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米兰市政府正式提出“周日步行街”项目(Bastioni Aperti)*。该项目计划于每周日上午的特定时间段对全长12km的堡垒式环形大道进行无车化管控和步行化改造,即临时封闭环形大道六条车道中的两条车道,禁止机动车通行,打造慢行友好空间(图1,图
米兰市提出“周日步行街”计划
3月27日,米兰市政府正式提出“周日步行街”项目(Bastioni Aperti)* 。该项目计划于每周日上午的特定时间段对全长12km的堡垒式环形大道进行无车化管控和步行化改造,即临时封闭环形大道六条车道中的两条车道,禁止机动车通行,打造慢行友好空间(图1,图2)。此举旨在将更多街道空间开放给运动爱好者、骑行者、儿童和所有渴望体验城市生活的步行者,以更加可持续的方式打造兼具公共休闲功能和市民认同感的城市空间,同时进一步激活米兰的一系列地标性区域。该项目计划在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期间正式实施。
* Bastioni Aperti直译为“开放堡垒”。其中,Bastioni指米兰市的堡垒式环形大道(也译作“巴斯蒂奥尼大街”或“西班牙城墙”),前身为建于16世纪的西班牙城墙遗迹。在失去堡垒防御和军事功能后,该大道逐渐演变为串联米兰核心区威尼斯门(Porta Venezia)、罗马门(Porta Romana)等历史街区的交通要道,现为环绕米兰核心区的六车道城市主干道。
注:“15分钟骑行可达范围”和“15分钟步行圈”均以环形大道为起点。
图1 “周日步行街”计划中Bastioni堡垒环形大道范围及交通可达性
图源:https://www.quinziiterna.com/portfolio/bastioni-aperti/
图2 “周日步行街”计划对Bastioni堡垒环形大道的改造措施
图源:https://www.quinziiterna.com/portfolio/bastioni-aperti/
该项目方案由昆齐·特纳(Quinzii Terna)建筑事务所的基亚拉·昆齐(Chiara Quinzii)设计。方案致力于将环形大道打造成为连接米兰10个公园的“城市绿链”,成为承载全民运动、古迹导览、露天音乐、街头表演和美食品鉴等户外活动与文化事件的理想场所(图3)。
图3 “周日步行街”计划将环形大道打造为连接多个城市公园的“城市绿链”,承载多项功能的理想场所
图源:https://www.quinziiterna.com/portfolio/bastioni-aperti/
“周日步行街”项目发起人米兰市议员马可·马泽伊(Marco Mazzei)表示,环形大道在举行马拉松等大型活动期间曾多次实施封闭管理,并未对交通造成显著影响。“周日步行街”计划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新的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可能成为应对“过度旅游”的新思路,既能分流热门景点压力,又能让市民重新探索城市。他指出该项目实施的最大阻力是资金问题,成本高昂的项目需有明确的投资计划,具体金额需待方案细化后确定;项目实施的关键在于评估政治和公众支持度,并于后续开展项目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议员爱丽丝·阿瑞恩塔(Alice Arienta)指出环形大道不应“被汽车独占”,该计划将通过创造新的公共空间实现“旅游去中心化”,引导游客探索除大教堂之外的其他米兰景点。米兰主动交通与无障碍委员会主席吉娅·比斯卡罗(Guia Biscaro)肯定了该项目的价值:“周日早晨交通流量低,适合启动该项目,且米兰已具备大规模临时封路经验,市民已准备好以全新方式体验城市。”
近年来,米兰已实行多项举措推动城市无车化、可步行化,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1)“生态星期日”(Domeniche Ecologiche),即指定周日全天禁止燃油车进入市中心核心区域(即C区),仅允许电动车、公共交通和紧急车辆通行;(2)“大教堂广场步行化”(Pedonalizzazione Piazza Duomo),即米兰大教堂周边自2017年起全面禁止机动车通行,2020年彻底移除了机动车道,将大教堂广场周边改造为纯步行区;(3)“大都会自行车计划”(Cambio Biciplan),旨在于2024—2035年构建覆盖整个米兰大都会区域的自行车网络体系。未来,伴随米兰市B区、C区交通限行政策的持续推进,“周日步行街”计划也许会成为未来市中心推行全面无车化的一次先行探索。
资讯来源:
https://www.milanotoday.it/attualita/blocco-traffico-pedonalizzare-bastioni-2025.html;
https://www.milanocittastato.it/milano/lacittadeisogni/si-chiama-bastioni-aperti-ma-e-il-progetto-per-chiuderli-al-traffico/;
