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正缓慢走向“消亡”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6 06:12 2

摘要:上周,Meta人工智能研究部门负责人乔尔·皮诺(Joelle Pineau)宣布离职,许多人不禁好奇,皮诺过去两年一直领导且于2017年加入的Meta旗下著名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FAIR)究竟发生了什么。

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图片来源:Nathan Laine—Bloomberg/Getty Images

上周,Meta人工智能研究部门负责人乔尔·皮诺(Joelle Pineau)宣布离职,许多人不禁好奇,皮诺过去两年一直领导且于2017年加入的Meta旗下著名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FAIR)究竟发生了什么。

皮诺的辞职时机令人费解。就在她宣布离职数日后,Meta在一个不同寻常的周末推出了Llama 4模型,结果却引发了争议。新模型因被认为发布仓促、缺乏透明度、可能夸大性能指标,以及有迹象表明Meta未能跟上像中国的深度求索(DeepSeek)这样的开源人工智能竞争对手的步伐,而遭到研究界的批评。这一切都发生在人工智能模型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之际,而Meta计划今年投入高达65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FAIR是“基础人工智能研究”(Fundamental AI Research)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曾是Meta在人工智能开发领域的璀璨明珠。但在过去两年里,随着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将公司发展重心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这个备受赞誉的实验室在公司内部逐渐被边缘化,愈发被公司内部更注重商业化应用的人工智能团队抢去了风头。例如,最新推出的Llama模型是Meta独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团队(GenAI团队)研发的,而非FAIR的成果。与此同时,FAIR逐渐衰落,许多优秀的研究人员跳槽到了竞争对手公司和初创企业:2023年2月发布的最初Llama研究论文的14位作者中,超过半数在六个月后离开了公司,而在过去一年里,至少有八位顶尖研究人员离职。

据一位上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的前Meta员工称,该实验室正缓慢走向“消亡”,此观点与其他前FAIR团队成员的看法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来看,皮诺的离职可以被视为该实验室的垂死挣扎。

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被认为是深度学习领域的“教父”之一,也是FAIR的创始人。在Meta从外部寻找接替皮诺的人选期间(皮诺将留任至5月),他目前正临时领导该团队。他否认FAIR正在走向消亡,在给《财富》杂志的电子邮件中表示:“这绝非FAIR的终结。”相反,他坚称该实验室即将迎来全新发展契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团队的存在实际上使FAIR能够重新专注于更长期的人工智能研究。

杨立昆表示:“这更像是一个全新的开端,在这个阶段,FAIR正重新聚焦于我们所说的高级机器智能(AMI)这一雄心勃勃的长期目标。”这位64岁的法裔计算机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这一术语具有误导性,并创造了“高级机器智能(AMI)”这个术语。他表示,这一概念旨在助力机器像动物和人类一样高效地理解世界、进行推理、制定计划和学习。他也曾公开表示,对当前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人工智能方法能否达到人类智能水平持怀疑态度。

皮诺也给《财富》杂志发来了一份声明,称自己“对Meta整体人工智能工作和战略仍满怀热忱”。她表示,Meta仍然大力支持探索性研究,并将FAIR作为公司内一个独立机构,但“对我个人而言,当下正是重新调整精力的合适时机,然后再投入到全新的挑战中”。

然而,《财富》杂志上周采访了七位前Meta员工,其中部分受访者因未被授权谈论前雇主而要求匿名。许多前员工(包括前FAIR研究人员)表示,近年来,随着大型科技公司内部“蓝天”研究(即旨在探索新知识,不一定专注于即时实际应用或商业收益的基础研究)放缓,FAIR正经历缓慢却不可逆转的衰落过程。他们还表示,与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团队相比,FAIR开展的项目能获得的算力资源更少——不过Meta既未证实也未否认这一点,仅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不会就算力资源分配事宜发表评论。

FAIR十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基础人工智能研究

FAIR由扎克伯格和杨立昆于2013年12月创立,其崇高的使命宣言是通过开放研究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发展,造福全人类”。FAIR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开展基础性工作,为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到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未来进步奠定了基础。FAIR的许多创新成果最终确实助力Meta改进了其产品,从在社交媒体上标记朋友照片,到辅助审核极端主义和仇恨言论内容。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全力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图片来源: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Getty Images

