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科技产业紧密交织的当下,美国政府的一纸禁令,让AI芯片巨头英伟达陷入泥沼,超400亿季度收入化为泡影,也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掀起惊涛骇浪。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英伟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8-k文件,披露已接到美国特朗普政府通知,将“未来无限
在全球科技产业紧密交织的当下,美国政府的一纸禁令,让AI芯片巨头英伟达陷入泥沼,超400亿季度收入化为泡影,也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掀起惊涛骇浪。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英伟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8-k文件,披露已接到美国特朗普政府通知,将“未来无限期”对中国和以色列等D:5国家禁止出口英伟达H20芯片,除非获得许可证。美国政府宣称,此举是为应对相关产品可能被用于或转用于中国超级计算机的风险。
这一禁令犹如一记重锤,精准击中英伟达要害。截至2025年4月27日的第一季度内,英伟达减记约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0亿元)费用,这笔费用与出口到中国等地的H20 GPU芯片相关。同时,与H20产品相关的库存、采购承诺和相关储备费用同样高达数十亿美元。
作为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唯一符合美国规定的特供芯片,H20也遭禁售,且英伟达今后无法再向中国销售任何高性能GPU产品。这一系列调整,预计将冲击英伟达超100亿美元的营收。受此消息拖累,英伟达(NASDAQ: NVDA)股价盘后重挫6%,至105.36美元/股;超微半导体公司 (AMD) 盘后股价也下跌7.07%,台积电ADR盘后下跌1.96%,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股价集体下挫,市场一片哗然。
自2022年拜登政府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以来,英伟达为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专门设计符合出口管制的H20芯片。2024年2月,英伟达开始接受分销商对华专供新款AI芯片H20 GPU的预订,每张定价在1.2万 - 1.5万美元区间(约8.6万 - 11万元),略低于昇腾约12万元售价。经销商提供的H20服务器预配置了8颗AI芯片,售价140万元,相比配置8颗H800芯片的服务器在两年前推出时售价200万元,H20以相对亲民的价格和不错的性能,在国内AI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酝酿进一步收紧限制,计划将H20纳入出口管制清单,此举直接对英伟达业绩产生影响。美国议员于2月联名敦促美国商务部采取行动,而中国科技企业可能已预判政策风险,仅第一季度就突击采购价值160亿美元的H20芯片库存。即便如此,仍无法阻挡禁令落地,H20从备受期待的特供“宠儿”沦为被禁售的对象。
英伟达并非没有抗争过,公司曾辩称,进一步收紧AI限制只会增强中国摆脱对美国技术依赖的决心,而这种打压会削弱美国企业。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曾指出,世界上大约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自中国,其中许多人在美国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中国市场对于英伟达乃至全球AI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如今,来自中国的营收已降至出口管制前水平的一半,但中国的竞争形势却在加剧,英伟达连续第二年在年度报告中将华为列为竞争对手。
这一事件也为全球科技企业敲响警钟,美国政府在科技领域的长臂管辖和出口管制政策,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企业头顶,随时可能落下,斩断企业的市场拓展之路和创新发展脉络。在全球化分工的大背景下,这种单边主义的制裁行为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阻碍了科技的交流与进步。
对于中国而言,此次事件再次凸显建立自主可控算力体系的战略紧迫性。国产算力芯片的商用加速及存储厂商的HBM突破,或将成为破局关键。此前,华为的昇腾910、寒武纪的思元590等国产芯片已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部分企业开始尝试将业务向国产芯片转移。随着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生态,有望逐步降低对国外高端芯片的依赖,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美国全面封杀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是美国在科技领域对中国围堵打压的又一体现,其背后是地缘政治博弈和科技霸权思维作祟。但历史无数次证明,封锁与打压只会激发被制裁方的斗志和创新能力,推动其加快自主研发进程。未来,全球AI产业格局必将在这场风波中重塑,而中国有望凭借坚定的自主创新战略,在其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