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用户为中心——基本上每位产品经理入行时都会听过这句话,会被这样要求。但在日常工作中,很少有人能做到。其实就是洞察力和对用户理解不够的问题。这篇文章,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解决的。
以用户为中心——基本上每位产品经理入行时都会听过这句话,会被这样要求。但在日常工作中,很少有人能做到。其实就是洞察力和对用户理解不够的问题。这篇文章,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解决的。
这几年,我一直在从事面向市场和用户的产品设计,所以研究用户,理解用户也是我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我对用户也沉淀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想借这篇文章,再次和大家交流下。
这几年,互联网的岗位不断细分,有不少产品岗可能不太需要关注用户,如中后台产品、内部IT产品等,所以这里讨论的用户,是面向市场和用户服务的产品,需要关注的。
在培养新同学时,我发现有些同学洞察力很强,一眼就能看到更深层的问题。
所以,我们就想,能不能通过总结一套产品方法论,提高团队业务整体的洞察力。
但通过多次一对一定向辅导和实践后,我们发觉,洞察力很难实现个体迁移。
一个人好像无论如何也学不到另一个人的洞察力。即使我们手把手教新同学理解需求,这次帮着他做出来了,下次同样的问题又还是会无从下手。
后来团队讨论后一致认为,洞察力其实是不可复制的,它不属于可快速复制的方法论范畴,也不能通过一次两次的业务带领,就能够学到的。
洞察力,反映的是对用户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用户的认知。而认知水平的高低,本质是对用户的理解程度差异。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次争论问题,一旦争论到用户初衷或场景问题时,我们组长就会叫停——因为认知问题,无法通过讨论达成一致。
也因此,具有洞察力,就有了握住市场的机会。所以洞察力,往往也是判断产品人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那如何提升洞察力呢?洞察力高低在于对用户的理解,只有对用户理解足够深刻,才能洞察到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真实需求,才能发现产品机会。
理解用户,则需要日复一日的保持空杯心态,去研究用户,研究他们的特点,场景。并且因为用户特点是动态变化的,所以需要长期地,持续地去研究他们,培养自己对用户的理解。
我也见过一些高职级或管理层,会做出不符合预期的决策。根本就在工作久了之后,逐渐远离用户,失去了做产品的初心,缺乏用户和市场的理解。
所以,不论在什么岗位,什么职级,都要脚踏实地的,甚至日拱一卒的,去研究用户。唯有保持这样的态度和决心,洞察力才能成为产品人的核心竞争力。
用户的特点有很多,不同业务背景、不同角色、不同场景,这些分裂组合下,可以分化出成千上万个标签。但在这里,我想聊的是用户的根本。
1. 用户是人大家对“用户”都有自己的认识。张小龙说用户的本质是人,俞军说用户是需求的合集,还有人说是数据的表现。
我个人不太认可把用户当成抽象的概念。因为对用户的研究如果太抽象,把他们当成一个个空虚的数据点或概念,做产品一些年限后,会陷入工作麻木期,对用户麻木,对工作完成就好,按部就班做事,甚至为了商业目的毫无节制进行产品设计。
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要理解这些使用数据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要对用户保持敬畏之心。
一旦我们缺乏敬畏之心,就会过度设计。所有不敬畏用户的产品,用户也会抛弃产品。
因此我们研究用户,首先要把用户当成“人”,当成一个个鲜活且独立的个体。
其次,人之所以为“人”,是人具有动物性和有理性。
动物性是人的贪嗔痴懒笨,趋利避害,帮助我们人类跨越数万年的自然灾害,存活至今。
理性则是人作为灵长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我们通过理性思考,规避动物性短视造成的劣势,从长远和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
但所有的人类在思考的时候,动物性的反应速度一定快于理性的。因为它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迭代,比只进化了数万年的理性,肯定要强大很多。
所以,顺从动物性的设计,会让用户感觉到舒服。因此很多产品设计成反馈块,体验顺畅,本身也是在顺应人的动物性。
除此之外,动物性本是是为了人趋利避害生存下去的,但仅限于远古时代,而今天的动物性反而不利于人们在社会中学习成长,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克制自己的动物性,常用理性思维去思考和判断。
虽然理性的反应时间长,可理性的思考更有利于大家,从更长远的角度,去做有利于发展的决策。
在一些需要坚持或消耗自制力的产品设计上,也可以通过引导人的动物性本能,来提高学习的有趣性或引导用户愿意去做制定动作,例如所有游戏,都是通过快速反馈来降低学习门槛。
2. 用户是特定场景下的目标群体我们在做产品时,所讨论的用户,都是基于特定场景下的目标群体。
人是复杂的,不同场景下产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同样是讲电话,我们在办公室和坐在公园里,产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在办公室,不太希望话筒声音太大,被同事听到隐私,在公园里周围环境嘈杂,要话筒声音大一些,方便听清。