据《金融时报》报道,目前FAIR拥有约1000名员工。该机构最初在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的脸书(Facebook)总部、伦敦和曼哈顿设有办公地点,2015年扩展到巴黎,并在西雅图、匹兹堡、特拉维夫和蒙特利尔设立了规模较小的卫星实验室。

但到了2022年,Meta将FAIR团队并入了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该部门专注于为所谓的元宇宙开发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这导致许多FAIR研究人员离职。尽管这一变动看似让FAIR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其在2023年重新成为焦点,在Meta被视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令人瞩目的卷土重来大戏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2022年11月下旬,当OpenAI推出ChatGPT时,人们认为Meta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远远落后于OpenAI、Anthropic和谷歌。但FAIR通过开发出首个能与其他公司推出的模型相抗衡的免费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助力Meta重回赛道。这款模型被称为Llama[名字巧妙地运用了大语言模型(LLM)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而大语言模型正是驱动ChatGPT等创新成果的人工智能类型],一经推出便在人工智能领域引起了轰动。

继首个Llama模型之后,FAIR在2023年7月迅速推出了Llama 2。它的发布掀起了开源大语言模型的开发热潮,并使Meta成为大语言模型领域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到了当年9月,问题出现了:The Information报道称,由于FAIR与Meta内部另一个研究团队围绕算力资源展开激烈争夺,许多最初参与Llama研发的FAIR研究人员离职,而那个竞争团队当时正在研发一款后来被公司放弃的竞争模型。两名离职的研究人员后来创立了Mistral AI,这是一家目前估值达60亿美元的法国初创公司;Llama的作者之一、FAIR的研究主管阿尔芒·茹兰(Armand Joulin)则跳槽到了苹果公司。

数月后的2024年1月,FAIR再次进行了重组。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的加速,以及Meta加大了与OpenAI、谷歌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xAI等公司竞争的力度,FAIR与由艾哈迈德·阿尔·达赫勒(Ahmad Al-Dahle)领导的Meta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团队(GenAI团队)合并为一个团队,一位前FAIR负责人称此举为“沉重打击”。

这一打击也与Llama的研发工作有关:上周末发布的Llama 4是由Meta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团队主导的,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副总裁艾哈迈德·阿尔·达赫勒领导。皮诺和FAIR开发了最初的Llama模型和Llama 2。但在那之后,新成立的、由Meta副总裁马诺哈尔·帕卢里(Manohar Paluri)带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团队中的一个小组,接手了Llama的研发工作,使FAIR基本上被边缘化。

前员工称Meta已不再将探索性人工智能研究列为优先事项

自FAIR并入产品团队以来,前员工们表示,Meta逐步降低FAIR所擅长的开放式、探索性研究的优先级,转而将资源投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团队主导的以产品为导向的项目。

一位在2023年离职并创办初创公司的前FAIR研究人员表示:“说实话,这让我非常难过。大约在2019年,FAIR可谓如日中天,那是个极其独特的地方。”他还补充说,他认为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目前显然更重视生成式人工智能而非FAIR”。

自2017年以来一直领导FAIR的乔尔·皮诺将于5月离开Meta。图片来源:Nathan Laine—Bloomberg/Getty Images

另一位在2021年离职的前FAIR研究人员回忆说,FAIR历来对探索人工智能各个细分领域的项目更为开放,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只是其中之一。他说:“过去,你在FAIR向经理提出一个项目构想,然后便能着手开展。你可以说,‘我想从事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我想从事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工作’,‘我想从事语音识别研究’……而且极为重视团协作。”

如今,他表示,他看到FAIR以及微软、谷歌等其他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对学术思维模式的支持力度正呈现出日益削弱的态势。“这是整个行业都在发生的事,”他说,“越来越多的人被迫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例如,谷歌将其两个人工智能研究机构——DeepMind和谷歌大脑(Google Brain)合并成了一个名为谷歌DeepMind的单一实体,现在该实体更专注于助力开发谷歌的Gemini人工智能模型,而不是像之前那样致力于基础人工智能研究。

