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中旬以来,商洛降水大部偏少、气温普遍偏高,全市平均降水量18.6~27.2毫米,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5~7成。市内乾佑河径流量偏枯6~7成,旬河、金钱河偏枯3成,全市水利工程总蓄水量2911万立方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成。加之,4月11日以来,连续大风天气
县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商洛高新区(商丹园区)、商洛经开区管委会、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
3月中旬以来,商洛降水大部偏少、气温普遍偏高,全市平均降水量18.6~27.2毫米,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5~7成。市内乾佑河径流量偏枯6~7成,旬河、金钱河偏枯3成,全市水利工程总蓄水量2911万立方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成。加之,4月11日以来,连续大风天气加快土壤失墒和旱情发展,全市冬小麦、冬油菜受旱面积达36.89万亩,占播种面积56%(其中,轻度干旱29.83万亩、中度干旱5.77万亩、重度干旱1.29万亩),洛南、商州、镇安、山阳四县区受旱明显。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15日~5月9日,商洛天气以多云到晴为主,平均气温偏高,降水仍然偏少。经防指专家会商研判,近期全市旱情将进一步发展蔓延,形势不容乐观。为切实做好抗旱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及时安排部署。当前,正值春播及夏粮旺盛生长期,持续干旱少雨将对农林作物生长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旱情可能持续,影响全市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多变,要牢固树立“抗大旱、保民生”底线思维,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抗旱工作责任,实行“领导包片区、部门包镇办、镇办包村组”的抗旱工作责任制,各级责任人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解决实际困难;党员干部要加强抗旱知识宣传动员,下沉一线,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抗旱合力;要对不同作物生长阶段及区域条件制定差异化抗旱保苗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干旱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二、组织会商研判,深化部门协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紧密配合,协同联动,信息共享,保障全市抗旱减灾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各级防指要及时组织气象、水利、水文、农业农村、城管、林业等成员单位会商研判,旱情达到抗旱预案启动标准的要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抗旱应急响应,细化落实各项响应措施,确保抗旱减灾工作取得成效。农业农村、林业部门要深入一线帮助群众制定抗旱灌溉和田间管理方案,做好苗情和农林旱情监测,科学指导群众积极开展农林抗旱工作。水利部门要统筹做好水资源调配与管理,承担供水任务的水库需兼顾防汛与抗旱需求,汛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蓄水;认真分析当前水源条件和供水形势,制定应急供水方案,对于供水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可结合实际采取打井取水、区域调水等措施,做好应急供水准备,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用水需求;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各地做好抗旱灌溉工作,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加快抗旱灌溉进度;对输水渠道不畅、提水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要加快工程清淤、维护与配套,确保供水设施发挥应有的工程作用。气象、水文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和河道径流量变化,及时提供后期天气形势、雨情、水情、墒情信息,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城管、水利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做好城区供水监测及管网维护,做好城市应急供水保障。应急、电力、交通、商务等部门要提前做好抗旱物资、设备、队伍、电力保障准备。新闻媒体要做好抗旱节水宣传、旱情信息发布等工作,准确报道抗旱工作信息并加强舆论引导。
三、强化旱情统计,加强信息报送。强化各类旱灾情信息的统计报送,内容包括农业、人饮困难和城镇缺水情况、旱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旱面积、受旱程度、对城乡居民生活及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抗旱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效益等。请各县区防指办负责牵头将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受旱、抗旱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成效汇总后于4月25日前书面报市防指办。
联系人:赵丹阳 电话:18240843967,邮箱:1754176428@qq.com
商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2025年4月16日
来源:二三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