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古国时代晚期东西互动南北交流的文化枢纽——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09:44 2

摘要: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时发现,1986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课题支持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晋城市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

项目负责人:

赵辉

遗址概况

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时发现,1986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课题支持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晋城市、沁水县文保中心,联合对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钻探、发掘和多学科合作研究。

八里坪遗址位置图

八里坪遗址周边地貌

八里坪遗址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连续发掘2400平方米,揭示出丰富的庙二晚期、龙山晚期、二里头时期文化遗存。庙二晚期轮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泥质陶。磨光、刻划、镂空等装饰工艺发达。常见器形有釜灶、斝、大口罐、敞口浅腹盘、豆、深腹盆等。不见陶鬲。许多器类与陶寺早期偏早同时或略早。龙山晚期陶器有鬲、甗、罐形斝、矮领鼓肩罐、敞口平底盆等,与长治小神遗址有许多相似性。二里头时期素面磨光陶居多,典型器物有花边罐、鼎、器盖、平底盆、蛋形瓮等。

三重环壕与大型建筑基址彰显区域中心地位

围绕沁河流域开了持续系统调查,结合以往调查成果,确定八里坪遗址是目前为止,晋东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史前遗址,是整个区域的中心聚落。

八里坪遗址三重环壕及历年发掘区位置图

通过系统的钻探和关键位置的解剖、现存断面的清理,确定遗址在庙二晚期(距今4300年)即规划了内外三重环壕,外环壕内残存面积46万平方米,是庙二晚期发现和确认的规模较大的环壕聚落。也是黄土丘陵区域新发现的又一处环壕聚落。中壕沟内、内壕沟内各揭露一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中壕沟内建筑基址(FJ2)保存相对较好,发现石构排水渠、磉墩等遗迹。基址南部同时期的活动面和废弃堆积中出土了玉环、白陶鬹足、陶瓦等遗物,印证了中壕沟及内壕沟内围合的区域是整个聚落的核心区。

磉墩SD1剖面

“磉墩“SD2平面

2023-2024年揭露庙二晚期建筑基址FJ2

附属于建筑基址FJ2的石构排水渠

建筑基址FJ2东部边界及外围残留的活动面

建筑基址南FJ2部残留活动面

建筑基址FJ2废弃堆积出土白陶鬹足

建筑基址FJ2废弃堆积内出土板瓦残块

建筑基址FJ2南部活动面解剖过程中出土玉环

高山河谷地带环境、资源塑造独特生业经济

八里坪遗址周边地貌复原研究表明:遗址东南部的水泉沟,在聚落出现之前即已形成。西南部的两条冲沟在聚落形成之前已经存在,但下切侵蚀的程度较小,外环壕西段是连续闭合的。

出土动物骨骼鉴定结果表明:庙二晚期先民可利用的动物资源有猪、牛、羊、狗等家养动物,占比约76%。野生动物占比24%,其中有较多野生的鹿科动物,还有棕熊、豪猪等。龙山晚期野生动物的比例进一步增加,高达39%。庙二晚期出土的牛骨(6个样品),经实验检测,线粒体DNA分析结果确定均为黄牛,这也是国内较早的大量饲养黄牛的直接证据。

八里坪遗址出土石制品器型主要有工具(刀、铲、斧、锛、凿、杵、研磨器、纺轮、)武器(钺、镞、矛、刮削器、饼形器、环)等,以刀、铲、斧、锛、凿等工具为主,箭镞也有相当比例。地面调查及历年发掘均出土了大量燧石原料和石片以及箭镞、矛头。结合动物考古材料、本地区发达的细石器技术传统,复原了庙二晚期至龙山晚期的先民,在以粟、黍旱作农业为主的同时,充分利用了本地区的大量野生动物和燧石资源,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生业经济结构。

八里坪遗址出土燧石箭镞、矛头、钻头

文化互动与族群迁移揭示文明演化路径

八里坪遗址的先民们利用本地区可获取的大理岩等原料,在东方海岱地区文化传播影响下,制作了富有特色的有领玉石环,不仅有半成品、残件,还发现了制作有领环的原料和钻头、刻刀等工具,甚至陶环也流行有领的风格。

对庙二晚期小型土坑墓、瓮棺葬人骨的牙釉质同位素分析,发现有一些个体,可能是来自于海岱地区南部或淮河上中游地区。庙二晚期流行的有领环文化传统、圜底瓮棺等与族群认同有密切联系的器物,与人骨同位素研究结果,综合起来,为解释大量出现的外来文化因素的原因和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人群迁移带来的技术、产品和文化观念,是促成地处相对封闭的高山河谷地带的八里坪遗址一出现即是区域中心聚落的重要原因。

庙二晚期典型单位21III H11出土陶器

庙二晚期建筑基址FJ2东南角解剖

八里坪遗址西距陶寺、周家庄均为90公里,南距二里头110公里,控扼晋西南临汾盆地与晋东南上党盆地的交通要道。诸多重要发现实证了八里坪遗址是东方海岱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后岗二期文化与晋西南陶寺文化互动交流的枢纽。

工作照

来源:中国文物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