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元申版的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在香港上映,到2006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在大陆热播,再到2007年翻拍、郑伊健主演的电视剧《霍元甲》,在内地各地方台相继播出,可以说,一股冲天的霍元甲热,数十年经久不衰。这数十年里,表现武打功夫
【历史系列随笔】--------
《再提经久不衰的霍元甲热》
作者:茅永辉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元申版的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在香港上映,到2006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在大陆热播,再到2007年翻拍、郑伊健主演的电视剧《霍元甲》,在内地各地方台相继播出,可以说,一股冲天的霍元甲热,数十年经久不衰。这数十年里,表现武打功夫的影视剧,不计其数,且不乏佼佼者,但却无一能与“霍元甲”比肩。主要因为,从霍元甲的精湛武艺折射出的,是一种热爱祖国、振兴民族的不屈精神。这是国人的共同追求。而这股霍元甲热,出现在中国步入改革发展快车道的世纪之交,可谓恰逢其时。
霍元甲,字俊卿,出生于清代末年1868年1月18日,天津静海县人。其实,霍元甲的祖籍在河北沧州市东光县,他们家是怎么到的天津静海,说法不一。一说是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霍氏一支迁居静海;一说是霍元甲的父亲在退出镖师行当后,带全家定居静海。这且不论。霍元甲家祖传的“迷踪艺”,在北方颇有威名,其父霍恩第身怀绝技,武艺超群,是一位名闻遐迩的武林高手。霍元甲生长在这样一个武林世家,从小也爱舞枪弄棒。但是,无奈他小时候身体羸弱,常受乡里孩子的欺负,弟兄们也好拿他取笑。这使他的父亲拒不授艺于他,甚至干脆禁止他习武,觉得将来败坏了霍家“迷踪艺”的声名,从而让他去读书,心想着日后当一个文人学士,踏入仕途。
父亲的决定及对自己的态度,大大刺伤了霍元甲的自尊心。可霍元甲偏偏天生很有志气,志存高远,父亲不许练武学艺,自己就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下决心要学出个名堂来!村西有一片枣林,平时很少有人过往,那里便成了霍元甲的练武场。每学得三招五式,他就跑到枣林,一遍又一遍地揣摩,一遍又一遍地苦练。一身水,一身泥,春夏秋冬,复日一复,从不间断,并经常暗中同兄弟们比武。其间,多次被父亲发现,却也拿霍元甲没有办法。就这样,霍元甲在枣林里偷偷苦练了整整12年,终于练出了一身好功夫。
一天,几个盛气凌人的武林汉子,小视霍家“迷踪艺”,上门比武。霍元甲的三弟挺身应战,哪知三个回合便一败涂地。霍恩第正欲亲自出马,只见霍元甲一跃而出,大喝一声:“看我的!”仅几个回合,就将对手打得东倒西歪,被霍元甲一把抓起,扔出丈余。这真是出人意料!在场的人无不惊奇。霍恩第更是喜愧交集,霍元甲的威名则很快传遍武林。
1896年,因生活所迫,霍元甲到药栈做了搬运夫。那天,药栈进了一批地黄,每捆重达500斤。一个大汉想同霍元甲比个高低,独自连扛三捆,面不改色。霍元甲见状,直接找来一根粗壮的木杠,挑起两大捆,悠悠然进了库房。伙计们见他力挑千斤,无不喝彩。
有一次,武清的李侍卫邀霍元甲比武。这个李侍卫,也是个名声赫赫的高手,他提出比赛项目是各击对方三掌,原想一掌致霍元甲于死地。可他一掌下去,霍元甲脚下的青砖开裂,人却跟没事一样;第二掌击出,青砖成碎块,霍元甲依旧纹丝不动;李侍卫拼老命击第三掌,霍元甲的双脚陷进砖地,身体还是稳如泰山。轮到霍元甲,只一个“铁砂掌”,便将李侍卫击得骨酥肉裂,栽倒在地。李侍卫笑里藏刀,声言留霍元甲住宿,第二天再比,夜里却将霍元甲锁进阁楼,图谋不轨。霍元甲使出全力将铁窗推出,得以脱身。
