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不是造不出新能源汽车,他们只是没有走电动车的科技线,他们很早就开始研究了氢能源汽车,并且卡住了氢能源车的多项供应链的关键专利,然后坐等收钱,全球发现了这点,然后转头研究电动车去了,他们吃相太难看没人陪他们玩。
日本不是造不出新能源汽车,他们只是没有走电动车的科技线,他们很早就开始研究了氢能源汽车,并且卡住了氢能源车的多项供应链的关键专利,然后坐等收钱,全球发现了这点,然后转头研究电动车去了,他们吃相太难看没人陪他们玩。
另外,就连氢能源全产业链日本都没有吃透,比如制氢储氢这块,因为日本觉得不赚钱。所以就搞了氢电池和汽车,但他还卡着这两块的专利,所以没人陪他玩不但是他自找的,就算开放专利,他的整个产业链仍旧有短板。而中国的氢能源车发展轨迹和日本就不一样,日本是先搞乘用车,我们是货车和大客车,这两种车线路相对固定,在起点终点布置加氢站就行,成本大大节约,关键是我国有足够大的市场支撑。
说到底,主要还是日本的技术路线错了,不是别人跟不跟着玩。类似于松下当年的等离子电视。丰田的油电混动领先这么20多年,早该全面停产纯油车,对外授权混动技术。结果还是固步自封,硬生把领先地位拖没了。日本点错科技树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国内市场太小,难以孵化出某个新兴行业产业链。比如日本搞的氢能源汽车,由于日本国内需求少,国外市场开发不出来,订单少,成本就非常高,卖价太贵买的人更少了,陷入恶性循环,导致没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行研发升级迭代,这个产业链就没法孵化出来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日本科技是建立在美国大规模技术转账基础上的,基础研究不行,之前给人感觉强是因为我们太弱。后来中国的科技发展像开挂的龙傲天,然后你就觉得日本科技不行了。别觉得这些技术咱们家攻关了,就觉得这些技术好像没啥大不了的。核心技术的突破难度超乎想象,感觉上是日本拉胯了,实际上日本还有资格去研发就已经是地球上的前几了,搞不出来才是常态,只是咱们家过于异常了。
来源:我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