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6日清晨晨读,高一鸣校长带领管理团队穿行于各班之间。高二(12)教室内,学生们正精神饱满地进行英语诵读,班主任张金明老师站在讲台左侧,偶尔用眼神示意。这种“学生主导、教师护航”的模式,正是学校“自主学习”特色的缩影。
晨读观摩:见证“自主学习”的养成密码
4月16日清晨晨读,高一鸣校长带领管理团队穿行于各班之间。高二(12)教室内,学生们正精神饱满地进行英语诵读,班主任张金明老师站在讲台左侧,偶尔用眼神示意。这种“学生主导、教师护航”的模式,正是学校“自主学习”特色的缩影。
“孩子们会提前制定晨读计划,组长负责督导落实。”张老师向家长介绍道。教室墙上的“自我学习星级榜”格外醒目,记录着每位学生在目标制定、时间管理等维度的成长轨迹。家长陈先生感叹:“没想到孩子能如此有条理地安排学习,比在家时自律多了!”
课堂沉浸:体验“自我管理”的智慧火花
语文课堂上,汤老师神情专注而深情地讲述着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页上,映出斑驳的光影,她的声音低沉而富有感染力,仿佛将学生带入了那个田园牧歌般的世外桃源;英语课堂上,解老师时不时地用流利的口语和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她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让每一个单词都充满了生命力;地理课堂上,张老师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为题,以资源枯竭型地区为例,深度分析该类地区发展的方向。“我们鼓励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定期复盘知识漏洞。”张老师给家长介绍道。这些实践,正是学校“自我教育”理念的落地生根,学生们在探索中建构知识,在试错中收获成长。
课间律动:感受“自觉发展”的生命活力
大课间的操场成为活力秀场。清晨的阳光像融化的蜜糖,流淌在操场的每一个角落,温暖而柔和。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校服,红白、淡蓝色的身影在微风中跃动,仿佛一片片飘扬的旗帜。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节奏明快而熟悉,伴随着清脆的口令声,孩子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充满了力量与活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操场上,每一个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生命的律动,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教育同心圆:让家校共育双向奔赴
传统的家校沟通往往局限于家长会或成绩通知,而“家长进校园”让教育过程变得透明。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活动,亲眼见证孩子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校的教育理念。这种“沉浸式体验”打破了家校之间的信息壁垒,让家长更理解学校的教育逻辑,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误解,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高新实验的“三自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而家长的参与让这一理念进一步巩固。
一天的体验,家长们用文字记录下感动:“原来校园里藏着这么多成长的故事”“老师们的用心,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见证孩子们在校成长的精彩瞬间,很幸福”“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积极的互动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当家长亲身感受校园文化、目睹孩子的进步,对学校的认同感显著提升。这种开放办学的态度,也向社会传递了公立教育的责任与担当。
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校社协同的“交响乐”。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定期举办的“家长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校园开放日,更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这一活动在推进“三自教育”的同时,也架起了家校共育的桥梁,其意义深远而多元。
编辑:靳保海
来源:天下泉城