霍元甲生活的时代,是国家和人民饱受列强奴役和欺凌的时代,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掠夺。目睹帝国主义者血淋淋的罪行,霍元甲对侵略者无比仇恨,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极其愤懑,因而激发了他的爱国报国之心。
在霍元甲33岁那年,有个俄国大力士到天津戏园表演,此人自诩“世界第一大力士”,狂称“打遍中国无敌手,让东亚病夫们见识见识”,气焰极为嚣张。霍元甲怒不可遏,奋臂而起。这个所谓的俄国大力士,早就耳闻霍元甲的威名,说什么也不敢较量,最后只得在报上公开承认错误,接着就灰溜溜地离开了中国。后来,上海又来了个英国大力士,牛皮吹得比那个俄国人还大。当时上海无人对敌,霍元甲应邀前往。这个英国人摄于霍元甲威武,便以万两银子做赌注,想借此吓退霍元甲,可霍元甲成竹在胸,决心一见胜负。这个色厉内荏的英国力士,在各种伎俩都失效的情况下,也悄悄卷起铺盖,溜之大吉。
以上两件真实发生的事,后来很自然地被一些影视作品拿来大肆渲染。影视剧嘛,图的是个好看、过瘾,大概率会展开原本属于文艺作品的合理想象吧,不予计较也罢。
然而,当年的日本柔道会对霍元甲吓跑俄、英大力士的事,很是不服气,便挑选了10多名高手,找霍元甲较量。霍元甲让徒弟上场,徒弟连胜日方5人。日本领队非常恼火,点名与霍元甲一决高下。双方刚一交手,那个领队就知对方厉害,企图以黑手伤人,但都被霍元甲识破,结果,日方领队骨断筋折,只好认输。哪知道,霍元甲从此被日本人忌恨在心。
1909年夏天,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盼望和大力赞助下,霍元甲在上海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民间体育组织:中国精武体操会。霍元甲自任技击主任。还立愿打破武术界互守秘招的陋习,把世代家传的“迷踪艺”公诸于众。霍元甲深知,保卫国家,让国家变得强大,单凭一人之力是不可能的。
未曾想,精武会刚刚成立,霍元甲就遭到了暗算。有一次与日本人比武后,日方假惺惺地设宴招待霍元甲。席间听到霍元甲患有呛咳,因为当时霍元甲正患热病,日本浪人就介绍了个名叫秋野的医生为他治病,并留住秋野医院。霍元甲生平以正直待人,对此没有警惕,没加防备。谁知服药后病情突然恶化,四肢抽搐,强舌亡阳。一代武术大师,竟然就这样于1910年2月24日,含恨离开了人间。事后,霍元甲的徒弟和朋友,拿着霍元甲每日服用的药去化验,才知道原来是一种烂肺药。可想而知,有备而来的日本人,又怎么会轻易承认是他们下的毒手!
为了揭开霍元甲的死亡之谜,1989年,其陵寝被翻修时,专家们对霍元甲的骸骨进行了验证,发现霍元甲的胯部有大量的黑色斑点,证明了霍元甲确为中毒而亡。还有一个事实是,当年霍元甲去世后,那个秋野医生随之突然离开上海,再也没有出现过。解开了“中毒”之谜,留下了“如何中的毒”之疑问,就让世人各自去想吧!
霍元甲,这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名字。人们每当怀念霍元甲,自然也会联想到他的死亡之谜,由此更添对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卑鄙者的憎恨!
作者简介:茅永辉,江苏省南通市人,公务员,长期供职于山东某地,已退休。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杂文学会理事。一度以杂文随笔写作为主,转而进行散文、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体裁的创作。数十年间发表作品130余万字,多有作品获奖和被收录文集。
来源:曹风读书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