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日,瑞士运动品牌昂跑(on)宣布,联席CEO Marc Maurer将在今年6月30日离职,结束长达12年的任期,现任CFO兼联席CEO Martin Hoffmann将全面掌管公司。
记者 | 施歌
编辑 | 陈锐
制图 | 程星
4月1日,瑞士运动品牌昂跑(on)宣布,联席CEO Marc Maurer将在今年6月30日离职,结束长达12年的任期,现任CFO兼联席CEO Martin Hoffmann将全面掌管公司。
调整前,昂跑的管理结构很特殊,由3位创始人和2位联席CEO共同决定公司事务,而此举是公司管理层的大调整,意味着昂跑将从联合架构转向单一。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昂跑从早期阶段转型为成熟公司的举措。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乐观,消息发布当日,昂跑股价盘中下跌约5.8%。
即将全面接管CEO职位的Martin Hoffmann,在消息发布的半个月前刚刚到访中国。3月22日,他在上海昂跑亚太总部办公室接受了一场媒体群访。当时,他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强调了中国市场对昂跑的重要性,“下一个5年是‘中国年’。”Martin Hoffmann表示。
Martin Hoffman,2013年加入On昂跑担任首席财务官,并自2021年起兼任联席首席执行官,主导On昂跑于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从7月1日起,他全面掌管昂跑公司。
昂跑2021年9月在纽交所上市,次年便扭亏为盈,2021—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7%。业绩暴发主要在疫情结束之后,2024年全年净营收达到了23.18亿瑞士法郎(约合1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净利润为2.42亿瑞士法郎(约合19.84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204%。对比行业两大巨头——耐克 2024财年的营收增速约为1%, 阿迪达斯为12%——昂跑的增速令行业瞩目。
昂跑并未披露中国市场的具体业绩,但中国所在的亚太区,2024财年的净营收增速达84.5%,而中国目前是其全球前五大市场之一,“未来有望成为第二大市场”。Martin Hoffmann说。
不过,尽管增长迅速,但若对比整体规模,昂跑在运动鞋服行业只能算小体量。以2024财年的营收为指标,昂跑约26亿美元的表现,大约只及耐克的1/20、阿迪达斯的1/10,lululemon的1/4。若与中国本土近年表现较为稳健的安踏比,也不到其营收的6成。
昂跑由铁人三项前世界冠军Olivier Bernhard等3位联合创始人创立,凭借创新性的CloudTec®专利鞋底技术获得市场认可,其标志性的镂空鞋底设计至今仍然是品牌特征之一。
进入中国市场后,昂跑展现出的却并非传统运动品牌单一的“体育感”。在中文社交网络上,昂跑会被打上“中产必备”的标签——一双鞋至少千元的价格、独特的镂空方格鞋底设计、费德勒的参股,让昂跑从多个方面都具备了话题性。它的门店视觉、产品陈列和消费体验类似时尚品牌,店铺选址也很少在传统的运动楼层。在专业性之外,昂跑还强调社群——这类似另一个也常被贴上中产标签的lululemon。昂跑制造了行业里并不多见的“生活方式”调性浓度,在其最看重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这个瑞士品牌吸引了一群有消费能力和分享热情的消费者——参考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中对潮流传播三法则的定义,昂跑贯彻了“个别人物法则”,即它抓住了帮助品牌形象得以确立的关键人群。
盘子小也许更容易跑得快,但昂跑给运动鞋服业带来的冲击和思考其实并非增长本身,更在于它的产品定位和品牌策略,以及对于一个格局长期稳定、全球品牌认知都相当明确的消费品类而言,当巨头地位可能出现松动时,挑战者应该如何抓住机会。
01
打破“审美疲劳”
