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哈节目组这是要'官宣'鹿晗?对比跑男操作暴露综艺潜规则”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4 18:50 2

摘要:最近《哈哈哈哈哈》节目组在宣传中频繁提及鹿晗,意外成为娱乐圈的"悬疑剧场"。作为吃瓜群众眼中"消失人口"的鹿晗,其社交账号已停更113天,工作室也进入"冬眠模式",这种反常现象让粉丝们集体陷入福尔摩斯模式。

最近《哈哈哈哈哈》节目组在宣传中频繁提及鹿晗,意外成为娱乐圈的"悬疑剧场"。作为吃瓜群众眼中"消失人口"的鹿晗,其社交账号已停更113天,工作室也进入"冬眠模式",这种反常现象让粉丝们集体陷入福尔摩斯模式。

同样是顶流出走,隔壁《奔跑吧》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自从蔡徐坤事件后,节目组用"技术故障"打码镜头,官微绝口不提相关话题,硬是将一档综艺做成了"消消乐"大师课。反观五哈节目组,在第三季招商会上高调播放鹿晗往期片段,最近更流出疑似鹿晗参与录制的路透,这波操作就像在玩"狼人杀"——既想让观众猜身份,又不断抛出线索吊胃口。

综艺节目这种"藕断丝连"的营销套路,本质上是流量经济下的产物。据艺恩数据显示,明星关联话题能为综艺带来平均37%的流量增幅。但就像高空走钢丝,过度消费艺人隐私反而容易反噬——当年《极限挑战》频繁炒作孙红雷回归,最终导致观众期待值断崖式下跌23%。

对于芦苇(鹿晗粉丝昵称)而言,这种"薛定谔式营业"堪称甜蜜的折磨。就像追更连载小说,既渴望看到偶像动态,又担心节目组过度消费。有粉丝在超话里感慨:"我们捧在手心的宝贝,怎么就成了招商PPT里的固定素材?"

在艺人经纪与综艺制作的博弈中,如何把握分寸感成为关键课题。参照日综《人类观察》的处理方式,当木村拓哉女儿宣布退圈后,节目组立即清除所有相关影像,这种"断舍离"反而赢得观众尊重。反观内娱某些制作方,总把艺人当成"可再生资源",殊不知观众早已厌倦"狼来了"的戏码。

当综艺宣传开始游走在"情怀牌"与"消费欲"的灰色地带,我们更期待看到制作方展现专业素养。毕竟真正的观众黏性,从来不是靠吊胃口维持的。就像陈赫在节目里说的那句名言:"搞事情要适可而止啊!"——这句话,某些节目组真该裱起来当座右铭。

来源:完全化综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