Meta在给《财富》杂志的书面评论中表示,公司对FAIR的承诺坚定不移。该公司写道:“我们的战略和计划不会因近期的事态发展而改变,我们仍致力于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我们的FAIR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团队紧密合作,这种协同模式不仅优化了团队间的沟通协调,还大幅提升了决策效率。我们对未来的新机遇满怀期待,其中包括FAIR将继续专注于高级机器智能研究,这将使我们能够实现雄心勃勃的长期研究目标。”

但前员工们表示,FAIR无疑已今非昔比,且这种变化并非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位受访者表示,如今,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展开,不再聚焦于通过研究来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他还补充道,扎克伯格关注的并非研究本身,而是人工智能对Meta盈利的贡献。

一些前FAIR研究人员认为注重产品是自然趋势

Lightning AI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威廉·法尔肯(William Falcon)曾于2019年在FAIR开展部分博士研究工作。虽然他对FAIR那段辉煌岁月满怀眷恋,但对于在人工智能产品快速发展的时代,FAIR作为“蓝天”研究实验室的未来,他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说:“你能够像大学教授一样做研究,拥有更多的算力资源,还能享受优渥的高薪待遇。”然而,他也表示,那本质上是一段“蜜月期”,回归产品开发是“自然的演变”。

埃里克-梅耶尔(Erik Meijer)是前Meta工程师和研究员,他所在的团队于2022年遭遇裁员。他表示自己“从来都不看好”像Meta这类公司内部的研究部门。

他说:“如果企业有意开展基础研究,理应毫无附加条件地为大学提供资金支持。工业实验室应当与产品团队紧密合作,通过生产与研究之间的紧密反馈循环机制,打造未来创新成果的输送渠道。”

他言辞坦率地表示:“要是FAIR就此消失,我认为并无不妥,而且Meta正像谷歌的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更少的目标上’。”他所提及的,正是前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曾用以阐述谷歌将资源聚焦于少数核心项目这一战略时所说的话。

一位前FAIR研究人员强调,他认为FAIR不会消失。

谈及当前整个人工智能行业对产品的关注,他指出:“这是一个循环过程。”他也坦言,这种状况或许会令研究人员感到失落。“当下正处于开发利用阶段,不过探索阶段很快就会再度回归,这便是这些公司依然保留‘蓝天’团队的原因。”他说道,“诚如杨立昆所言,此刻或许正是重新开始的绝佳时机,如此一来,他们便能为迎接下一波创新浪潮做好充分准备。”

FAIR能否重现昔日辉煌仍有待观察。目前,Meta在给《财富》杂志的一份声明中表示,首席产品官克里斯·考克斯(Chris Cox)、杨立昆和皮诺(她将在Meta留任至5月)“已在着手寻找(领导FAIR的)继任者,并期待继续推进我们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工作”。

然而,在同一份声明中,Meta再次强调了对产品的关注。声明称,FAIR的长期研究目标“最终将助力我们打造出最优质的产品,增加诸如推理、规划、编码等更全面的功能。这些功能将催生全新的实用形式,推动我们朝着提供类人体验的目标更进一步”。

无论FAIR的命运如何,该研究实验室坎坷的发展历程在某种程度上与OpenAI有相似之处。OpenAI于2015年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研究实验室成立,而在2022年推出ChatGPT并成功将其打造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程序后,如今正努力实现从非营利性机构向营利性公司的转型。

当然,在ChatGPT之前获得这一称号的应用程序是……脸书。扎克伯格迫切渴望重新夺回这一荣耀。这也是他专注于为当今商业市场打造人工智能产品的原因之一,同时解释了为何FAIR在Meta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部门面前仍将持续屈居次要地位。当然,杨立昆的能力不容小觑。只要他还在Meta工作——而且倘若他秉持的观点正确,即实现人类智能水平,需要探寻一条与当下大语言模型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那么FAIR极有可能成为实现这一突破的实验室。不过,就目前而言,FAIR的辉煌时代已然落幕。(财富中文网)

译者:中慧言-王芳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查看《海关总署谈出口形势:“天塌不下来”》的精彩观点

查看《商务部回应美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的精彩观点

来源:财富中文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