意大利推行多项举措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意大利积极推行多项举措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2025年2月25日,意大利颁布了第16号法律(原第201/2024号法令),使《文化法令》(Decreto legge Cultura)从临时性行政法令上升为具有长期效力的国家法律。该法令共涵盖13项条款,旨在提供一系列为期三年的政策工具,以促进文化薄弱地区(特别是郊区、内陆和人口稀少地区)的文化发展,助力文化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引擎。
该法令的第一条也是法令的核心之一是“奥利维蒂计划”(Piano Olivetti)#。该计划投入总计3400万欧元,用于支持文化薄弱地区的图书馆、出版业和社区文化倡议项目,以促进郊区、内陆、人口稀少和贫困地区的文化复兴。其具体分配方案为:3000万欧元用于历史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的图书采购;300万欧元支持由35岁以下青年人运营的新型图书馆的建设;100万欧元用于人口不足5000人的小镇的图书销售。该计划旨在将图书馆从传统藏书机构转型为社会包容与教育中心,特别关注青年和弱势群体的需求。该项目还另外拨出1000万欧元用于支持纸质媒体的文化内容扩充,特别是丰富文化、娱乐和视听领域的专题内容。
#“奥利维蒂计划”得名于意大利工业家、前意大利众议院议员阿德里亚诺·奥利维蒂(Adriano Olivetti)及其主张的“企业应成为文化传播者”理念。该理念已升华为国家文化战略,并受到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平面设计师、社会学家、作家和哲学家等领域精英的关注、认同。
在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平衡方面,2024年颁布的第60/2024号法令第34条为南部7个大区的文化建设项目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具体项目包括:修复标志性历史遗址与纪念碑;每个大区可建设或升级一座代表性博物馆;针对社会经济处于边缘地位的城区,实施文化再生计划;培育成员为35岁以下人群的交响乐团和舞蹈团体;对文化空间进行节能环保改造;加强文化遗产地的防灾能力建设;扶持文化创意领域的意大利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推动与环地中海国家机构协作,以建设地中海文化合作网络。
此外,政府还计划拨款338万欧元支持“当代创意实验室”(Laboratorio di creatività contemporanea)和“博物馆再生计划”(Il museo rigenera)。前者针对现有或新建的文化中心,后者针对现有博物馆的更新改造以推进城市更新与社会转型。另有1.764亿欧元用于“郊区与文化计划”(Periferie e Cultura),旨在资助郊区文化福利项目的建设,特别是废弃公共空间改造为文化设施的项目。《国家振兴与韧性计划》(PNRR: Piano Nazionale di Ripresa e Resilienza)亦拨款3亿欧元用于提升300余家文化场馆的无障碍设施,为2025年底召开的“城市更新国家论坛”作准备。UPI
资讯来源:https://www.gazzettaufficiale.it/eli/id/2024/12/27/24G00224/SG;
https://www.orizzontescuola.it/cultura-e-inclusione-il-piano-olivetti-investe-34-milioni-per-biblioteche-e-editoria/;
https://www.informaentilocali.net/2025/03/04/il-dl-cultura-e-legge-piano-olivetti-per-le-periferie-con-34-milioni-per-biblioteche-librerie-ed-editoria-10-milioni-per-terze-pagine-circa-3-milioni-per-le-istituzioni-culturali-cooper/;
以上资讯由本刊意大利站 吴思娇 谢舒逸 供稿
[日]东京西新宿地区更新规划/《老旧楼房管理与再生法》出台(2025.4)
[新加坡]《2025年总体规划草案》公布/铁路走廊将新增两大社区节点(2025.3)
编辑、排版 | 顾春雪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来源:国际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