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笔交易虽低调进行,却在业内激起涟漪。因为这不只是专利买卖,更是中韩两大科技企业,在“后手机时代”摸索新出路的真实写照。
2025年开年,一场没有发布会、没有官宣的技术转让,正在改变两家科技巨头的命运轨迹。
据美国专利商标局披露,今年1月,LG电子将59项美国视频编解码器标准专利转让给小米移动软件公司。
这笔交易虽低调进行,却在业内激起涟漪。因为这不只是专利买卖,更是中韩两大科技企业,在“后手机时代”摸索新出路的真实写照。
小米收下的不是“旧专利”,而是未来视频核心话语权
视频编解码,是所有智能设备播放视频内容的“基础功”。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还是短视频平台、在线视频服务,离不开高效压缩、还原的核心技术。
LG这批转让的小米的专利,正好切中这一技术命脉。而且,大多数专利申请于2020年后,其中有12项尚未正式注册。这意味着——
有效期还长,可用价值高;权利要求仍具“可调整性”,在注册过程中可进一步扩大技术保护边界。这不是“老专利清仓”,更像是一份技术“储备粮仓”,小米花钱买下的不仅是专利编号,而是未来全球技术竞争中,自己多出的一张底牌。
LG在转型,小米在补位,各有算盘
这场交易,不是“谁出价高谁拿走”的简单逻辑,而是两家公司各有取舍、各取所需的结果。
对LG而言,自2021年彻底退出手机市场以来,“如何让手里的专利变现”成了新命题。手机没了,但通信、图像处理、标准协议等领域的技术储备还在,专利不卖就是沉没成本。于是,我们看到:
2022年,LG单季度靠授权就进账近9000亿韩元;接连向Taissa、TCL、vivo、OPPO、小米等企业分批出售技术资产;在股东大会上正式把“知识产权运营”升级为主业之一。但由于标准专利属“国家敏感资源”,韩国政府在海外转让方面设有审批机制,大批量卖很难推。于是LG选择“逐笔走”,每次几十项、控制节奏,也降低对外转让敏感度。
反观小米,这几年的专利焦虑早已不是新闻。IDC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全球出货量超1.6亿台,仅次于三星和苹果。但在标准专利储备上,小米和头部玩家的差距依旧明显。苹果有专利授权网,三星背后有韩国本国研发体系,而小米多数是靠后发优势崛起的,这也带来了短板。
现在接手LG这批高含金量的专利,无疑是对短板的精准补强。既能应对专利诉讼的“不确定性”,又能增加后续谈判和授权的筹码。
专利池时代,专利不再是“护身符”,而是“谈判桌上的通行证”
今天的科技企业,尤其是手机和智能终端厂商,早已不是只靠产品力打天下了。
你要在全球卖手机,绕不开MPEG、VVC、HEVC等标准协议;
你要上5G、推AI,也得考虑谁控制了底层架构。
标准专利就是这场博弈里的“入场券”。买的不只是技术,更是入场的权利和收益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看,小米这次“低调接手”,是在为后面的技术授权、甚至未来主导某些协议谈判做铺垫。而LG,也在逐步将过去手机业务的技术遗产,变现成公司现金流的新来源。
写在最后:没有手机业务的LG,靠卖专利活得不错;有全球市场的小米,也不得不在专利问题上稳扎稳打。
这笔59项专利的交易,也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或许还会看到更多中韩厂商之间的“技术资产交换”,而标准专利,也会继续在技术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比想象更重要的角色。
你怎么看小米的这次操作?是未雨绸缪还是被动补课?评论区等你说说。
参考文章:转让59项美国标准专利!小米赚到了-手机中国
来源:小8说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