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现在所谓的“风狮爷”,是金门文创人基于闽南石敢当文化与石狮公文化成功策划的文创成果。风狮爷的命名者,是金门风狮爷雕塑艺术创始人王明宗先生。风狮爷名称出现时间大约是1990年左右!在此之前,世上并没有风狮爷的说法。—— 此事实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风狮爷文化。王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1. 世上本无风狮爷。
我们现在所谓的“风狮爷”,是金门文创人基于闽南石敢当文化与石狮公文化成功策划的文创成果。风狮爷的命名者,是金门风狮爷雕塑艺术创始人王明宗先生。风狮爷名称出现时间大约是1990年左右!在此之前,世上并没有风狮爷的说法。—— 此事实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风狮爷文化。王明宗的命名,虽是文创式命名,却对相关的民俗文化起到了总结与推广的作用。在包括金门在内的闽南滨海地区,确实出现了一种与普通石狮公有所区别,且寄寓着滨海民众强烈镇风意愿的直立式石狮厌胜物。风狮爷称谓的出现给此类相关事物一个非常妥切的命名。
让人意外的是,由于金门文旅事业的兴盛,风狮爷一步步成为金门的标志性风物,续而强势传播至厦漳泉,在文化母地掀起了一股石狮公易名热潮。缺少乡土记忆的闽南年轻一代渐渐模糊甚至失去了石狮公的概念,遇到类似风物言必称风狮爷。然而,与剑狮概念顺利取代狮咬剑概念不同,风狮爷概念在覆盖石狮公概念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协现象,毕竟镇风并非所有石狮公的功能。源自金门的风狮爷概念,像手中捧起的沙子,稍一用力便漏向手指的下方。显然,风狮爷文化的传播速度,太过迅速,远远超出了金门文创人的初始构想。
2. 重塑我们的风狮爷概念。
当我们明白风狮爷是一种文创成果时,我们便会理解,为何源自金门的风狮爷概念竟会如此杂乱,拼凑,缺少逻辑。这毕竟是三十多年前的文创成果,三十多年前,我们压根就不知道文创为何物呢!可见,台湾的文创产业曾经如何地遥遥领先于大陆。
文创之路,始于概念。为了拓展厦门的风狮爷文创,我们需要重塑风狮爷的概念,使金门的风狮爷1.0版本过渡到厦门的风狮爷2.0版本。一是我们要确立包括镇风、石敢当、狮神在内的风狮爷定义三元素;二是我们要确立风狮爷的前身与雏形。狮面石敢当是风狮爷的前身,狮形石敢当是风狮爷的雏形;三是我们要确立风狮爷既是石敢当又是石狮公的二元属性;四是我们要确立石敢当属性是风狮爷的第一属性。
如是,我们就可以厘清素面石敢当、狮面石敢当、狮形石敢当、风狮爷的演化链条,就可以了解清楚包括狮面石敢当、狮形石敢当、普通石狮公、风狮爷在内的“四大石狮公家族”。
我们需要在较为明晰、较富弹性的新概念下,对造型各异、数量庞大的相关风物,进行细致地归纳总结,从而建构可供深入分析比较的民俗镇物体系。
3. 厦门风狮爷文创即将兴起。
今天下午,我去翔安黄厝三才手造工作室造访青年陶艺人陈青山,陈青山已深耕风狮爷塑造艺术长达五年以上。关于他的第一篇推介文章是我写的,题目是《他,用泥巴塑造的“翔安风狮爷”,竟然笑了!》。
交谈甚欢,我发现,彼此的风狮爷概念极为接近。近几年,他与友人驱车到厦漳泉到处寻找石狮公,对石狮公文化也有了较深的了解。较之于王明宗,陈青山更为年轻,更有冲劲,拥有更为丰富的塑造素材,也拥有更为无拘的创造思路,是新一代匠人新秀,值得期待!
厦门人喜欢称高明的匠人为“某某师”,王明宗与陈青山,堪称“明宗师”与“青山师”。王明宗是金门风狮爷塑造艺术领军人物,陈青山则是厦门风狮爷塑造艺术领军人物。当然 ,我见识窄小,会不会有其它的黑马人物已经出现,就不得而知了。可以预言的是,风狮爷将成为始于金、盛于厦的文创风物,厦门的风狮爷文创即将蓬勃兴起。
世间本无风狮爷。
“无”是无中生有,也是无限可能!
来源:鹭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