昂跑的创业史始于被耐克拒绝。创始人Olivier Bernhard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回顾,耐克和Puma都曾拒绝过他的“理想运动鞋”提案。2010年,这位铁人三项前世界冠军,连同广告和咨询行业出身的Caspar Coppetti,以及曾担任过瑞典家具品牌Vitra首席营销官的David Allemann,开始了昂跑的创业之旅。
成立不久后,昂跑先后进入德国、美国和日本市场,2019年,昂跑在上海浦东嘉里城开设了品牌第一家直营店。此时,运动鞋服业整体疲软,已多年没有新故事可讲。2021年,耐克面临多名资深设计师离职的挑战,阿迪达斯在欧洲股价跌了14%左右。两大巨头还在2021年年底围绕技术专利打起了官司,耐克指控阿迪达斯侵犯了3项与耐克Flyknit鞋面技术相关的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休闲”是过去十多年间运动领域最重要的概念,比如阿迪达斯多年来的现金流一直是与Kanye West合作设计的Yeezy,2015年Puma与歌手Rihanna的合作一度让这个老品牌“起死回生”。
昂跑主打的“专业跑步”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了市场空间,上市后再次赶上疫情之后的运动潮流。美国市场调研公司NPD集团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自2020年疫情开始以来,跑鞋类别的销售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类别的运动鞋。耐克前CEO John Donahoe 在2024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也表示了对跑步领域的看重:“我们在这方面的投资不足,而这正是我们正在重新投资的地方。”
昂跑以缓震为目的开发的鞋底,比普通跑鞋多了一排镂空方格,这种设计一开始多少会让普通消费者感到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一旦这种设计逐渐被接受并成为流行,它就会变成一种新的审美潮流。当它从一双功能性的鞋子变成一种审美,消费者便会追随而来。
昂跑以缓震为目的开发的鞋底,比普通跑鞋多了一排镂空方格。
王杰就是一位被“流行趋势”带动的消费者。2024年初,27岁、研究生毕业后刚工作两年的王杰,花了1390元在昂跑天猫官方旗舰店购入了一双型号为“Cloudflyer4”的鞋子。这次下单源于他在新天地昂跑门店试穿并被“种草”,冰川灰的鞋面和橘色鞋底的配色,让这双鞋看上去很特别。
以往逛耐克、阿迪达斯门店时,王杰都能同步在淘宝上的胜道体育、滔博体育等经销商店铺里搜到价格更低的同款鞋,但在昂跑,他发现线上线下价格完全一致,店员也向他介绍“昂跑从不打折”。这双昂跑比他经常买的600-800元的运动鞋贵出了不少,但是他对从大学时就开始穿的耐克Air force、Dunk等鞋款早已审美疲劳。最终,王杰在昂跑天猫旗舰店下单。
02
和跑步紧密绑定
进入中国后,on这个单音节词被翻译成“昂跑”,多出来的“跑”字,为一个新品牌带来了认知上的便利。昂跑的营销也很注重在跑步这件事上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
创业初期,昂跑就签约了多位铁人三项和马拉松等长距离项目运动员。2022年,昂跑签约了中国铁人三项中国纪录及亚洲纪录保持者苗浩,随后一年又签约了彝族马拉松运动员碾者阿提。
社群也是昂跑维系用户和塑造品牌形象的又一运营手段。从lululemon打开了社群运营的通路后,每一个新兴运动品牌都无一例外在建设自己的社群,维系自己的种子用户。
2024年10月,昂跑还在上海西岸梦中心开设了一家名为“跑者基地”的门店,整个门店的前厅是一个敞开式空间,没有货架陈列,方便户外跑步人群在这里休息、换衣服、存物并试穿跑鞋。
在跑步爱好者李希看来,如果哪个品牌活动多、体验的新品多,入手的概率肯定更大。她从2022年开始规律跑步并参与城市马拉松比赛,至今她仍保持着每周3次以上的跑步频率。除了亲身体验,李希还很看重跑者间的口碑推广,在缺少超级明星的跑步领域,跑者看重的就是产品本身。“他们一句话可能比8个广告都管用。”李希说。
不过,在部分“严肃跑者”(以专业态度对待跑步,会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常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行业里又称为“精英跑者”)眼里,昂跑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昂跑的专业竞速跑鞋着实有些太贵了,它们通常在1500元甚至2000元以上,2024年最新推出的LightSpray 欧洲售价要330英镑(约合2746元人民币)。