所以,对用户的研究不能离开特定场景。
其次,目标群体是根据不同的类别来区分的,同一个产品所辐射的目标群体也可以存在多个。不同标签下的不同角色,在特定场景下,也会得到不同的需求。
在腾讯8分钟产品课里,有个腾讯电脑管家的案例:通过线下调研,根据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划分出了四个目标群体,并以此作为方向重构产品,从而获得用户量的破圈和增长。
目标群体不唯一,我们可以根据年龄、角色、性别、职业、喜好等标签来区分出多个用户群体。结合场景和角色标签,找到产品的目标用户的特点。
在找到我们的目标群体和核心场景后,指导我们进行产品迭代和规划方向。
3. 用户是懒笨的首先,用户是懒笨的,这句话并不是贬低的意思,只是人的天性如此,能不动脑就不动脑,能不学习就不学习。
所以做产品设计时,尽可能不要设计出需要用户思考和学习的产品,否则会加重用户的负担,导致用户产生反感,甚至离开。
其次,人是很主观的和随机的,人的喜好是会随着不同的场景、心情等变化而变化。
所以,要理解目标用户的相同之处,同时也不要因为部分用户的反馈就停止某些设计,毕竟单个用户的喜好,也是不可控的。
不要用户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需求也不是说的人多的就应该做。
第三,人也是固执的,一旦出现自己认定的东西,就不太愿意去改变。
固执的背后是自尊心在维护,很多恼羞成怒的例子,都是因为自尊心作祟。
所以,尽可能不要去教用户,也不要随意去变更核心流程的操作路径,除非是路径有明显提升,否则随意调整操作流程,会给用户留下不好的印象。
国内视频网站的崛起,也是命中了“懒笨”的特点。之前大家看电视剧电影,只能通过电视,或者去视频网站都需要下载播放器播放,有些影片甚至还需要单独下载字幕,安装字幕才能看。
而今移动端崛起后,大家要看剧,会优先选择腾爱优这些视频网站,这也是命中了那些不愿意去下载,或不愿意学习如何下载资源的用户,提高了大家看剧的编辑性。
所以也有人说,“懒”是科技进步的的第一原动力。
不论是在接受需求时,还是理解用户时,如果不是亲身体验感受到的,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失真。
所以我认为,任何的同理心,都不如设身处地来的真实。因此我们研究用户的最终奥义,是成为用户。
这对C端产品来说相对会容易一些,但对B端产品来说,会相对吃力,因为B端通常需要模拟真实经营场景。
所以,B端的业务理解用户的门槛更高,也更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情况。
我们业务之前也是服务B端商户的,只通过调研,其实很难了解到B端商户的真实场景。
为此,我们为了模拟真实经营场景,专门投钱在线下开了一间真实店,通过全员轮值的方式,维护店铺运转。
而在真实经营过程中,我们挖掘到了很多之前没有关注到的需求点,也做了很多同行没有落地的产品创新。
所谓线上聊千遍,不如实际做一遍,也是这个道理。
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和认知也注入产品中,渐渐的,产品会越来越像设计者。
我之前做的产品,都是偏工具型的产品,但我当时只专注提效的功能设计,缺少用户视角。
后来,我组长提过一个需求,让我做个天气预报,是个很简单的需求,就首页在左上角加个温度和天气的样式。
但我认为这个功能没什么实际价值,跟业务场景也不符合,所以并没有接受。
后来组长说,豆奶,你设计的功能都太像工具了,没有温度,离用户太远了。长此以往的话,容易变成更好的工匠,而不是更好的产品设计者。我们做产品的,要把用户当成真朋友,只有用真心设计产品,用户才能感受到,也才会留下来。
我当时也并不理解这个功能的价值,也不认可组长说的。直到多年之后,我才意识到,产品没有温度,就只能被当成工具,就如同手握冰冷的锤子,如遇到更好的,随时会把手里的锤子扔掉。
只有我们把用户当成朋友去认可,在产品设计中适当添加一些有温度的功能,用户才会真正感受到产品的生物性,我们的产品才会真正“活”下来。
产品价值=用户价值+商业价值。俞军说,一款好的产品是有效用,有利润,可持续的。有效用,能解决用户问题的,就是用户价值。
用户价值,简单来说分为两个层面,效率和体验。
效率,可以是工作效率,流程效率,生活效率,管理效率等。
如,更快搜索到内容的小红书/百度,更快找到好吃店铺的美团,更快买到东西的电商平台,更好管理学习效率的番茄钟,提高沟通的企微飞书钉钉,都是在提高效率来创造价值的。
体验,包括情感体验、交互体验、视觉体验等。
如,看视频更爽的抖音,无需下载就可观看的视频平台,打开就可以交流的微信,更清晰的手机相机,可以储存食物的冰箱,让自己身体更香的沐浴露,都是在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而这都是提升体验来创造价值的。
所以,用户选择产品,一定是基于上面的用户价值做出的判断,只有用户认为产品提供的价值,高于其他产品或不用产品时提供的价值,用户才会有选择我们的机会。
同样,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也要可以从效率和体验两个层面切入。只有把这两个层面把问题想清楚,设计出的产品才会有产生用户价值的机会。
每周企微都通知说花了 X 个小时,回了 Y 条信息。每年各家产品也在告诉大家在产品上花了X时/Y分钟,甚至告诉大家在什么场景下发生的。
也都是在提醒用户,产品为用户提高了多少效率,以此来强化产品在用户心中的价值。
豆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于企业服务的Saas产品经理,要做个努力生活的产品人。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