纳高额罚款,但他指出了政府并没有将那里明确设定成禁停区,在一次次反抗中不仅没有得到自己的权益,反倒因为与政府的对抗而导致自己失业、离婚,最终他制造了一场在拖车公司内的爆炸。
整部电影里导演都用了一种手法,就是尽可能地拉长疯狂爆发前的蓄力,最终让爆发在瞬间产生。比如公路厮杀中,导演重复性地剪辑野外公路的空镜,又巨细靡遗地拍下了破车司机在豪车司机头顶拉屎撒尿的全过程。
还有肇事逃逸案里,他以无比冷静的姿态去拍摄权贵们如何算计金钱用钱买命的全过程,而我们就在这种稳定中随着死者丈夫一点点爆发,最终用锤子砸烂了顶罪人的脸。
在这个过程,激起暴戾的不止是片中的人,还有片外的我们,他每一个爆发和发疯的点都是为我们提供情绪疏导的设计,这是它让我们爽的原因,也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了自身人性的短暂失控。
所以,在这些故事里,它最终告诉我们,或许并非是个体的非理性组成了世界的崩塌,而是这个文明社会本身就是具有蛮荒性的,这无疑是最大的嘲讽与荒诞。
比如警察偏偏在求助人死亡的那一刻姗姗来迟,比如国家机器为了敛财无恶不作,比如肇事逃逸故事里门外群众挥舞拳头的群情激愤。
世界的秩序和社会的理性早已不复存在了,它远不止是阿根廷和拉美地区的问题。
所以电影制造了一场又一场的爆炸和毁灭,这是它对这个荒诞世界给出的一种解法,但它也点出了一个避无可避的事实,毁灭之后,爽完之后,空虚开始出现。
如果说前两个故事像是比较纯粹的爽片写法,一个是带着复仇的快意赴死,一个是内心的非理性让暴怒短暂地控制自己手刃敌人。
那么从第三个故事开始,两个人缠斗爆炸后只剩烧剩的骷髅搂抱在一起,彼此之间的深仇大恨变成了旁人眼里关于殉情的谈资;第四个故事里炸掉了拖车公司,引发群众欢呼,然后只剩下了一个被关在监狱里的英雄。
第五个故事的结局,死者丈夫打死了顶罪的人,自己变成了犯罪者,而在无人问津的角落,真正犯案的人逃过一劫。
第六个故事里,爱情和信任早已崩塌,它们在欲望和婚姻关系中不值一提,婚姻变成了一场游戏,一旦绑定就只能互相折磨。
但是空虚并不等于无意义,这是我尤其喜欢最后一个故事的原因。
当新娘带着愤怒和复仇的血染遍整个婚礼现场时,骤然间却风平浪静,废墟里的新郎新娘突然开始跳舞、接吻,然后做爱。
这是毁灭后的重生,这与恨无关,与爱更是无关,偏偏在此时此地激起了彼此心中最原始的性欲,偏偏在此刻意识到了与对方继续纠缠或许才是一种解脱。前者是动物性的彻底爆发,后者则指向了人性的幽微复杂。
最终他们逼走了所有保持理性的正常人,整个世界里只留下这两个癫狂的人在肆无忌惮地交欢。
那就毁灭吧,癫狂没什么不好,至少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它是人获得自我拯救的唯一方式。
来源:汤圆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