03
中产感的塑造
费德勒的加入往往被认为是昂跑发展的关键点。2019年,作为“昂跑用户”的费德勒以投资人兼代言人身份,注资5400万美元加入昂跑。次年,费德勒与昂跑一同开发了网球鞋,自此,在跑步类产品外,昂跑多了一条全新的网球产品线。如今,在长距离选手之外,波兰网球运动员斯瓦泰克和美国网球新星本·谢尔顿也是昂跑赞助的对象。
网球本就是一个中产感颇强的运动,费德勒的名气让昂跑在宣传上更“轻松”了点儿。2024年的上海超级大师赛期间,昂跑与老牌网球配件品牌Wilson、Yonex共同位列赞助商名单。
如果说费德勒还是昂跑在运动领域的进阶,2020年与丹麦音响品牌Bang &Olufsen和2022年与Loewe的联名,则是不折不扣的“跨界”了。但在3月22日的那次媒体群访中,Martin Hoffmann还是强调了本身的跑步和运动基因。“我们很喜欢时尚,但我们并不是一个时尚品牌。”
可见的是,昂跑还在尝试继续破圈。2024年6月,昂跑宣布好莱坞明星Zendaya成为其品牌全球合作伙伴,在去年的巴黎奥运会上,昂跑成为了瑞士体育代表团的官方服饰赞助商,除此之外还赞助了66位运动员——上一届东京奥运会时期这个数字是20位。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会上,时任联合CEO Marc Maurer就特别提及了品牌“确实已经从奥运会中获利”。
比起金字塔顶部的核心人群,对任何品牌来说,大众市场都是更有想象力的空间。昂跑不断强化的跑步专业形象,也会同步影响到那些并不跑步的人。比如前文提到的王杰。2024年年底,他在西岸梦中心的昂跑门店购入了第二双型号为“Cloudrunner”的昂跑鞋,他实际上分不清两款鞋型号和技术上的差别。王杰认为,一旦接受了它千元的价格,享受了它带来的无论是上脚的轻盈感,还是凭鞋底就能被朋友认出来“你穿了昂跑”的瞬间虚荣感,复购都会变得没有那么难。
昂跑也在通过很多细节营造“特别”的感觉。走进任何一家昂跑的门店,店员的开场白都是“欢迎光临瑞士昂跑”,鞋面上瑞士国旗的小标,也让这双鞋多了一些“精工细作”的味道。
王杰第一次见到昂跑的线下店是在上海环贸iapm广场,那是他认为充满了奢侈品店的商场。门店位于商场4楼,并不大,但陈列很特别:银色长方形格的陈列架上的鞋子按功能和型号排列开,当他提出想要试穿某款鞋时,店员拉开可旋转的架子,从背后的格子里拿出一双全新的鞋——很新鲜。
比起服装,运动鞋的确是一个更有创新故事可讲的品类,耐克至今超过60%的收入仍然来自于鞋类产品。不过,昂跑的下一个目标是2026年实现35亿瑞士法郎(约合286.94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额,只拥有鞋子显然是不够的。从2024年年底起,联合创始人Casper Coppetti就在财报会议上强调,“我们不再只是一个跑步品牌,我们还有训练、网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业务”。采访中,Martin Hoffmann也透露接下来要将服装和配饰的销售占比提升至10%。
不过,一个阶段内的高速增长,许多新晋品牌都会经历,它就像蜜月期,不会始终持续。美国体育媒体Footwearnews在今年4月的一篇报道中就引用了华尔街投行Jefferies分析师Randal J. Konik的观点。他认为,昂跑鞋类销售的增长正逐渐放缓,趋向“更正常的速度”,并预测2025年和2026年鞋类销售额的增速将分别为25.6%和18.5%。
眼下,昂跑还有一个新烦恼——关税。财报显示,昂跑63.9%的收入来自美洲,但产能都来自美国境外:大约90%的运动鞋在越南生产,10%在印度尼西亚生产,而这两个国家都是近期美国加征关税的对象国。4月3日,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次日,昂跑股价下跌16.18%。同一日,耐克股价下跌14.14%,阿迪达斯股价下跌9.94%。随着关税政策落地,运动品牌都会面临定价和供应链管理上的新挑战,昂跑也需要面对这一点。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希为化名)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